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你的位置:51猪价网 >> 养猪技术 >> 综合防治 >> 猪疾病传播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猪疾病传播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佚名 |   来源: 搜集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author: beisoya ]
disease transmission leroy biehl 博 士 美国伊利诺大学 万宏全 译 许益民 校

 

一、猪本身就是主要的疾病传播来源


许多微生物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例如蛔虫和球虫在空闲的建筑中至少能存活5年。


有些疾病能通过气雾传播。潮湿、寒冷的气候比干燥、炎热的季节更适合疾病传播。以下列出几种病原,看看它们能传播多远:


9种口蹄疫病毒:25英里以上(美国目前没发现口蹄疫)


传染性地方性肺炎:可传播到2英里。


传染性胃肠炎(tge),萎缩性鼻炎(ar)和胸膜肺炎能传播0.5英里以上。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prrs)可能传播2英里以上,不过该病不易在实验室内传播。


猪流感病毒(siv)能传播到4英里。


伪狂犬病病毒(prv)至少能传播25英里。


猪痢疾可能不是仅仅由空气传播的。其它机械性媒介例如蝇类、鼠类和人也能传播。


二、猪的生物——安全计划(swine bio-security program)的补充


全体雇员必须接受教育,充分执行生物——安全计划的各项工作。生物——安全必须变成所有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行为准则的一个重要部分。生物——安全不是购买人生保险,人生保险买了以后可以束之高阁,忘于脑后。


将生物——安全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可以防止我们的猪群发生破坏性的经济疾病,可以为全体雇员提供适意的工作环境。


生物——安全包括各种实践、原则和政策,我们都必须执行以保护猪群的生命和健康,而猪最终提供我们的生活所需。养猪的环境依其地理位置而异,因而生物——安全措施也因地而异。下述的建议作为指南,为适应各个猪场的需要,可以进行修改。


三、可以防止或消灭的猪病


虱子和螨虫


猪痢疾


传染性胃肠炎(tge)


萎缩性鼻炎(ar)


外来病(foreign exotic disease)


传染性胸膜肺炎(app)


伪狂犬病(prv)


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


支原体病(霉形体病)(mycoplasmosis)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prrs)


下述疾病可以传播,也可以是环境的部分


大肠杆菌病


轮状病毒


内寄生虫


回肠炎(ileitis 〔ili’aitis〕)


螺旋体病


猪丹毒


球虫病


四、环境和管理因素能使疾病复杂化


氨和其它气体


恶劣天气


尘埃和皮屑颗粒


媒介包括鼠类、蝇类、散放动物、野生动物、饲料、车辆、人类以及其它猪只。


五、优先考虑的方面


1、新的猪舍尽可能远离其它猪舍。在有些集约化地区可能办不到,应估价新的建筑需要或改建。


2、场所和设施实行全进/全出制是理想的生物——安全措施。目的是防止病原从老的动物传播到敏感的幼小动物。


3、猪舍周围设置围墙以防止过路人或大动物、食肉动物偶然进入。这也是提供“安全感”。


4、入口处设置卫生站,向饲料车、屠宰用车和需用的其它车辆喷洒消毒药,应作为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比较易行。


5、所有的建筑应能防鼠、防鸟。


记住,这些媒介是病原微生物的最广泛的来源,必须加以控制。


6、养猪操作中一个推荐的标准是建立个人淋浴系统,该系统必须加以监督,保证设备良好,保持整洁,为所有人员提供毛巾和猪场服装。清洁区和肮脏区必须分界明显,防止衣服和供应物品交叉污染。所有雇员都必须充分淋浴,特别注意头发、指甲和呼吸道以减少潜在的病原菌。


7、来访者登记册是追踪来宾和他们以前猪接触史的方便的方法。


8、饲料桶周围的饲料颗粒必须及时清洁。颗粒饲料吸引鸟类和野生动物,可能成为养猪生产的疾病来源。废弃的饲料决不能再次进入饲养系统,必须认为它已经被污染。


9、死亡了的动物必须处理适当,防止引进新的疾病或扩散新病。每个猪都应有其适合的死猪处理方法。处理程序须得到兽医的同意,每个季度检查一次以防发生差错,资料错误或理解错误。


10、必须有效地控制蝇类,防止引进疾病。


11、养猪生产中不可和其它猪场共用设备或其它供应品。必要时须经适当消毒并经兽医批准。


12、猪场内各个装卸猪的斜槽必须保持生物——安全。这些斜槽的设计应可在用后便于清洁和消毒。在这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内,不允许存在捷径。装猪槽可能是防止引进严重疾病的最后一个机会,搞得不好能让人失去在猪场的满意工作,若有猪从装猪槽中逃脱,不能让此猪再进入猪场。斜槽的设计应能防止逃猪跑回猪场。这种设计是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的一个重要安全措施。


六、引进新猪


各个猪场都应有新猪隔离单元。新猪引进猪群之前至少要有30天的隔离期。有些猪群需要的时间更长,特别是存在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的猪群。养猪管理要坚持完全隔离群猪。在检疫当天最后给猪群淋浴是照料猪群的可取方法。发现任何疾病表现应报告经理或兽医。


在新猪引进猪群之前,需要作血液试验。在检疫猪群中放置站岗猪(sentinel pig)或屠宰猪(slaughter pig)是使新猪适应的一个妙法。在引进新猪之前,向新猪的来源猪场的兽医即刻挂个电话也是一个好注意。


子宫切开术(hysterotomy)或胚胎移植(embryotransfer)如果各道程序处理得当,也是引进新猪的安全途径。人工授精比活畜转移好。但是,并非就不存在危险,仍然需要监测来源猪群。


七、私人猪场评价——问题讨论


(一)外部生物--安全的考虑


1.猪场是否有围栏?


2.猪场是否有入口指示,清楚地标明访问者须知?


3.在猪场的3英里范围内是否有其它猪场?


4.猪场有无疾病入侵的天然屏障,例如山丘、林区,地质结构?


5.邻近居民、道路、教堂、学校等可否看到猪场?


6.猪场是否经过除草、修剪?无饲料颗粒、废料或其它碎屑?猪场所有者是否在养猪生产中以此引以为自豪?


7.建筑物周围是否存在防鼠障碍?


8.是否存在有效的废物管理制度并生效?


9.废物管理用的设备是否用于其它猪场?


10.饲料运输是否使用专用的卡车?饲料车是否经过清洁和消毒?饲料车以前到达你猪场停在何处?


11.饲料是碾碎的还是制成颗粒的?


12.装载屠宰猪和饲养猪的卡车是否经过清洁和消毒?何时进行的?


13.猪场是否有新种猪用的生物——安全检疫建筑?位置在何处?检疫的要求是什么?检疫设施中有无淋浴器?是否经常使用?


14.新进的猪是否保持检疫至少3周?


15.种畜供应场上否适合的卫生控制计划?


16.种畜供应场是否有单独的兽医监测其卫生控制计划?


17.猪场是否有场外的洗车设备清洗所有进入场区的车辆?


18.所有接触猪的车辆是否经过清洗,消毒?进入猪场之前是否已经干燥?


19.是否具有生物——安全训练手册?


20.所有访问者,包括驾驶员不得接触猪只、猪群和养猪人至少24小时。


21.生物——安全规则是否得到实施?


22.猪场是否制订有效的蝇类控制计划并行之有效?


23.猪场是否制定有效的确当的鼠类控制计划并置于监测计划之下?


24.在该县和州内当地猪的密度是多少?


25.所在供应品在进入猪场之前是否都经过生物——安全监测?


26.死猪是否以生物——安全的方式处理?


(二)内部生物—安全的考虑


1.是否具有淋浴和更衣室?这可以为猪场的其它区域提供有效的防病屏障。是否在使用之中?是否有足够的指甲刷?


2.是否明显地树立淋浴指示牌?


3.是否有来访者签名册?并有来访者须知和结束时间规则?


4.办公室是否清洁有序?


5.猪场是否有适当的记录制度,定期分析生产问题?


6.猪场是否有兽医顾问定期检查?


7.猪场是否清洁,尘土不多,通气适当?


8.猪场是否确认无布氏杆菌病和无伪狂犬病(validated brucellosis free, and qualified pseudorabies free)?


9.猪场是否实行以单间或猪舍的全进/全出制?


10.猪场各个水平的猪用的哪些疫苗?


11.最近12个月来,断奶前死亡率、哺乳期死亡率和生长/肥育期死亡率各是多少?


12.最近12个月来,种猪的死亡率是多少?


13.整个建筑、走道和装猪出口是否防鸟?


14.装猪出口在两次装猪之间是否清洗并消毒?


15.猪场有无经济重要疾病的标志?


16.宰后检验是否由合格的兽医常规进行?


17.一年中是否进行两次屠宰检查?


18.水源在何处?有无批准的过滤——氯化系统?是否每月检查肠杆菌?是否执行年度常规水分析?


19.猪场有无露天的排水沟?


20.列出所有的饲料级抗生素和常规的用量。


21.猪场是否符合含nppc猪肉质量保证计划的ⅲ级水平(level ⅲ of the nppc pork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


22.猪场是否有清除死猪的生物——安全方法?该方法如何,怎样实行?

TAG: 兽医 种猪 猪肉 饲料 疫病 寄生虫 人工授精 饲养 养猪 猪病 猪场 标准 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