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蛋鸡养殖规模化到底行不行?规模化后蛋价是否就不会高低波动了?

发布: 2021-08-27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蛋鸡圈

上一篇 下一篇

  蛋鸡养殖规模化到底行不行?看一组数据!

  当前户均产蛋鸡养殖量,至少在10000只以上,主流蛋鸡养殖场存栏规模,集中在产蛋鸡数量1-10万只之间。 当前蛋鸡终端养殖场,如果按照20万户上下,上游所有与蛋鸡行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人员,按照1:100,带动行业从业者,大概在2000万人左右,鸡蛋虽小,撬动的却是大产业。 过去多年,行业之间一直在争论规模化究竟行不行?有谈投资回报率角度,有谈带动就业角度,有谈生物安全角度,有谈生产效率角度,不同角度一直在争论。时间和时代的选择自动给出答案。 在非洲猪瘟强大红利刺激,蛋鸡产业超历史新高的回报,扩建和新建速度大幅度提升,小户变大,大户更大,新建超大趋势下,户均蛋价养殖规模跃进式增加,总笼位叠加到历史高位。 有一组预估数据供大家参考一下: 当前主流高产蛋鸡总笼位,预估在12亿只上下,如果再把地方品种土杂鸡低产蛋鸡,肉蛋兼用蛋鸡等等下蛋的鸡笼位加在一起,预估在15亿只上下,都折算成高产蛋鸡,如果都同时满栏,产蛋鸡数量,大概预估在13.5亿只上下。

图片

  规模化发展到今天,有行业内朋友预估,单栋3万只以上笼位,大概在6亿只左右,那么按照15亿只总数的话,大概占比是将近40%

  15年之前,在争论单栋3万只鸡行不行?单栋3万只自动化密闭式鸡舍,已经成为普通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标配;

  10年之前,大家在争论单栋5万只鸡行不行?单栋5万只已经成为这几年新建中型蛋鸡养殖场标配;

  5年之前,大家在争论单栋10万只鸡行不行?单栋10万只蛋鸡,已经成为这5年来新建的中大型蛋鸡养殖场标配;

  而陆续新建的百万蛋鸡场,已经在开始在向单栋20万只以上探索;

  过去的争论,更多人是站在过去几十年发展经验看未来,鸡蛋仅仅作为一枚低端原料。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带动新的蛋品消费变化,主力鲜蛋消费群体的新老更替,蛋品消费趋势的变化,人设备技术水平提升,育种,营养,疫病防控等综合水平提升,品牌化,深加工化,个性化消费等变化。

  需求变化了,生产端也就跟着变化了,举个例子,多年以前某青年鸡场建单栋10万只,很多人不看好,有谈管理跟不上:大部分厂长也没管过单栋这么多鸡,通风环控等咋办?有谈销售压力大:大部分蛋鸡单批存栏在1万只以下,卖青年鸡得累死,都是在摸索阶段。现在再回头看,这些还是问题了吗?如果你的主流客户群体是单栋5万只以上群体,销售压力还大吗?

  原来遍地是西瓜的年代,芝麻绿豆不被重视,当西瓜收完, 开始争捡芝麻绿豆时,降维竞争,便逐渐开始了。

  随着行业集中度提高,更多资金进入蛋鸡养殖业,中大型规模化场要进入,不管是从土地还是资金投入,还是养殖效率,必须要高效运转,大栋养殖必然是首选,而蛋鸡养殖对环境温湿和空气质量等要求高,即要高效运转,又得兼顾鸡的需要,还得降低对人的依赖,大栋蛋鸡养殖的需求就来了。

  在当前笼位已经较高,盈利难度加大,新建速度远大于退出速度大趋势下,规模化蛋鸡养殖场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建的速度会逐步放缓。

  如果按照最低一只蛋鸡90-100元上下的投入,即使单栋3万只蛋鸡的投入,至少需要270万左右的资金,如果再留一定风险管理资金,3万只标准化蛋鸡总投入,至少需要300万以上资金。

  高昂的投资成本和已经较大的笼位堆积,按照大多数人养殖模式,只管养鸡,不管卖蛋,继续随大行情波动养殖,短期理论上难再有大行情,养殖业,已经逐步把一部分普通人排除在外。规模化并没有问题,投入成本高也不是问题,综合运营多点找利润才是真能力,您的运营思路与时俱进改变了吗?

  规模化后蛋价就不会高低波动了?一段时间内亏损周期或许被拉长!

  过去经常有朋友提到,规模化之后蛋价基本就不会有大波动了。这是在小散和适度规模化为主时代的主流观点,当前实际走势看,并非如此!

  当前户均产蛋鸡养殖量,至少在10000只以上,主流蛋鸡养殖场存栏规模,集中在产蛋鸡数量1-10万只之间。小户变大,大户更大,新建超大趋势下,户均蛋价养殖规模跃进式增加,总笼位叠加到历史高位。相对当前状况下,蛋鸡的规模化程度算是比较高了。

  有一组预估数据供大家参考一下: 当前主流高产蛋鸡总笼位,预估在12亿只上下,如果再把地方品种土杂鸡低产蛋鸡,肉蛋兼用蛋鸡等等下蛋的鸡笼位加在一起,预估在15亿只上下,都折算成高产蛋鸡,如果都同时满栏,产蛋鸡数量,大概预估在13.5亿只上下。

  规模化发展到今天,有行业内朋友预估,单栋3万只以上笼位,大概在6亿只左右,那么按照15亿只总数的话,大概占比是将近40%,当前状况下,蛋鸡的规模化程度已经算是比较高了。为啥蛋价依旧高低起伏呢? 如果按照最低一只蛋鸡90-100元上下的投入,即使单栋3万只蛋鸡的投入,至少需要270万左右的资金,如果再留一定风险管理资金,3万只标准化蛋鸡总投入,至少需要300万以上资金。如果单栋和单场规模更大,则需要更多资金投入。

  规模化场比例虽然短期内大幅度提高了,但是对应蛋品等销售通路改变少,品牌化等高附加值蛋品平均销售量,短期内难以大幅度上升,品牌和市场通路的重新建立,需要时间。 短期内,相当一部分规模化蛋鸡场的鲜蛋,仍然继续走入普通鲜蛋大流通市场,这一部分规模化场高投入,未带来对等回报。 规模化养殖场如果和小散养殖户一样,只管养,不管后端产品销售,凭着高昂的投资成本和缓慢的周期回报,是很难和散户竞争。 那么,一旦在产蛋鸡的存栏量,相对较大时,综合效益不佳,品牌深加工等转化率低,摆脱不了普通鲜蛋行情波动的规模化场,一样也会在去产能的道路上,随行增减产能。那么蛋鸡产能在波动,未来鲜蛋价格走势,就一样会正常高低波动。 这里对比之前行情走势,有一点特殊之处,那就是总笼位相对之前多了,规模化蛋鸡场比例提高了,蛋鸡亏损和不盈利周期一定会被拉长。

图片

  如果不考虑其他成本变化等综合影响行情变化,单一计算存栏量的增减,带来蛋价高低波动,举个栗子:原来蛋鸡12亿只总笼位,粗略预估,不计算死逃和空笼数据,国内所需高产蛋鸡供需平衡点10.5亿只,产能达到国内所需高产蛋鸡供需平衡点以下,也就意味着盈利开始,每月去掉2000万只产能(淘汰量-新进高峰量差值),那么要去掉1.5亿只,甚至更多产能,需要至少7.5个月,甚至更久时间。

  而现在13.5亿只总笼位,要达到国内所需高产蛋鸡供需平衡点以下,同样每月去掉2000万只产能,那么要去掉3亿只,甚至更多产能,需要15个月,甚至更久时间。 如果再加上每年季节性短期高位波动,延缓去产能时间,整个蛋鸡行业去产能低位徘徊的总时间,会被大大拉长。 当然,这里没有考虑到蛋鸡疫情,短期快速去产能。随着疫病防控水平提升,饲料营养水平提升,育种水平提升,鸡场生物安全提升,以及疫苗更新速度提升,等综合水平提升,疫情导致蛋鸡行业快速大幅度去产能的机率,越来越小。 国内鲜蛋供需大格局下,不会形成行业内垄断式经营,中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基数大,对普通大流通鲜蛋需求量,仍然会是绝对主力。 也就意味着数万家蛋鸡企业争鸣时代,会一直持续下去。在这些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未完成自有品牌建设,或者自有配套销售,或者加工渠道等,彻底摆脱普通大流通鲜蛋行情波动时,蛋鸡行业高低波动去产能增产能,还会继续周期性持续下去。

  当然, 这里有两个特例没考虑进去:

  第一:未考虑到未来鲜蛋和鲜蛋深加工产品,能否大量出口?随着国内中大型蛋鸡场越来越多,食品和深加工企业越来越多,蛋品及其深加工产品质量也大幅度提升,未来国内除了做蛋鸡养殖大国,会不会成为出口大国呢?如果是,那现在的笼位,显然是不够的!

  第二:消费端如果未来继续大幅度提升,举个栗子:如果有3亿成年人口,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每天消耗2枚鸡蛋,那么需求上,又将多需要增加3亿只以上蛋鸡的产能出来。那么眼前的产蛋鸡笼位数量,基本刚刚够。

TAG: 蛋鸡 蛋鸡养殖规模化后蛋价走势分析预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