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养猪场内常见的三大疾病及防治方法

发布: 2016-07-1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经过调查,不难发现养猪场内普遍存在口蹄疫、病毒性腹泻及呼吸道这三大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猪只的健康,同时也就影响了猪只的出栏时间。对于养殖户来说,如何养好猪及让其在猪价高涨期快速出栏才是最关注的话题。那么我们该如何突破这些瓶颈因素呢?

  一、口蹄疫  1.目前口蹄疫频发的原因

  a.与传播特点有关系

  猪感染本病的门户是消化道、呼吸道和外伤。本病可通过空气或飞扬的污染尘埃远距离地使猪群感染,也可通过消化道、猪只间的直接接触以及人员驱赶发病猪只走动等途径传播, 有时也可因受外伤而感染发病。冬春季节发生口蹄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猪群的存栏数量较大,再者就是猪舍因保暖又常常处于封闭状态。这两方面决定了气源性感染和接触传播可能是规模猪舍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b.疫苗保护率不高

  “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疫苗保护率不高,是防治口蹄疫的难点。”一直以来,口蹄疫的防治,定期免疫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口蹄疫血型变异快、疫苗质量、保存及使用等原因,导致了疫苗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疫苗本身含量不足、在运输过程中的保存方法不当,都会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譬如,口蹄疫疫苗要求摄氏4度避光保存,冷链运输,但在现实中,很多环节根本做不到,导致疫苗在使用前,反复冻融,严重影响了疫苗效果。

  c.猪场环境恶劣,猪群疾病多

  猪群的健康状况也影响着疫苗的使用效果。这几年猪群疫病复杂,加上猪场环境恶劣,蓝耳病、圆环病毒、霉菌毒素等的影响,使很多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注射疫苗后免疫应答差,引起猪群免疫失败,使之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仍然很低,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2、控制口蹄疫,应以预防为重:

  a.加强饲养管理,远离病原(控制传染源)

  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猪防疫观念,坚持自繁自养制度,搞好科学的饲养管理,严禁从疫区买猪及其肉制品,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隔离,无关人员不准随便进入生产区,全面落实各项防疫卫生措施,保障猪只的健康生产。

  b.增强猪的免疫力,净化猪场口蹄疫病毒(净化传染源)

  在饲料中添加0.25-0.5%的奥德曼A可显着抗病毒、降低口蹄疫感染的可能性,促进病猪快速康复,防止继发感染,并可减少猪舍中氨气浓度;生长育肥猪亦可使用0.4-0.6%的大荘素,消除亚临床水平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提高抗病力、显着加快生长速度,改善体形、促进生长。

  c.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降低猪对口蹄疫病毒易感性)

  选择与当地病毒株同血清型疫苗,经产母猪每年免疫三次。后备种猪50日龄首免,100日龄二免,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商品猪50天首免,一个月后进行二免,疫病高发期再隔一个月后三免。免疫前5天和后10天使用1%的抗口蹄疫专用免疫应激剂“奥得曼2号”(母猪用量减半),可缓解甚至消除口蹄疫疫苗免疫应激所产生的过敏反应,同时能有效提高抗体水平,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

  d.加强猪场环境控制(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保温和通风换气相结合,特别是注意保温,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干燥舒适,同时还要保证适宜的光照。舍内外应严格消毒,尤其是空气消毒,选择口蹄疫病毒敏感性高的酸、碱性消毒药,如食醋、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带猪消毒用0.3%的过氧乙酸,空舍消毒的浓度是0.5%,保持猪舍干燥,建议一周喷撒一次护舍安,维持猪舍内微生态平衡。

 
TAG: 疾病 猪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