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如何有效控制与预防猪蓝耳病

发布: 2014-01-04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1 做好病原的控制

蓝耳病病毒是在1995年由引进的外表健康而隐性携带蓝耳病病毒种猪传人我国。由于当时对该病知之甚少.并且缺乏相应的蓝耳病病毒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导致该病传人我国并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对于目前蓝耳病的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

1.1加强猪场引种过程中的检疫

引种及购买仔猪时要严格实行检疫、隔离饲养制度,禁止引入阳性(包括抗体阳性、病毒阳性)猪种,杜绝从疫区带入病毒:隔离新引进的种猪,时间21~28天。目前情况是大型养殖场都能自觉地做好引进种猪的隔离检疫,而一些中小养殖场引进种猪只注重隔离,而不注重检疫.有的甚至是不隔离、不检疫.直接进入猪场。实际上很多隐性感染蓝耳病病毒的猪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只是蓝耳病病毒携带者,如果不进行仔细的实验室检验就引进猪场.可造成蓝耳病的传播。所以只有制定引种的相关兽医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才能避免因引种而造成蓝耳病人为的传播和扩散。

1.2猪场要坚持自繁自养

猪场要对种猪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和普查,对隐性带毒种母猪要按有关规定坚决淘汰处理,防止蓝耳病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

1.3 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病死猪处理监管

《动物卫生管理条例》对病死畜禽的处理虽已有明确的规定,但牵涉到国家赔偿制度的配套措施至今尚未出台,造成条例的实施操作很难到位,不能及时减轻农户因病死猪造成的负担和损失.而让农民、企业独自承担疫病损失以及消灭病原的费用,极易导致养殖户采取急宰、冷冻、转移、贱卖和随意丢弃病死猪来减少自身亏损。因此,处理好重大疫病强制扑杀政策和赔偿制度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有利于加强病死猪处理的监管。

2加强外界环境的控制

2.1 对猪场排泄物严格实施无害化处理

由于目前农村养猪条件相对较差,一些大猪场还能做到对猪粪尿等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一些小猪场特别是一些散养户图省事.只是将猪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露天发酵或直接排放到沟渠、池塘中,有的甚至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大面积污染.并且很多猪场也不能对病死畜体、流产胎儿做出有效处理。由于蓝耳病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通过粪便、尿液、病死猪等途径污染环境,散播病毒.所以养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猪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严格处理流产胎儿和病死畜体.减少病原传播.防止污染环境。

2.2建立和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措施.一方面降低猪群蓝耳病病毒感染率.另一方面可将猪场环境和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到最低.以减轻或杜绝猪群继发感染的机会.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由于蓝耳病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通过粪、尿等传播病毒,因此.每周至少带猪消毒l~2次.消毒前应用清水将猪舍冲洗干净,场区一般每月消毒l次;做好杀蚊、灭蝇、除鼠等工作:饲养人员和兽医在工作中要遵守防疫卫生制度:猪的饲料、饮水要保证清洁无污染:要注意猪舍饲养密度、湿度、温度、空气质量等。同时对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执行严格的出入场制度.禁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出猪场.进而切断传播途径。

此外,要控制好猪屠宰场、猪肉加工厂的检疫和环境卫生,对排出的污水和废弃物要严格消毒.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运载猪及猪肉产品的运输车辆及工具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因交通工具等受到污染造成蓝耳病的传播。

3加强对易感猪的保护

3.1加强蓝耳病的疫情监测

及时了解掌握蓝耳病疫情动态,对疫病发生的危险程度做出预测,以便猪场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防范。

3.2做好蓝耳病疫苗免疫

目前国内常用的蓝耳病疫苗包括灭活苗和冻干活疫苗两种。其中蓝耳病灭活苗使用较安全.冻干活疫苗比灭活疫苗防疫费用低,免疫产生的时间更早。此外.疫苗免疫时可添加有效激活免疫系统的药物.以促进抗体生成.有助于提高全群抗体水平的整齐度。

3.3加强饲养管理

3.3.1坚持自繁自养,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哺乳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推广“早期隔离断奶”(SEW)的饲养模式。仔猪多在断奶前后感染该病.因而采用SEW饲养模式可减轻或避免仔猪感染。实践证明,仔猪提前断奶(7~21日龄)。小单元实行全进全出.可有效地控制该病以及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

3.3.2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实施精细化养猪。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减少应激因素。合理选择饲料,保证饲料新鲜无霉变.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提升猪群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坚持定期监测淘汰制度.及时淘汰弱猪、发育迟缓猪、病猪和濒死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场进行净化,特别是种猪场。

3.3.3要重视各种应激对猪群的影响,特别是热应激,不仅影响猪群的生长性能.而且可使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降低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力。同时大量出汗,可造成严重脱水和体液平衡紊乱,进而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当猪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疫病暴发的可能性就更大。

4采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止继发感染为主的治疗措施

猪场出现蓝耳病时,可对没发病和刚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蓝耳病冻干苗,使用新必妥(猪用转移因子)稀释,同时注射头孢噻呋钠防止继发感染。紧急接种只适用于猪的前期感染(出现症状l~3天).如果猪只已出现后肢走路不稳、衰弱、不食等症状再紧急接种疫苗效果不好,特别是后期,紧急接种蓝耳病疫苗常常会加速病猪死亡。然而,蓝耳病一般很少单独发生.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特别是混合感染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等病.所以紧急接种时要了解猪只病情,治疗之前最好做实验室诊断。在猪群饲料或饮水中同时加入氟苯尼考500克/吨、替米考星300克/吨和黄芪多糖500克/吨,或80%支原净l25克/吨、头孢类抗生素l00克/吨和黄芪多糖500克/吨,对发病猪尽量采用饮水给药,因为病猪采食量降低,会导致药物剂量不足.治疗效果不好。对发热猪群还需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葡萄糖,以利于病猪体质的恢复.降低死亡率.

蓝耳病病毒感染猪群后导致免疫抑制,易继发细菌病和病毒病.加重发病程度。因此,通过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实施猪群的保健计划.以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是降低蓝耳病危害的有效措施。可在妊娠母猪产前和产后阶段、哺乳仔猪断奶前后、转群等阶段适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黄芪多糖和预防量抗菌药物,对预防蓝耳病的继发感染和提高机体免疫力都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对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可用长效土霉素制剂和头孢噻呋等进行药物保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