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华北特种野猪相关习性的研究

发布: 2011-03-20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林凤1,韩俊文1,关伟军2

(1.山西农业大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

 要: 介绍了华北特种野猪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特性、驯养方法及常发病的预防。

关键词: 野猪; 华北特种野猪;肉质; 生物学特性; 繁殖特性;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7236(2005)00

1 研究华北特种野猪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由温饱型转为营养型,追求健康、绿色保健肉食品已成了亿万人民的消费时尚和准则。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瘦肉型商品猪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肉质极差(PSE、DFD劣质猪肉占30%以上)、缺乏风味、抗病力低下,极易感染疾病。对此,消费者、生产者的呼声越来越大,亟待解决。近几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传统瘦肉型猪养殖户使用“添加剂”和药物激素,甚至使用“瘦肉精”,这些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一旦被人食用,就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长期的危害。由于特种野猪无激素,无残留药物,肉质细嫩、香甜,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和药膳保健等独特功效,被誉为新世纪”绿色食品”。在日本、港、台、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倍受青睐,国际市场对野猪肉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价格一直不断上涨。因此,养殖特种野猪,已成为中国入世后的一重大商机。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华北野猪与家猪杂交(山区农民将发情家猪母猪放野与野猪公猪自行交配)产生的后代,抗病能力极强,胴体瘦肉多,风味浓烈。野猪产仔少、生长慢,与瘦肉型家猪杂交可弥补野猪产仔少和生长慢的缺点。因此,拟通过导入野猪血统生产商品瘦肉猪,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特种野猪的肉质特性

 所谓“特种野猪”,乃利用纯野公猪与家猪科学交配选优改良而成的一种新型瘦肉型猪,是目前中国科研开发中最优良的牲猪品种,它显示了与其他猪种无法替代的杂交组合优势。

      特种野猪的肉中含17种氨基酸,并含有较高的亚油酸和亚麻油酸,其中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人士认为人体最需要和必需的脂肪酸,它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性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如在特种野猪体内置入白蛋白合成基因之后,每1000克血液可提取白蛋白50克(每克白蛋白价格30-40元)。据测定,野猪胴体瘦肉率比家猪高6―8个百分点,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出1.5―2倍(亚油酸目前被认为是唯一对人体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可导致人体代射紊乱,皮肤病变,生殖机能障碍和器官病变)。其肌肉中所含的动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作用[1]。 

特种野猪比同等体积家住重10%以上,胴体瘦肉率高达80%,比三元杂交瘦肉型高10―15个百分点,胴体脂肪比仅为3%,背膘薄,板油少(仅为家猪的1/10),剪切力小,只有家猪的50%[2]。特种野猪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有野味的优点,又克服了野母猪仅在春季发情和在人工饲养下不易管理的缺点,使特种野猪既温驯、又高产,平均产仔数可达13头以上,育成率达97%。60日龄离群日增重达290克。育成肥猪的猪肉口感好、肉质红润,熟肉有香、鲜及野味感好的特点,深受宾馆饭店的欢迎[3](见图1、2、3略)。

3 华北特种野猪的生物学特性

3.1华北特种野猪的外部形态  选用瘦肉型家猪母猪作为母本,以华北地区野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华北特种瘦肉型猪。华北特种野猪产下时与原种野猪一样,身上有棕黑相间与身体纵轴平行的三条直线条斑被毛,猪体多数为黄底黑斑或白底黑斑,15Kg 左右条斑被毛逐渐消退,毛色呈黑色或褐色,自10月龄起,毛色逐渐转变成灰白色,15月龄左右与原种野猪毛色一致 (见图2)。华北特种野猪的外形既不象野猪那样头长身短,尾短,四肢高,体侧扁平前宽后窄,肩高臀低,背线由前向后倾斜(见图3);也不象本地家猪那样头短身长、尾长四肢短,体侧圆肥腹部大,肩高臀宽,背腰凹。华北特种野猪的外形特点是:特种野猪被毛明显比家猪粗而稀, 一般为灰褐、灰黄色。公猪的领鬃毛明显。头嘴长直,耳朵比本地猪小,头长与体长之比为1:4~4.5,公猪体驱两侧明显有许多纵形皱褶,腹扁平,背腰呈弓形等 (见图4)。而母猪体驱无皱褶,光滑,圆润,背腰平直(见图5)。成年特种野猪体重100~150 kg , 前胸宽而发达。四肢粗壮, 不卧系, 有效乳头7 对以上, 背较平, 两耳小且直立, 两眼炯炯有神, 对外界反应敏捷, 后躯臀部不够丰满。(图4、图5略)

3.2华北特种野猪的生活习性  经观察, 华北特种野猪的行为与家猪具有明显的差异。 “华北特种野猪”遗传野猪基因,食量小(日采食量仅为家猪的1/3), 吃生食、杂食,腹部较小,抗病力较家猪强而且食性广。特种野猪较耐粗饲, 各类食物都能吃, 喜食青绿多汁饲料,它主要以红薯、红薯藤、玉米、玉米秆、南瓜、野菜、牧草等杂食饲料生喂为主,辅以少量精料[4]。华北特种野猪嗅觉和听觉都很敏锐,对不习惯的气味和声音非常敏感,跳跃能力较强。

特种野猪群居性、活动均较强, 容易合群, 还喜欢挖洞作巢, 遇有外界动静常常把体躯隐蔽起来。除巢内, 其余地方都可见到大小便的痕迹[5]。

3.3华北特种野猪的繁殖特性  通过改良“华北特种野猪”已克服了野猪季节性发情、繁殖率低、生产慢、个体小,晚熟等缺陷,能与家猪一样,常年发情,年产2胎,每胎8-12 头,繁殖率为野生野猪的2-3 倍。特种野猪交配方式有自然交配和控制交配两种。自然交配是按组配好公母猪任其自由配种,直至发情结束分开,这种方法方便省事,母猪失配率低;控制交配根据母猪发情需要进行一公一母配种,配种方法关键要把好母猪发情时间,一般母猪开始发情时,外阴部红肿湿润,食欲明显下降,于发情第3天可配一次,过6-8小时复配一次。特种野猪配种比家猪早,一般母猪6-8月龄体重55Kg即可配种[6]。

3.4华北特种野猪的护仔行为  野猪具有极强的护仔性,母野猪在妊娠后期,即临产前的1个月,其警惕性明显提高,即便是性情较温顺的母野猪,在此期间也开始变得难以接近,有时甚至对饲喂者产生攻击行为。观察发现,华北特种母野猪的护仔行为在其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有表现,其中最强烈的时段出现在产后的半个月内,但不象纯母野猪表现那么强烈。华北特种母野猪产后警惕性极高,即使稍有一点接近仔猪的动态都会被母猪觉察到,发出短促而宏厚的叫声以示警告,甚至对人发起进攻。母野猪对周围的异常声音、陌生人的出现以及饲养员突然更换衣服等十分敏感,尤其是当母子分离饲养时,只要听到仔猪发出异常声音时,特种母野猪会表现得异常激动,烦躁,神经质,把母性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母猪周围环境长时间过于噪杂,母子同圈饲养时会引起母猪食仔。但华北特种野母猪在产后经饲养员调教后,性情比较温顺,它不会攻击饲养员管理仔猪,反而会按照饲养人员的意愿调整姿势来合理哺乳仔猪。

哺乳前,若仔猪不在身边,母猪便发出柔和的呼唤声,仔猪应声而至。哺乳时母猪选择的位置大都表现出不影响其视觉和听觉,以利于护仔。卧倒时若有仔猪被压即闻声而起,重新选择适合的位置卧下。母猪的护仔性能在为仔猪提供安全感的同时使仔猪表现出相应较强的恋母性。母猪的护仔性和仔猪的恋母性成为野猪群中母仔群占主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圈养条件下,要尽可能地满足野猪护仔行为对环境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设计猪舍时借鉴地方猪种的土法养殖方法,在母猪活动室内修建供母猪和仔猪哺乳和休息的内室。另一方面,采取专人饲养、定时饲喂、饲养员不轻易更换衣服、谢绝参观、保持圈舍周围安静等措施,为特种母野猪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3.5华北特种野猪的独特抵抗力

3.5.1华北特种野猪对温度的耐受性  猪属于广温性动物(eurythermal animals),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因此,地球上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和地带几乎都有猪的足迹。幼猪怕冷、成年猪怕热是家猪与野猪的共同特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动物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活在不同地带和气候条件下的野猪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和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在人类对野猪的驯化过程中,在对猪饲养方式实行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改变了猪的生活习性,使野猪与家猪相比,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与调节能力有一定的差异[7]。通过对本场华北特种野猪的观察发现,特种野猪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强,特别是妊娠和哺育期的母猪,在低于摄氏零度的环境下仍能正常生产、哺乳,而仔猪在相对家猪而言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健康成长,很少出现拉痢现象。

3.5.2华北特种野猪的抗病力  本场通过对华北特种野猪与家猪实施对照饲养而得出,在相同的饲管条件下,华北特种野猪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家猪。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发病率很低,特别是处于哺乳期的仔猪,抗逆性强,在窝产仔数较多的情况下,用普通全脂奶粉实行人工代乳时,几乎无应激产生,会很快适应。偶有白痢、黄痢发生,投药后很快好转,死淘率极低。这充分说明华北特种野猪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强,对各种疫苗(如猪瘟、肺疫、丹毒) 的接种安全有效。

4 华北特种野猪的饲养

本地母猪杂交配种受孕后,直至分娩、哺乳,其饲养管理照常进行。哺乳仔猪50~60日龄,体重8~10千克左右即可断奶,按一栏一窝进行育肥。华北特种野猪生长育肥期适应性强,耐粗饲,不喜欢吃营养水平高的生长育肥猪的全价小猪料。因此,断奶后可投喂家猪育肥期的大猪料(含消化能12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15%)。每天定时喂三餐,每餐以食饱为度。个体重达50千克以上时,可在大猪料中添加适量麸皮和玉米粉,使其粗蛋白质含量降至12%~13%。断乳后经过7~8个月左右的育肥期,体重可望达到80~90千克,日增重速度随母体生长能力和饲养条件而异,胴体瘦肉率达50%以上。杂种野猪的爬高和跳跃能力较强,嗅觉和听觉都非常敏锐,易受惊,对不习惯的声音和气味极为敏感,以致常发生突然停止采食和哄群现象。因此,猪栏要坚固,栏高达1.5米以上,环境必须安静,并拒绝外人和其他动物靠近。

5 华北特种野猪的疾病预防

虽然特种野猪抗病力较强,但还应注意疾病的预防。如果管理不善,传染病如猪瘟、仔猪黄痢、白痢、仔猪副伤寒以及一些寄生虫病的危害相当严重,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定要制定严格的防疫措施,定期检疫,定期驱虫等,把可能的损伤降到最低。特种野猪的免疫可以参照家猪的免疫程序[8]。

定期消毒,保持栏舍干净清洁,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母猪产前、产后及猪只转栏要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定期驱虫,一般每2周驱虫一次;定期预防接种,参考免疫程序如下:

哺乳仔猪:出生20天,口服副伤寒苗;25-30天,注射猪瘟苗;断奶仔猪:7日内注射三联苗,30 日龄注射猪瘟苗,20日龄注射链球菌苗,20-25伪狂犬苗,5、6月份乙脑苗。每猪配种前:

注射细小病毒苗、伪狂犬苗、猪瘟、链球菌苗、猪三联苗。种公猪: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母猪用的上述疫苗。

6 小结

通过我们对华北特种野猪的不断选育,预使其窝产仔8头以上,繁殖成活率95%以上; 20~90kg体重阶段日增重500g以上;胴体瘦肉率56%以上,臀部肌肉肌内脂肪量提高15%以上、肌间含脂肪量提高25%以上。较常规养猪提高经济效益18%以上。

目前,特种野猪吃草能力强,可大大降低养猪成本,并且肉质风味良好,营养价值高,其肉价一般在普通家猪肉价的三倍以上,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味的改变,特种野猪肉逐渐成为都市人们追求的新保健食品。如果野猪产品进入菜市场和普通百姓家,使其占有猪肉市场百分之二十的份额,全国年需要量将可达2亿头。按目前发展水平,15年的时间也难以达到[9]。再者,现在生猪生产已进入成本高、风险大的“微利时代”,而野猪价格高、抗病力强、饲料来源广、成本低,应该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及养殖场转产的好项目。饲养华北特种野猪前途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五佩宝.野猪的饲养与开发价值「Jl,河北畜牧兽医,2002, 18 (5), 40

[2] 陈润生1 猪肉质评定方法修正方案1 猪肉质研究参考资料汇编(第二册) , 19871

[3] 刘振华1 猪肉肉质特性生物化学研究进展[J ] 1 国外畜牧科技, 1996 , 23 (6) : 37~40

[4] 杨月欣, 等1 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手册[M] 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1

[5] 李淑红1 浅谈野猪生物学特性[J ]1 特种经济动植物,1993 (3) :81

[6] 钟怀民1 野猪的驯化与人工授精技术[J ]1 福建畜牧兽医,2001 (4) :10.

[7] 刘荣堂.草原野生动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0

[8] 杨继元1 野猪是山区猪瘟流行的潜在危险[J ]1 中国兽医杂志,1990 ,16(7) :33

 

[9] 王京仁,李淑红1 野猪资源的利用现状[J ]1 经济动物学报,2001 ,5 (2) :601

 

 


TAG: 华北 野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