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断奶前死亡的错综复杂原因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仇新泉 译自《Feedstuffs》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围绕着几乎每一例断奶前死亡,所以断奶前死亡率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0%上下。养猪者为减少断奶前死亡所能采取的措施,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母猪分娩时不离人。作者在2002北卡罗来那养猪会议上发表了本文。 全国畜禽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nahms,2001)表明,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0.9头,窝活产仔数为10.0头,而仅8.9头能活到断奶的时候。可见,断奶前死亡率达到11%。 相比之下,nahms(1990和1995)的数据表明,窝产活仔数分别为9.9和9.5头,窝断奶仔数分别为8.4和8.6头。所以,尽管1990到1995年之间断奶前死亡率有所下降,但1995到2000年间却略有上升。由于平均窝产仔数一直有所增加,所以我们能够实现1990到1995和2000年间窝断奶仔数缓慢增加,使其分别达到8.4头、8.6头以及当前的8.9头。 nahms(2000)的数据表明,在11%的断奶前死亡中,一半以上(52.1%)死于母猪的挤压,16.7%死于饥饿,11.5%死于“其它已知原因”,74%死于“未知原因”,3%死于呼吸道疾患。大多数仔猪在17.2日龄时断奶,平均断奶日龄为19.3。 错综复杂的原因 尽管上述数据表明,断奶前死亡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在实际上中仔猪却死于若干种可能原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比如,研究表明,体重较轻的仔猪对寒冷比较敏感,因而会躺在离母猪较近处取暖,从而比较容易被母猪压死。 同样,仔猪如果因为疾病、受伤、抢不到奶头、或者只是因为睡过头而少吃一次奶,就会进人因衰弱而吃不到下一次奶从而变得更衰弱的恶性循环直到其被饿死为止。因此,尽管其死因可被列为“饥饿”,但在实际上却是因为体重轻、保温能力差、嘈杂的分娩环境(可能造成仔猪吃不到奶)以及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造成了其死亡。 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围绕着几乎每一例断奶前死亡,所以断奶前死亡率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0%上下。 分 娩 仔猪的出生过程是降低断奶前死亡率中首先受关注的问题。以上所述的资料表明,每窝仔猪出生时有0.9头是死的。这些死亡中大部分是由于死产,其余则为疾病或子宫内竞争造成的木乃伊胎儿。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死产数也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产程延长所致。 随着产程延长,仔猪就比较容易陷入缺氧的状态之中。缺氧不但可在仔猪出生前就将其杀死,还可造成出生的仔猪活力下降。这些仔猪就比较容易挨饿,因而也就比较容易被压死或得病。此外,随着仔猪初生重的增加,产程也会因此而延长,从而也就更容易发生缺氧。窝产仔数增加会增加窝内仔猪体重的差异,使有些仔猪竞争不过其同胞仔猪而容易挨饿或被压死,从而也会增加断奶前死亡。 温度应激 仔猪刚一出生便经历的最重要的应激因子之一就是要适应其周围的温度环境。猪和许多哺乳动物不同,仔猪不具有褐色脂肪组织(褐色脂肪组织可产生大量的热以帮助幼畜保持体温)。这一事实,加上仔猪的皮下脂肪极少并且缺乏被毛,这些都使仔猪比较难以适应较凉的周围环境。因此,仔猪需要靠近母猪或者靠近一个热源以便防止受寒。 颤抖是仔猪在寒冷环境中产生的支持性反应,以便产生较多的热量;然而,如果仔猪受寒时间太久,就容易得病、挨饿和被压死。母猪的腹部是新生仔猪的优良热源,但其位置使得仔猪极易受压;如果没有适当的替代热源,仔猪的压死率就会很高。 使用取暖灯可极大地帮助仔猪离开母猪的腹部而进入安全区域从而避免被压死。遗憾的是,仔猪要到出生3天后才能稳定地被吸引到取暖灯下,而大多数断奶前死亡都发生在这出生后头三天内。在这三天时间内,母猪腹部对仔猪的吸引力大于取暖灯的吸引力。 研究表明,如果将母猪的气味施放到取暖灯下,那么仔猪就会较多地被吸引到这一安全区内。更多地研究如何将仔猪吸引到安全区内,将有助于降低断奶前死亡率。和仔猪的其它死因一样,温度应激也和许多因子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比如,体重轻的仔猪因为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率较高而比较容易受寒。这一点,加上对母猪乳头竞争不过其它仔猪,常常使仔猪容易挨饿,而这又使仔猪容易被压死。 此外,不同猪种耐寒能力的差异也是值得注意的,中国梅山猪仔猪的耐寒能力高于大白猪。这一差异并非由于其仔猪具有较多的脂肪,也非由于其仔猪的体重较大,事实上梅山猪仔猪的体重小得多,而是由于母猪的泌乳量以及乳中的乳脂率高于大白猪。能量含量较高的日粮使得梅山仔猪能产生较多的代谢热因而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营 养 显然,母猪充足的泌乳量是确保仔猪良好营养的关键因素。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对这一点就越来越不能忽视。窝产仔数较多,就需要母猪具有较大的泌乳量才能保证全窝仔猪的存活。增加泌乳量,是增加仔猪养分摄取量的有效措施。可增加仔猪的能量摄入量,从而增加仔猪体内的脂肪沉积量。然而,初乳的总摄取量会下降。 为仔猪提供优质乳汁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保持一个能使母猪增加采食量的环境。环境应激和疾病应激都可降低母猪的采食量。热应激尤其能降低采食量。这就为养猪者提出了一个难题,他必须在满足仔猪保温的需要和为母猪提供较为凉爽的环境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疾 病 尽管大多数断奶前死亡都由与管理问题密切有关的非传染性因素造成,但还是会发生由疾病造成的死亡,并且这也会是灾难性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仔猪初生时在免疫上是空白的,完全依靠母源抗体来提供对传染性疾病的保护性抵抗力。因此,摄入母猪分娩后12小时内分泌的富含免疫球蛋白的初乳,对于仔猪的存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仔猪出生后48小时,其肠道就不再能吸收这些保护性免疫球蛋白。到10日龄时,仔猪就能产生自己的抗体,这会与能存在14天左右的母原抗体发生重叠。因而,任何降低初乳摄入量的因素,比如冷应激,就会使新生仔猪因缺乏保护而易于患病。 出生先后顺序也会影响新生仔猪获取免疫球蛋白的量。由于免疫球蛋白在初乳中的含量可在分娩开始后6小时内下降50%,窝产仔数多时产程就会延长,这样就会使得后生出的仔猪只能得到较少的被动免疫力。母猪群的地方性病原体状态也会影响到仔猪是否会得病。感染母猪生出的仔猪比较容易得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 母猪和仔猪 50%以上的断奶前死亡都是由于母猪挤压造成的,所以极为重要的就是要检查母猪的母性行为。研究发现,当母猪变换位置时,尤其是从卧姿变为站姿或者从站姿变为卧姿时,仔猪就会被压。然而,圈养的母猪在变换卧姿时也会压死相当数量的仔猪。 有趣的是,有证据表明,母猪的早期经验会影响其母性能力,因为据发现群养母猪的仔猪有较低的死亡率。 母猪能够表现出有益的母性行为,而现已证明限位饲养可预防其天然的“抗仔猪挤压”行为,从而表明了为什么产仔笼能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仔猪死亡问题的一个反常现象是,大多数母猪都对其仔猪被压时发出的痛苦叫声不发生反应。然而,能够对仔猪痛苦叫声发生反应的母猪就能较好地在仔猪被压前将其释放出来。 对这种无反应现象的一个解释是,处于产仔笼内的母猪能听到邻居仔猪的叫声,而无论其作何反应都无法使邻居仔猪停止叫喊,于是它们就学会了在仔猪叫喊时不作反应。 各种减少挤压的管理方法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主要是因为研究方向集中在控制和/或改变母猪的行为上,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仔猪在挤压死亡中所起的作用。 仔猪断奶前死亡的另一个反常现象是,母猪凶猛对待其仔猪。凶猛行为的特点是对其仔猪过度地攻击,而这就会导致一些仔猪受伤或死亡。在对商品新母猪进行的一项综合调查中,研究人员测定了凶猛行为的发生率以及与这一有害行为有关的一些因素。 这些数据显示,5.3%的新母猪表现了朝向仔猪的攻击,这些母猪的2.5%至少对其一头仔猪进行了致死性的凶猛攻击。新母猪对其仔猪的攻击行为导致了0.6%的死亡,而0.14%的仔猪受伤。有趣的是,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产房的灯一直开着,凶猛攻击的发生率就可降低。 此外,攻击仔猪的母猪,比如新母猪,比较可能在第二胎时表现攻击行为。数据表明,具有攻击性的母猪比较怕人,还表明容易与人交流的母猪不具有攻击性而比较能保护其仔猪。 害怕仔猪,青春期缺乏经验以及分娩时的疼痛,都与攻击行为有关。然而,攻击行为的确切原因仍难以弄清。 设 备 减少仔猪压死的早期措施是将母猪限制在小于传统圈舍的猪圈中。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广泛采用产仔笼以后,挤压的发生率以及由此造成的仔猪死亡率大大降低了。确实,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将母猪饲养在小圈内或者关在产仔笼中,的确降低了仔猪的死亡率。 由于养猪业在六十年代承受到了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一管理措施于是在那时得到了加强。遗憾的是,仔猪被压死仍然是养猪者的一个大问题。nahms的数据表明,从1991年到2000年仔猪的压死率一直都保持高而稳定。断奶前死亡一直都是养猪业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来源。有趣的是,约一半的仔猪断奶前死亡发生在1~3日龄期间。 已经进行了很多试验来研究母猪分娩期间的圈栏设计在减少仔猪断奶前死亡中的作用。大约0.6×2.2米的典型产仔笼是如今产房中最常用的母猪圈栏。然而,据发现,产仔笼的设计可影响仔猪的死亡率,因为研究人员发现比较宽(64厘米)的产仔笼中挤压的发生率高于狭窄(55厘米)的产仔笼。遗憾的是,很少有人研究妊娠期圈栏对以后仔猪成活率的影响。 圈栏大小和形状的改变之所以未能成功地减少仔猪的受压,一个主要原因是仔猪刚一出生就被吸引到母猪的乳房处,并且在出生后头3天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喜欢躺在那里。在这最初的3天之后,才常常见到仔猪使用取暖灯而非母猪乳房。 仔猪对躺卧区喜好的改变,有助于仔猪避免被压死的厄运。尽管已经证明母猪的圈栏环境对仔猪被压具有显著作用,但是母猪的躯体限制以及母猪和仔猪的行为也是不可忽视的。 管理要点 养猪者为减少仔猪断奶前死亡而采取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做到母猪分娩时不离人。对新生仔猪给以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可保证仔猪找到母猪的乳头并能吃到足量的初乳。此外,可将可能受压的仔猪放置在取暖灯下的安全地点直到它们能够自己争抢到乳头为止。 管理人员可照顾那些弱小因而必须较长时间呆在取暖灯下的仔猪,保证它们不至于受寒。此外,在照料母猪分娩的同时,还可注意帮助邻圈的母猪(可能已经分娩)照顾好它的仔猪。 温度环境是第二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既要确保母猪不感到太热,又要确保仔猪有足够的温暖,是一件需要机敏处置的事。然而,在这两方面都取得成功,就可使母猪的采食量达到最大,从而能对仔猪提供较多的营养,这能帮助仔猪避免营养不良和发生疾病。 此外,保持环境清洁从而减少母猪和仔猪得病的机会,是有许多工作要做的。不可忽视母猪的健康。母猪不健康、跛行或者长疮,在躺下时就会不便,也不便于对仔猪作出反映,从而仔猪就会比较容易被压死。
TAG: 错综复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