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山上“花果山”山下“黄金地”——贵州遵义市立足生态推进三农发展转型升级纪实

发布: 2014-07-12 |  作者: 何兰生肖克焦宏李海涛刘久锋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有绿茶注册茶叶加工企业近700家。

青山绿水环绕的遵义新农村。

  遵义,一座红色之城,不仅因为有遵义会议的红色记忆,也因为这里有170万亩红辣椒、100万亩酒用高粱等鲜亮醇厚的红色产业;

  遵义,一座绿色之城,不仅因为百万亩茶园竹海美了环境,富了乡民,也因为赤水河孕育的茅台、董酒等产品驰名中外;

  遵义,也是一座多彩之城,不仅因为她是好山好水好资源多彩贵州的缩影,也因为这里创造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新境界。

  春末夏初,记者深入遵义采访,进乡村,入农舍,到茶园,看竹林,所到之处,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一股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三农难题的春潮在涌动,一条推进三农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路径在拓展。

  好一个绿色遵义!

  ——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发展生态产业不动摇,让农业美起来,老百姓笑起来

  春夏之交,正是遵义最美的时节。遵义会议会址边的棕榈树绿得更加青翠,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增添了这座城市的底蕴。

  农业比重大是遵义市重要的市情和基础。遵义市国土面积、人口总量、农业增加值在全省的占比分别居第1位、第2位和第1位,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但是遵义山好水好资源好,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而与全国相比较,遵义的农业无论从种养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是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情况来看,都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遵义农业现状可以归纳为:大农业、小产业,大资源、小市场,大产品、小品牌。

  在遵义,还存在率先小康与扶贫攻坚“两难”问题。全市还有近1/7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市内各县(市、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和同一区域城乡收入的差距问题也还比较突出,中心城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而北部三县低的还不到5000元。

  面对挑战,如何应对?如何让老区重放光芒?如何在三农拐点上弯道超车?遵义在探索。

  正视现实才能厘清发展脉络。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把遵义农业在全省做大做强、在全国做出品牌,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遵义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

  遵义市副市长田刚说,遵义的发展必须转型,遵义的发展必须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必须要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发展生态产业不动摇。

  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遵义“农业八大产业”培育形成了一定规模,300多万亩竹海、150多万亩茶叶、120万亩中药材、170万亩辣椒、100万亩酒用高粱、200万亩蔬菜和100万亩干鲜果等产业基地已经建成。

  发展必须守住底线。湄潭县为了保护青山绿水,弱化养殖业,发展生态茶产业,生态工业。去年以来,该县拒绝了累计70亿元投资的一些有污染产业的入驻。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因为赤水自然遗产是人民的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发展好。”赤水市副市长吕平介绍,赤水市围绕绿色产业带抓“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全景域打造,形成四季多彩的生态旅游,通过抓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让农业美起来,老百姓笑起来。

  “茶区变景区、茶园变乐园,茶农既卖产品,又卖风景,好一个绿色遵义!”前不久,浙江知名作家考察团在遵义进行创作采风时,一位作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如今在遵义,绿色的茶海、竹海,红色的旅游、酒用高粱,黄色的烤烟、金色的油菜花以及酒类佳酿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利器,不仅改变着农村的面貌,也着实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前不久,湄潭县发出“提供茶园50亩、别墅1栋、津贴1万元、月薪4000元、年终奖5万元加绩效,还有考察费用等”优厚条件的招聘启事,只为招聘一名大学生茶农。

  “到湄潭当农民去!”

  这句流行坊间的话语不仅折射了茶乡发展的新变化新景象,更是对遵义农村发展的肯定。

  好一个黔北“钱仓”!

  ——一手抓“四在农家ⷧ𞎤𘽤𙡦𝑢ݯ𜌤𘀦鋦ꓢܥ珨𔫦𑘥𘽂𗥐즭奰梁𗢀𝯼줸䤸꨽𝤽𓩽𐥏𑥊𛯼쨮馰𔥖𝥾𗥇𚩒𑯼쨮駩𚦰𔩣𘥾𗥇𚩒𑯼쨮饜𐩇쩕🥾𗥇𚩒𑯼쨮騽𐨷𑥾𗥇𚩒𑼯font>

  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农民、核心是增收、目标是小康,这些年,遵义通过“四在农家”等有效载体,加速了“黔北粮仓”向“黔北钱仓”的转变。

  “核桃坝几大湾,十年就有几年干,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男的大了往外走,女的不愿嫁进山。”这是上世纪流传在湄潭县核桃坝的顺口溜。

  现在走进湄潭县田家沟、桃花江、核桃坝农村,一栋栋“黔北民居”新颖漂亮,庭院有花台、水池,门上大红灯笼高挂,客厅、卧室、厕所、厨房均和城里人一样安置,通村水泥路连接周围农户,茶园连片,果树成林。“十里桃花江”流域的农民开办农家乐和农家旅馆20余家,带动就业150余人,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余元。

  村支书陈廷明介绍,核桃坝村近10年来“90%农户搞基地,10%农户搞加工和市场流通的产业两分工模式”,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60元,呈现了“绿水青山、林茶相间、收入稳定、就业不愁、四季进钱、空气清新”的六大优势村寨。

  农民现在需要什么?渴盼什么?“四在农家”正好激发和应和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农民潜藏于心的追求和渴望。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遵义市把三农工作统一到“四在农家ⷧ𞎤𘽤𙡦𝑢ݥ퇧𚧧鈥𒌢ܥ珨𔫦𑘥𘽂𗥐즭奰梁𗢀𝦔𛥝𚦈𘨿𙤸䤸꨽𝤽𓤸ꦝ导쥝𚦌ᦊ𓤸䥤𔣀᥸椸�𔯼쥯𙥏𑥱𕥅訿𛧚䩕禝𑯼쩀𚨿祅襊𛦉𓩀ࢀ𜥛𛥜襆𜥮𖂷美丽乡村”升级版,加速产业发展,加快人口集聚,实现村庄社区化;对发展后进的镇村,通过全力打好“减贫摘帽ⷥ𐌦�𐏥𚷢ݦ𔻥𝚦蘯𜌥꠩ߨ䱨𔫦�𜐯𜌥ꠥ🫨紥🛧苯𜌥𐌦�𐏥𚷣

TAG: 贵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