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算清四笔鸡肉账 少吃红肉吃白肉

发布: 2011-09-0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眼下,猪肉价格连续上涨,专家提出,市民们到了改变肉类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的时候。“一高三低”即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能量、低胆固醇的白肉(鸡肉)应该顶替红肉(猪肉)成为餐桌的“主角”。

  ■先算一笔“经济账”

  猪肉目前每斤的价格在25元左右,而鸡肉每斤在14元上下,也就是说,吃一斤猪肉相当于能吃一斤半到两斤鸡肉,显然,吃鸡肉能让我们碗里肉的数量得到保持。

  ■再算一笔“健康账”

  与猪肉相比,鸡肉有着明显的优势。肥胖已经被公认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是某些癌症都与肥胖有关。有报告称,目前我国的肥胖人口规模已高达3.25亿。人类肥胖与不科学的肉类消费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城乡居民目前的肉类消费结构大体上是猪肉占64%、禽肉占21%、牛羊肉及其他占15%。相关的科学研究证明,提高鸡肉在肉类消费中的比例可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生。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同猪肉和牛羊肉类相比,鸡肉具有“一高三低”的营养优势,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热能低和胆固醇低。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2%,牛肉为20%,猪肉为18%-20%;鸡肉中的脂肪含量只有1%,牛肉为5%,猪肉可高达30%;每100克鸡胸肉的热能为90千卡,牛肉为205千卡,猪肉为290千卡;每100克鸡胸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只有82毫克,牛肉为104毫克,猪肉为100毫克。此外,鸡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4.7%,因此,更有益于人类健康。

  ■精打细算“土地账”

  除吃鸡肉有利健康外,吃鸡肉对于人口大国中国来说还有战略意义和环保意义:战略意义是,吃鸡肉中的“土地账”,其可有效缓解“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长期约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提出要确保18亿亩耕地面积“红线”和确保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底线”。为此,农业部门提出发展畜牧业要做到“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毫无疑问,在人口继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畜地矛盾和人粮矛盾将变得更加突出。在耕地资源硬约束条件下,如何做到既要吃饱(发展种植业),又要吃好(发展养殖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走出一条“节粮型”的畜牧业发展道路。加快发展肉鸡产业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因为肉鸡的饲料转化效率明显高于生猪。在我国目前科技水平下,肉鸡的料肉比为1.9:1,而生猪的料肉比为3.0:1。换言之,同样生产1千克肉,肉鸡比生猪可节省37%的粮食。2009年我国猪肉产量为4890万吨,如果其中的30%转变为生产鸡肉,就可节省粮食540万吨。如果把节约下来的粮食折算成耕地,按我国目前玉米的单产水平每亩350千克计算,可节约耕地1500多万亩。

  ■不可不算“环保账”

  除节约耕地、节粮外,吃鸡肉还很时尚——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里还有一笔“环保账”。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AFO)的一项报告,畜牧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畜牧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超过全球交通运输的排放,全球9%的二氧化碳、37%的甲烷、65%的一氧化二氮都是由畜牧业造成的。据国外碳足迹专家研究,在集约化动物饲养体系中,按照生产每千克肉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计算,生产1千克牛肉产生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为14.8千克,生产1千克猪肉为3.8千克,生产1千克鸡肉只有1.1千克。同样的,如果将目前我国猪肉产量的30%转变为鸡肉生产,那么,每年可降低近4000万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此外,肉鸡产业还能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可以替代化肥使用,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必要条件,进而形成资源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

  吃鸡肉有着如此多的好处,可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美国和巴西,在鸡肉消费方面,我国与他们还有很大差距。首先,肉类生产结构方面的差距。同美国、巴西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明显过低,2009年只有14.6%。同年,美国和巴西分别为39.3%和44.5%。在美国和巴西,鸡肉已稳定地盘踞肉类生产的第一位。

  但是,从1961年的统计数据看,美国和巴西的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并不高,当时美国为15.8%,而巴西只有5.8%。这说明美国和巴西鸡肉生产的大幅增长是两国肉类生产结构调整的一种结果。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961年,人均红肉消费量为59.9千克,鸡肉人均消费量为13.6千克,人均鸡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8.5%。但是,到了2008年,美国人均红肉消费量下降到51.9千克,人均鸡肉消费量上升至38.1千克,人均鸡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例也随之上升到42.6%。

  事实上,目前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已远远超过了牛肉和猪肉,而目前我国的人均禽肉消费量只占肉类消费总量的21%,相当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水平必须意识到,改变肉类消费结构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增加白肉消费减少红肉消费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不仅美国的肉类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发达的日本和肉鸡产业发达的巴西,国民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1961年至2009年期间,日本的人均禽肉消费由1千克/年增加到18千克/年。同期,巴西的人均鸡肉消费由2千克/年增加到41千克/年。不难看出,在美国、日本和巴西,鸡肉已成为当地居民肉类消费的当家品种。

  算好、算清四笔账后,大家赶紧把餐桌上的猪肉换成鸡肉吧!

TAG: 鸡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