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养猪小区消毒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杨凤兰等 |   来源: 互联网

上一篇 下一篇
         1 养殖小区消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没有良好的消毒意识消毒就是防止外来的病原体传人猪场内,消灭病猪或带毒(菌)猪排泄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防止猪场疫病的发生或传染病的扩大与蔓延,确保安全生产。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体表存活的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而不少养殖户对消毒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生物安全、消毒工作看成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消毒间隔时间长,没有形成制度;只对猪舍的地面、猪栏、猪圈墙进行消毒,但却留下很多死角;一些重要的部位,如饮水器、水箱、水管、料槽及使用的工具等很少进行消毒,这些地方也是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可引发疫病的传播。 1.2 猪舍周围环境、人员及用品消毒不到位多数农户对猪舍周围环境及人员进出很少实施消毒。人员随意进出猪舍,工作服舍内外同穿,工具与物品舍内外共用等现象比较普遍。 1.3 消毒药品单一,使用浓度不规范有的农户长期使用1~2种消毒剂,没有定期更换,致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有的农户配制消毒剂时任意增减浓度。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过低,不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虽然浓度越大对病原微生物杀灭作用越强,但是浓度增大的范围是有限的。1.4 消毒方法与程序不科学如有的猪舍没有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就急忙喷洒消毒药液,使消毒剂先与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结合,以致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大为降低,很难达到消毒效果。大部分养殖户在猪场发病后,消毒次数过多,甚至1d消毒2~3次。这样频繁的消毒,破坏了环境中大部分的微生物,也使很多有益菌群被杀死,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微生物循环。 1.5 所选消毒药品质量不合格有的农户为了省钱,从市场上购进无生产批号、: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三无”消毒药。使用后不但没达到消毒目的,反而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2 加强养殖小区消毒工作的建议 2.1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养殖小区必须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和措施。一: 外来办事、探亲、访友、参观人员一律在门外接待洽谈,不消毒不得进入小区。二是小区大门口建立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并设立消毒池,池内用2 ~ 3 火碱溶液,每周更换1次。三是小区内规模户门口也要设立消毒池,池内铺上稻草,洒上2 ~ 3 9,6火碱溶液;并在每栋畜舍门前脚踏盘(池)中加入】_:2 000倍5 聚维酮碘或1:2 000倍5%双链季铵盐,对双手和鞋底进行消毒;夏季每天换1次,冬季2~3d更换1次。四是生产区内每周用2 ~ r; 火碱消毒1次,圈舍内每天清除粪便1~2次;每周用碘制剂、复合酚等消毒药交替喷洒消毒1次。五是购买猪时,装猪的车辆用3%复合酚消毒后才能进入装猪台;装猪后的场地要进行彻底消毒,装猪人员要在紫外线灯下消毒2O~30 rain,并用碘制剂消毒药洗手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六是每批猪出拦后,运动场、粪便、污水、圈舍要清扫冲洗,并用3 火碱进行彻底消毒;空圈1周后,用3 复合酚喷洒后进猪。 2.2 选择合理的消毒药物由于消毒药物种类多,如氯制剂、碘制剂、过氧化物、醛、季铵盐、酚、强碱及复合类型等,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以下3点。一是依据本场的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实际需要,在不同的时期选择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2种或 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同时,兼顾消毒药物本身具有的效力强、生效快且持久、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及价格因素。二是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疫病的发展趋势,选择使用或储备针对不同疫病的 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三是有条件的规模化种猪场应定期监测消毒效果,依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 
         3 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在具体消毒时,应注意4个方面:一是消毒剂不能随意混合,防止彼此发生拮抗作用。二是轮换使用不同的消毒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三是消毒时必须彻底清除舍内有机物,如粪便、分泌物、污物、饲料残渣等,环境中的有机物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并且能与消毒剂发生反应,降低消毒效果。四是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浓度,每一种消毒剂都有其最低有效浓度,若低于该浓度就会失去杀菌能力;但浓度也不宜过高,过高往往不利于消毒,不少消毒药有腐蚀性、刺激性或毒性,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TAG: 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