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规模猪场中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发布: 2013-09-29 |  作者: 袁慧 |   来源: 互联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几年来, 湖南省各地, 尤其是衡阳、株洲、长沙、岳阳等地的许多养猪场流行猪蓝耳病, 发病率很高, 据统计, 该病的发病率在以上, 而且仔猪的死亡率很高,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蓝耳病主要由发病仔猪的耳朵缘呈青紫色或蓝紫色而得名, 它的实际病名称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
          一、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    本病是由病毒所引起, 呈流行性传播。其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公猪交配或人工授精传播。临床观察表明, 在自然条件下, 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猪蓝耳病, 但其它家禽和动物未见发病。也就是说, 本病病毒只感染猪和野猪, 对家禽、牛、羊及狗、猫等不具传染性。
         二、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猪感染猪蓝耳病病毒后, 随猪的年龄和种类不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即使是同种类型和年龄的病猪, 其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
种母猪主要表现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减退或不食、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妊娠母猪发生早产、后期流产、产死胎、产弱仔猪等。少数母猪表现产后无乳, 胎衣滞留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现象。仔猪初生仔猪呼吸困难, 运动失调及轻瘫, 产后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 可达一。少数感染猪表现暂时性体温升高 ℃ 一℃ 。个别病猪的双耳、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现一过性的青紫色或蓝色斑块, 双耳发凉。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本病, 并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其体温买卜高达 ℃以上、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不食、腹泻、离群独居或互相挤作一团、行走不稳、后肢瘫痪、渐渐消瘦、眼睑水肿。断乳仔猪死亡率可达叭一, 仔猪存活率明显降低。月巴育猪肥育猪对猪蓝耳病病毒感染性较差。感染后仅表现轻度的症状, 只呈现一过性的厌食和轻度呼吸困难, 少数病例表现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皮肤出现一过性深青、紫色斑。种公猪发病率较低, 约一。其临床症状与母猪相似, 主要有厌食、精神差、呼吸加快、消瘦等症状, 但无高烧现象, 极个别种公猪双耳皮肤变色。公猪精子数量减少, 品质下降。公猪感染本病毒后, 至少天才可通过精液排毒。
         三、防治措施      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是切断其传播途径。、及时检查猪场是否存在患猪蓝耳病的病猪可采血送检, 进行血清学检查, 确诊是否存在猪蓝耳病病毒。可定期进行监测, 发现阳性猪, 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及时清除和淘汰阳性感染猪, 杜绝该病继续蔓延。
        加强饲养管理①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 禁止猪只调运, 在最后一头猪死亡或临床症状消失星期后, 经过终末消毒, 方能解除封锁。②及时对猪舍环境进行清洗和消毒, 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流产母猪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要严格做好无害处理, 或深埋或烧毁。产舍要彻底消毒, 可选用一的烧碱, 的消毒精、漂白精、消毒威、强力消毒灵等消毒剂。
        及时治疗和防疫①对病猪进行对症治疗, 可减少死亡。用阿司匹林给临产前的妊娠母猪混合饲喂, 以减轻发热, 延长妊娠期, 减少流产, 至产前天停药。投药后每隔天再投药一次。也可用氯霉素、四环素等广谱抗菌素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同时给体弱病猪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饲喂高能量饲料, 对腹泻病猪用口服补液法补充适量的钾和钠等电解质。② 隔离病猪, 减少疫病蔓延。③进行疫苗接种。注射猪蓝耳病疫苗〔活弱毒疫苗或灭活苗, 是十分重要的防治手段。我国目前已有进口疫苗和国产的灭活疫苗, 对周龄一周龄的猪, 接种疫苗后天内产生免疫力, 至少可在周内提供有效保护。
         一般来说, 弱毒疫苗不宜用于种猪, 无猪蓝耳病的猪场, 所有的猪都不必注射弱毒疫苗。油佐剂灭活疫苗可保护后备猪和母猪免受猪蓝耳病病毒的感染, 次肌肉注射间隔天为基础免疫, 在母猪泌乳期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效果更好。对猪蓝耳病最有效的扑灭措施是把感染此病的病猪全部宰杀, 对猪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空置周后从无蓝耳病的猪场再引入新猪。


TAG: 猪蓝耳病 防治措施 猪场 规模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