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蜱虫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发布: 2013-12-24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蜱虫病是畜禽的一种重要体外寄生虫病,人可因蜱虫咬伤而患粒细胞无形体病,危及生命。

一、蜱虫的种类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

仅以寄生在犬类身上的蜱虫为例,介绍一下蜱虫的种类特征。

1、寄生于犬身上的硬蜱。硬蜱又称草爬子、狗豆子、壁虱、扁虱,是犬的一种重要外寄生虫。主要有血红扇头蜱、二棘血蜱、长角血蜱、草原革蜱和微小牛蜱等。

血红扇头蜱雄虫体长约2.7~3.3 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6~1.9毫米。雌虫末吸血时体长约2.8×1.6毫米(包括假头)。为三宿主蜱,其形态特征是:有肛后沟,盾板无花斑,有眼,假头基呈三角形,气门板呈逗点状。雄虫腹面有肛侧板。

二棘血蜱雄虫体长约1.96 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26毫米;雌虫末吸血时体长约2.38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40毫米。

长角血蜱雄虫体长约2.10~2.38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29~1.57毫米;雌虫末吸血时体长2.52~300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57~1.75毫米。

二棘血蜱和长角血蜱属于血蛔属三宿主鲜。其形态特征是有肛后沟,盾板无花斑,无眼,须很短,第二节外展,超出假头基之外。假头呈矩形,雄虫腹面无几丁质板。

草原革蜱雄虫体长约6.2 毫米(包括假头),宽约4.4毫米;雌虫饱食后体长约17毫米 (包括假头),宽约11毫米。为三宿主姆。其形态特征是有肛后沟,盾板上有银灰色花斑,有眼,须肢粗短,假头基呈方形,气门板呈卵圆形或逗点形。雄蜱腹面无几丁质板。

微小牛蜱虫体长约1.9~2.4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1~1.4毫米,体中部最宽;雌虫末吸血时体长约2.1~2.7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1~1.5毫米,饱食后虫体达12.5×7.8毫米。此虫无肛沟,盾板无花斑,有眼,假头基呈六角形,气门板卵圆形。

2、寄生于犬体表的软蜱。主要有拉合尔纯缘蜱和乳突钝缘蜱等。

拉合尔钝缘蜱,身体略呈卵圆形,体色土黄,足色稍浅,表皮呈皱纹状,遍布很多星状小窝。背面与旗面之间的体缘无缝线。口下板窄长,呈矛头状,齿式为2/2,每纵列有6~8枚齿。须肢呈长简形,假头基呈矩形,气门板呈新月形。跗节I背缘有2个粗大的瘤突和一个粗大的亚端瘤突;跗节Ⅱ~Ⅳ的假关节短,背缘有一个小瘤突,亚端部背缘还有一个粗大瘤突。雄虫体长约8毫米,宽约4.5毫米;雌虫体长约10毫米,宽约5.6毫米。拉合尔钝缘蜱主要分布于新疆。

乳突纯缘蜱,身体略似卵圆形,体表呈黄灰色或灰色。两例缘直而近于平行;前部逐渐绪窄,后部边缘宽圆。雄虫体长约5.5毫米,宽约3.2毫米;雌虫体长约6.5毫米,宽约4毫米。乳突钝缘蜱主要分布于新疆和山西。

二、生活史

1、产卵和孳生地。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异。

硬蜱是不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多数硬蜱在动物体上进行交配,交配后吸饱血的雌邮离开宿主落地,爬到缝隙内或土块下静伏不动,一般经过4~8天待血液消化和卵发育后,开始产卵。硬蜱一生只产卵一次,可产干余或数千个卵,甚至达万个以上。虫卵小,呈卵圆形,黄褐色。通常经2~3周或1个月以上孵出幼虫。幼虫爬到宿主体上吸血,经过2~7天吸饱血后,落到地面,经过蜕化变为若虫。饥饿的若虫再侵袭动物,寄生吸血后,再落到地面,蛰伏数天至数十天,蜕化变为性成熟的雌性或雄性成蜱。吸饱血后,虫体可涨大几倍到几十倍,雌蜱最为显著,可达100~200倍;雌蜱产卵后l~2周内死亡,雄蜱一般能活1个月左右。

硬蜱随种类不同其生活场所亦有差异,血红扇头蜱、长角血蜱和二棘血蜱主要生活于农区和野地,活动季节为4~9月;草原革蜱主要生活于草原,越冬的成虫在早春2月末或3月初开始出现,4月为旺期,5月逐渐减少,微小牛蜱主要生活于农区,在华北地区的活动季节为4~11月。

 
TAG: 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