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试论财会管理缺位对民营小企业的影响

发布: 2012-08-08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乡镇企业财务会计研讨会专题 中国农产品加工网编辑)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随着全民创业和企业服务月活动的不断深入,有为数不少的农村打工者通过外出打工,学到了技术,开阔了眼界。他们有了初步的原始积累后,其中有一部分人在政府的鼓励、扶持和全民创业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小企业迅速发展,大批涌现。他们以其特有的灵活机制,活跃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的佼佼者,把握机遇,不断扩张,有些已经发展成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种组织形式的民营小企业,以他们越来越大的社会贡献率,融入我们的经济生活,成为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通过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发展起来的众多小企业的初步调查,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是其不能忽视的发展主流。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40岁左右的农民,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岗位。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民的非农收入,已经占到他们年纯收入的60-70%。 
    在小企业数量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小企业的更迭速度在加快。身边的许多小企业,已不是三、四年前的小企业了,有一部分小企业陷入了一个创办、发展、停滞、倒闭的怪圈。他们的生存周期为什么这么短?调查中发现,在众多因素中,财会人员的缺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小企业的创业者们对企业赖以生存的技术普遍重视,技术人才缺乏,他们可以不惜重金聘请,唯独对企业的财会工作,常常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甚至连形式都没有。在一些企业主的潜意识里,资金反正是自己的,正如俗话说的“肉烂在自己锅里”,只要紧紧抓住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就可以了,财会工作似乎无足轻重。一些小企业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甚至连兼职的也没有。对他们而言,既没有真正的财务管理,也没有象样的会计核算,更不知道什么叫财务分析,他们搞不清长短期企业负债的概念,对成本费用控制马虎。有为数不少的小企业,长年累月拿不出一份象样的动态或静态的会计报表。结果是在企业一帆风顺时,不能居安思危,盲目乐观。行情变化也不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尤其是在资金出现问题后,无所适从。众所周知,小企业向金融部门贷款比较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导致金融部门不敢贸然放贷。虽然政府部门从中协调,不少小企业还是进不了金融机构的门槛。一些企业在难以维继之下,遗憾地被市场淘汰出局。 
    财会工作的缺位,对企业而言,是发展中的一个硬伤。调查中,有一个小型船舶修造厂,在产品销路不畅时,经营者一味地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抢占市场,结果有了市场,没了效益,销价长期低于成本价,必然导致其亏损严重,资金不灵又举债无门,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这样的例子,在小企业中,绝非个别现象。还有一些小企业,在上项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根本不作系统的财务分析和效益预测。如有个生产水泥砖的小企业,开始生产红火,效益也很好。但在以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又新上了10条水泥砖生产线。该产品在目前规范化、上规模的建筑物建设中用量很少,市场空间有限,企业产品大量积压,经营者叫苦无门。 
    目前,一些小企业财会缺位的状况一时还很难得以改变。过去,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镇企业,其财务人员每年均需接受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也保证了企业财会工作的系统开展,对促进当时的乡镇企业乃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现在许多小企业缺少财会人员,使主管部门难以有效的组织培训。 
    部分小企业财会工作的缺位,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的小企业对聘用专职财会人员有着其自身的经济考虑,而具有一定水平的财会人员,由于经济上、发展上的因素,也不愿意到一个不太重视财会人员的小企业就业。大中专财会毕业生,就业时一般不会考虑到小企业工作,毕竟小企业保障性低。广大民营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作为一个经济群体,将长期存在。延长小企业个体的生存周期,努力促使小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是一个并不轻松的命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要使小企业的领导者们真正认识到,目前的市场经济氛围是我们小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期,错过了机遇,你将与做强失之交臂。而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其财会工作不应也不可能缺位。(江苏淮安淮阴区码头企管站 崔鹏)

 



TAG: 江苏 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