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梅花鹿铜缺乏症的诊治梅花鹿铜缺乏症的诊治

发布: 2010-05-13 |  作者: 王志昇,何生虎 |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上一篇 下一篇

 

摘 要:200610月中旬,宁夏石嘴山某梅花鹿场的不同年龄段的鹿出现以后肢摇摆、瘫痪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及微量元素的测定,初步诊断为铜缺乏症,此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良好治愈效果。

关键词:铜缺乏症;诊治;梅花鹿 

铜缺乏症是一种慢性地方性疾病,是由于饲料中缺铜或虽然铜供给充足但因其颉颃因子使铜吸收利用障碍所引起,临床上以贫血、骨关节异常、被毛受损和共济失调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往往成群发生或呈现地方性流行[1]200610月中旬,宁夏石嘴山某梅花鹿场的不同年龄段的鹿出现以后肢摇摆、瘫痪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铜缺乏症,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况和临床表现

该鹿场饲养大小梅花鹿200头,于200510月发现有个别鹿出现跛行,一直持续到200610月份。发病头数呈上升趋势,期间总发病50头,10头发生死亡,发病率为25%,病死率为20%。不同年龄段的鹿均有发病,但尤以青年鹿居多。

病鹿消瘦,被毛粗乱,后肢站立困难,关节变形,两后肢间距变小,表现为运动不稳,后躯摇摆现象,有时向一侧摔倒,造成外伤。重者后躯瘫痪,长期卧地,形成褥疮,最终死亡。后期有的鹿出现抽搐等神经症状。食欲、体温、呼吸基本正常,心跳快,心律不齐。

2 病理学检查

2.1 眼观变化

对重病鹿进行屠宰剖检,发现病鹿血液稀薄,凝固不良。鹿体消瘦,皮下无脂肪沉积。大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软化,颅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心冠脂肪有散在点状出血。倒卧侧肺脏有部分淤血。肝脏色彩不均,稍肿,较脆。脾脏肿大。肾脏被膜易剥离,切面血管扩张,肾盂内有黄色胶胨样物和少量黄色液体。肠壁变薄。跗关节面有类似虫蚀样痕迹,关节液黏稠。

2.2 组织学检查

采取发病鹿的心、肺、肝、肾、脾、肾上腺和脑等组织,常规切片,HE染色,镜检。脑组织内血管周围普遍出现明显空隙,附近组织变疏松,甚至呈空网状。神经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溶解,神经纤维出现断裂及脱髓鞘现象。肾上腺皮质有大量弥漫性出血点。其他脏器组织在镜下未见异常变化。

3 细菌培养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3.1 细菌培养

采取病鹿的心、肝、肺、肾、关节液,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经培养未检出可疑病原微生物。

3.2 微量元素测定

采集病鹿血清对血钙和血磷进行测定,两项指标均正常。后测硒和铜两项指标,前者为0.178 mg/kg基本正常,而铜则显著低于正常值,为0.5 mg/kg

4 防治

4.1 治疗

重症成年鹿给予硫酸铜1 g,小病鹿给予0.5 g,混于饲料中每周1次,连用4周。1个月后再给予1次。经治疗,病鹿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4.2 预防

改善鹿群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避免鹿群被惊扰。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停喂干玉米秸秆,改喂优质青干苜蓿,加强鹿群营养。应用10 g/L硫酸铜液饮水,每间隔10 d15 d给予1次。经过以上预防,症状较轻的鹿毛色逐渐变得鲜艳,体质逐渐恢复,鹿群中的发病率逐渐降低,两个月后鹿场再未出现发病鹿。

5 小结

从发病鹿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微量元素测定和治疗结果等综合分析,确诊该鹿群发生的是铜缺乏症。

  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该鹿场由于经济效益不好,饲料营养跟不上去,又很少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从而使整个鹿群营养缺乏,机体抵抗力、防御能力下降,而引发铜缺乏症。

此外,该鹿场周围有一些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碳化厂、硅化厂、铁合金厂,这些企业含氟量较高,造成该地区环境的氟含量偏高。研究表明,氟摄入过量也影响体内铜的吸收,随着动物摄氟量的增加,在100 d后宰杀动物,肝、肾、脾及骨质中的铜均明显下降[1]。同时,该地区水质中的硫酸盐含量比较高,硫酸根离子也对铜离子的吸收有颉颃作用,因此也可能造成铜缺乏[2]


 

TAG: 缺乏症 梅花鹿 梅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