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上楼”容易,市民化难
——农民进社区后的生活百态与思考

发布: 2013-11-29 |  作者: 李伟伟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2012年,城镇化率已超过50%,不少农民上了楼,住进了像城市一样的小区楼房。对于这种变化,农民适应吗?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他们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细节都是最好的答案。

  过去,大多数农民属于自给自足型的生计小农,在农民的头脑里,除了一些“庭院经济”无法生产的农产品外,自己吃的东西基本是不用花钱购买的。现在,随着家庭院落的消亡,这种条件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上了楼的农民只有到市场上去购买。但是,这对农民来说还一下子难以接受。因为农民心理上早已习惯了自己种菜养鸡养活自己,现在让他们去市场上买,有点不情愿。更重要的是,到市场购买需要花钱,虽然每天可能只是三五块,但长期下来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作为曾是农产品生产者的农民也不太愿意花这笔钱。这样一来,小区的绿地和空地就成为对土地有着天生热爱的农民的“目标”。在一些小区,起初的楼前楼后种的都是花草树木,但很快就被农民种的各种各样的蔬菜所取代。虽然小区物业也曾明文禁止过,但农民根本不听,物业也就不管了。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小区的绿地、空地属于公共资源,不像承包地那样有着明确的使用权,也不像以前农家院落那样有墙有界比较清楚,那么应该给谁种,不给谁种呢?一般说来,农民们默认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哪栋楼四周的绿地和空地就属于哪栋楼的住户使用,在这栋楼的住户里,则按照每家每户窗户对应的位置来划分地块,对于同一单元不同楼层的住户,则是“谁先占就属谁”的规则。

  解决温饱后的农民对穿着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干干净净走到人前,而且讲品牌和质量,特别是上了楼的农民。一方面,上楼后的农民干的农活少了,有的已经没有地了,与泥土打交道的时间少了。另一方面,农民上楼后,屋子都经过装修,比较干净、整洁,也自然要求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穿得随随便便、拖拖拉拉。

  不少农民,无论男女,都有两套以上像样的衣服,春夏秋冬穿的都有,皮鞋之类的鞋子也已经相当普及。而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农民有不同的特征,以30岁左右的男人来说,他们有西装、领带、皮鞋,50岁以上的男人则主要是夹克之类的居多。

  农民上楼后,最直观也是最大的变化就是居住上的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住格局发生变化。农民上楼前,住的主要是平房,也有一些是二层楼房,比较典型的院落结构是,前后两排房子,前排房子里面主要是厨房,后排房子主要是卧室和厅堂,中间的两边用墙围住,厕所一般就在院子的一个僻静角落,或是在围墙上开一个门,在后排房子的旁边或后边搭建一个厕所,这样就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封闭性、独立性的农家院落。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厨房、卧室、厕所三者空间分离、功能区域化,它也是千百年来农民习惯了的、比较成熟稳定的“三位一体”居住模式、格局。农民上楼后,房子的格局一般变成了两(三)室一厨一卫一厅。和以前相比,少了独立的院子,更重要的是,原先厨房、卧室、厕所分离的格局如今被“三合一”在一个屋子里,用农民的话说就是“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屋子里了”,农民对这种居住格局有一定的不适应。

  二是居住小环境发生变化。农民上楼前,住的地方前前后后一般都有300平米左右,有的更大,而现在住的都在100平米左右,居住面积比以前小了。农民上楼前,农民一家一户基本就是一个小的生态循环系统,比如,农民在院子里种瓜果蔬菜自家吃,人畜粪便作为农家肥追施给果菜,而现在住楼房则与自然的距离远了,一些农民反映屋里空气流通性不好,夏天老觉得很闷。而变化最大的,要数厨房和卫生间。

  农民上楼前,厨房里的炊具主要是烧柴火的土灶,此外一般还有吃饭的桌子和放碗筷等厨具的橱柜。上楼以后,厨房里面有煤气灶、自来水、油烟机等等,有的农民(主要是年纪大的女性)不适应这种方式,自己在小区的空地上“支土灶”做饭,搞得小区整天烟雾弥漫。

  农民上楼前,用的都是蹲坑式的生态厕所,上楼后,改为抽水马桶,对于不少农民来说,还一下子难以适应。不过,楼房卫生间里大都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夏天洗澡方便了很多,农民对此是比较欢迎的。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不少农民家一层的车库改装后用来住人,而且是老人居多。原因如下:表面看,老人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上下楼不方便,住在车库方便生活。实际上,这是农村赡养方式在新的居住环境下的演变。农民上楼前,老人大都和儿子一起住,老人和儿子往往是“同院不同屋”——儿子家住后屋,老人住前屋。有的老人和儿子一起吃饭,有的则是自己单独做饭。应该说,这样的一种赡养方式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减少了婆媳矛盾。农民上楼后,前后屋的格局和空间已经不复存在,老人与儿子“同屋”生活的话,会带来很多麻烦和矛盾,于是,车库就成了老人们安居的“家”。这样一来,老人的吃喝拉撒睡就都在这样一个十几平米的空间里。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分别与一些老人和儿子谈过,有的老人表示了对孩子的理解,有的则大骂孩子不孝,儿子们则更多地表示了无奈。这个问题也可以引发我们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考。

  行,是农民上楼前后变化最小的。农民上楼前,主要的出行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而且一家也不止一辆。农民上楼后,这些交通工具仍然是农民日常使用最多的,只是汽车也随之多了起来,这主要是在年轻人中。这些人有的是做生意赚了钱,有的是拆迁得到了一笔补偿款。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同时在小区里穿梭,带来的是噪音和交通的混乱。而由于车库大都被改作他用,各种车辆在小区里也是乱停乱放。

  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表面上看,农民上楼,是生活场所的巨大改变,实质上是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他们正在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但原有乡土气息的习惯、思维等仍然“萦绕在身上”,让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中徘徊,甚至挣扎。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的农民群体对上楼后的生活适应程度不同。一般说来,年轻的农民比年长的适应得要快,男性农民比女性农民适应得要快,在外打工的或有打工经历的农民比留守的适应得要快,经济条件好的比经济条件不好的适应得要快。

  显然,让农民“上楼”容易,但是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形式上,农民都住进了楼房,但事实上,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完全做好这种准备以及方式转变。不少人指出,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这一方面指的是失地后的农民要享受到更多的养老、医疗等城镇化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指的是农民的观念意识、行为习惯等也要逐渐地城镇化。笔者以为,前者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较快地实现,而后者则需要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的渐变。对于这种意义上的城镇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甚至更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