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上海松江如何进行生猪养殖的绿色蜕变

发布: 2014-06-11 |  作者:  |   来源: 浙江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消息:

  畜牧业一头连着农民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菜篮子,还有一头影响生态发展路子,对正处于畜牧业转型期的浙江来说,如何探索出一条兼顾三方面的科学发展路径成为当务之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行一步的上海市松江区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国内探索和拓展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被国内专家认为有一定借鉴意义。

  即使在高度国际化的上海,仍可以见到一片片美丽而宁静田园和散落其间的生猪养殖场。仅上海松江一个区,每年能够为上海市民提供约20万头优质生猪,今后每年还将逐步提高养殖数量。

  当前,因为生猪养殖排泄物污染等问题,许多地方避而远之,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为什么还能包容畜牧养殖业存在,并为其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近日,记者前往当地一探究竟。

  大都市里的小猪倌

  沿沪杭高速,出嘉善,就进入了素有“上海粮仓”之称的松江区。整洁的民宅、连片田野,组成一幅美丽乡村图画。在松江区泖港镇腰泾村,记者见到一栋不大的白色建筑物点缀于田野中间。

  这个建筑物就是一个生猪养殖场。今年34岁的李春风就是这家被称作“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之所以称作种养结合,主要是因为养猪场与农田紧密结合—200亩连片粮田中,配套建有一个占地3亩的生猪养殖场,生猪存栏量有500头。

  李春风与父母的工作就是经营这家农场。每天清晨六七时,他们会准时到养殖场给猪喂食,清理粪便。500头生猪每天会产生大量粪便。这些过去养殖场难处理,周边避之不及的排泄物,在李春风农场里恰好成为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宝贝。其中的诀窍就是毗邻养殖场的一个大池子。这个600多平方米的大池子,蓄了一池深色的液体,四周整齐种着一些花草树木。如果没人介绍,记者猜不到,这里积蓄的液体就是经过处理过的猪尿猪粪。

  “猪场里的粪便通过管道输送到池子里,经过发酵之后,就成为粮食作物的基肥和分蘖肥,通过淌、喷灌等方式还田,不造成面源污染。”李春风指了指大池子说,自从用了这个有机肥之后,农田化肥使用量少了两成,种粮成本节省了20元/亩,土质也明显变好,而且种出了价格更高的优质粮。

[1] [2] [3] 下一页

TAG: 生猪 养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