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辽宁水产科技团队攻克刀鲚人工繁养技术难关

发布: 2015-11-2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刀鲚是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在南方俗称长江刀鱼,近年因价格不菲,遭滥捕滥捞而导致产量逐年下降,在辽宁境内流域已不能形成产量,面临物种绝迹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经济鱼类,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立项攻关,调集省内水产科研高校、研究所、推广站和科技型企业组成课题攻关组,从2014年开始进行辽宁刀鲚育种研究与示范项目。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努力,2015年成功突破了刀鲚人工繁殖技术,并获得了体长10-15公分的鱼种2000余尾。11月16日,项目通过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认为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刀鲚人工育苗和培育技术,填补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我省刀鲚增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5842.jpg

  由于刀鲚的生存条件十分苛刻和适应特性非常骄贵等困难原因,去年的课题攻关仅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辽河流域、鸭绿江流域和大洋河流域开展了资源调查,初步掌握鲚类资源分布,并探索性进行了刀鲚亲鱼采捕和苗种培育工作。今年省海洋与渔业厅继续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整合科技力量,组织由大连海洋大学牵头,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站为参加单位的项目课题组,根据攻关课题的需要和技术难点问题,明确了任务分工,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着重提高攻关能力,力求取得实效。

  今年6月上中旬在大洋河采捕野生刀鲚亲鱼,并进行现场人工授精,共获得受精卵约2万粒,经室外水泥池和土池孵化培育后,到10月底获得鱼种2000余尾,现分别存放在丹东、营口试验基地进行保种越冬。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是完成了辽宁鲚类资源现状调查及生物学特点研究。初步摸清了辽宁鲚类的种群特征、生存生境条件、洄游产卵特殊生境需求、生活史及其他重要阶段生境需求。通过收集保护刀鲚分布数据与生境数据,开展保护刀鲚生境适宜度研究,为刀鲚野生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二是开展了刀鲚早期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学研究。重点研究了受精生物学,掌握最佳人工授精时机。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胚胎、仔稚鱼发育生长的影响,掌握仔稚鱼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规律,查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三是初步形成了刀鲚工厂化苗种培育及配套技术工艺。研究了人工授精的技术方法,建立受精卵孵化技术工艺。根据仔稚鱼消化器官的发育特征和营养需求,建立了仔稚鱼饵料系列及投喂技术。摸清仔稚鱼最佳生长的水质指标和环境条件,建立了苗种培育环境因子综合调控技术工艺。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省已突破性掌握了刀鲚的人工授精、孵化技术,在苗种培育过程对池塘条件、水质条件和开口饵料等技术环节取得了关键性成果,为我省淡水渔业高效养殖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TAG: 水产 辽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