51猪价网

让更多人“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
——加快发展中的湖北现代农业

发布: 2013-11-29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监利县机械收割水稻情景。

襄阳市襄州区小麦高产创建机收现场。

  2013年4月2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在监利县福娃集团育秧工厂调研。

2013年3月1日,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孝感市孝南区春晖农业合作社考察。

2013年8月21日,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在仙桃市泉明渔业合作社考察。

武汉市江夏区万亩荷花湿地公园。

黄冈武穴市伊利奶牛场牛舍一瞥。

湖北省京山县机械插秧情景。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位于祖国腹地、长江中游,物产丰富、种类多样,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湖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业文化源远流长。秉承先人披荆斩棘、革故鼎新之精神,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嬗变”,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谱写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篇章。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粮稳天下安”。粮食生产,历来是湖北农业的“重中之重”。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488.36亿斤,实现了面积、总产、单产同步增加,襄阳市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个粮食总产过百亿斤的大市。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有望突破500亿斤,实现“十连增”。

  “菜篮子”产品丰富多样。近年来,湖北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加,肉类、禽蛋、淡水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蔬菜、柑橘、茶叶产量稳居全国前列,油菜、淡水产品总产已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位。蛋品、蜂蜜、淡水小龙虾出口量雄居全国第一位。

  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建板块、连基地,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江汉平原的优质稻和油菜、鄂中北的优质专用小麦、长江三峡的柑橘、汉江流域的水果、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城郊蔬菜、鄂西南山区的反季蔬菜、鄂东大别山的桑茶药、环洪湖优质水产品区域特色更为突出,优势显著增强。

  稳种养、强加工、活流通,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值过百亿元的园区达到16个。2013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5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8家,省级龙头企业763家;据农业部统计,1~8月全省实现农产品加工值5427.21亿元,同比增长18.75%,居全国第六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值将突破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突破2∶1。“兴工业、强城镇、带农村、富农民”的监利县“福娃模式”,成为全省龙头企业带动镇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典范。

  农业精品名牌产品数量增多。截至2013年10月,湖北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企业达1532家,品牌总数达到4295个,总产量达到1885万吨,总产值达638亿元,总量规模均居于全国前列。福娃、采花、土老憨等64件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逐步增强。湖北在优质油菜、三元杂交猪、两系杂交稻、生物农药、胚胎移植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油菜、柑橘生物技术研发方面处于国际先进地位。2012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健全。2012年,全省水稻国标优质率达74%以上,居南方省市之首;杂交抗虫棉种植比例达到85%,居长江流域前列;油菜“双低”优质率稳定在95%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农机农艺融合步伐加快。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全省农机总动力3842.156万千瓦,农机保有量1234万台。突破性发展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2013年全省建设早稻集中育秧基地3004个,栽插大田面积216万亩。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机耕面积5400万亩、机插水稻1010万亩,油菜机收水平继续在全国领先;2013年,预计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1%。

  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快速提高。目前,生猪150模式、蛋鸡153模式为主的家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总数量达到5.3万多个;全省生猪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到598个,数量稳居全国第一位。2012年,全省猪、禽、奶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70%、80%、90%。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技术,启动了10个循环农业示范县和100个示范村建设,粮油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动植物互为纽带的农业再循环利用产业链已见雏形。

  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6354个;按照农业部标准,全省已有家庭农场43370个,经营面积250.2万亩。不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2013年,湖北率先在国内省市中出台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工作的试行意见》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

  土地流转步伐加快,适度规模经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全省已建立51个县级土地流转平台,916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6707个村级流转服务组织;探索形成了“春晖模式”、“彭墩模式”,其中“春晖模式”被誉为“现代农业一面旗帜”。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971.4万亩,比2012年底增加13.6%;其中,适度规模经营耕地面积602.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62.1%,比2012年底增长44.6%。

  积极探索现代农业融资和市场交易方式。启动了5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先后成立了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探索农业要素市场化、资本化的新路子。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考察,对涉农产权交易方面的探索创新给予了肯定。

  农村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自2010年开始,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中部六省跃居首位。2013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46.71元,同比增加841.30元,增长13.3%。

  “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农村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利用率大幅提高。截至2012年,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连续8年纳入省政府“十件实事”,全省已累计建设农村清洁能源用户突破350万户,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超过35%。

  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目前,全省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示范点8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0个,部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试点45个,对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1~10月,农业部和湖北省农业厅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水果、食用菌、畜产品合格率100%,蔬菜合格率99.3%,水产品合格率99.0%,茶叶合格率96.9%,位居全国前列。

  农业发展环境更为优化

  农业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湖北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湖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等9项法规、3部政府规章,成为全国出台农业地方法规最多的省份。

  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目前,省级农业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10项,在全国农业部门中最少;审批时限最长不超过14天;自2013年10月1日起全部实现零收费。

  山川秀美、沃野千里的湖北,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省”正在迎来重要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进一步指明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方向。展望未来,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认为,在新形势下,要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必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可从5个方面深化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建立完善覆盖县、乡的农村土地综合产权综合交易体系。积极培育土地合作组织,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城乡同地同权同价。

  农业投入体制改革。允许和鼓励新型主体承担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业机械、农业设施等抵押试点。争取出台湖北省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构建农业政策支持保护体系。

  农科教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探索建立乡镇或区域公益性综合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生产方式改革。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建立“两型”农业技术应用政策性补偿制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精简各级农业行政权利和审批事项,清理“三品一标”认定认证、质量检测、畜禽省际间入境检疫等收费项目,减免市场主体费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按照“四化同步”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求,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奋力实现让更多人“饮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的宏伟目标!

  本版策划:邓干生 杜巍 何红卫 组稿:孙宏侠 张劲 卫泳震

TAG: 湖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