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山东沿海渔业:船多鱼少形成恶性循环

发布: 2012-07-2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7月21日,记者在山东荣成石岛渔港码头,采访了鲁荣渔520××号渔船的船主王耀泉,他从渔船出海的成本算起,讲述了渔船过剩给海洋生物资源带来的危害,给生产作业渔民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去年出海的大船基本都赔了

  7月21日上午,荣成石岛渔港内天气闷热,船主王耀泉和他20多岁的儿子望着自家的一对(2艘)960马力的大型渔船发呆。“究竟是出海还是不出海?”有前往某国海上专属经济区捕捞证的王耀泉和儿子在渔船出发的时机上产生了争执。

  王耀泉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他家的一对(2艘)960马力的大型渔船能装200多吨燃油,按照平均每吨8000块钱计算,大约需要燃油费150万元。如果出海捕鱼,按照渔船每天24小时消耗燃油约 3.5吨算,约为3万块钱。船员工资每年300多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船长、大副、大车等高级船员的工资,每天平均下来也不是个小数,不管在海上有没有捕到鱼,这些钱是必须要消耗的。

  去年,荣成地区960马力的大型渔船,出海捕捞回来后基本都赔了。而今年鱿鱼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还低了许多,每斤能差1块8毛钱。“去年鱿鱼每斤能卖7块钱左右,还争抢着要货,而今年的价格落到5块钱左右还没人要。”王耀泉说,这几年,如果不是国家给油料补贴,渔民的日子简直不敢想象……

  出国捕捞证越来越抢手

  “预计,今年比去年会更惨。”王耀全说,我国的近海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渔船就要想方设法到其他国家去捕捞,但捕捞证的价格越来越高。“荣成渔民的传统渔场有一部分正好位于韩国专属经济区内。”王耀泉说,中国渔民若想进入这片区域,必须得到韩国授权后由中国相关部门颁发的“入渔许可证”。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每年会组织当地渔船进行电脑“摇号”,摇中的渔船才可在每年10月15日到次年4月15日,持证前往韩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捞。

  王耀泉说,去韩国的“捕捞证 ”他的一对船从来也没“中过签”。“石岛渔港至少有上千对船,被摇中的机率也就百分之十多一点。”最近这两年,由于国家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加上国内水域确实也没有鱼可捕了,这让“捕捞证”的价格不断上涨,现在一个证件都被炒到26万元了。

  船多鱼少形成恶性循环

  王耀泉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新船下水,这么多渔船到海上不会是观光的,海里有那么多鱼可捕捞么?王耀泉摇着头,望着大海自言自语地说道:“渔船太多了,多得已经让海里的鱼没法活了,让岸上的渔民也没法活了。”

  鲁荣渔571××号渔船船长宋庆常告诉记者,“渔民造新船都要去银行贷款,每对渔船的价格都是上千万元,这么多的银行贷款压在心里给谁都不好受,不去海里过度捕捞能养家糊口吗?”宋庆常说,如果让其他国家海上执法部门查住,少说也要付出几百万元罚款,这个可不是小数,对抗、逃跑、争执都是“没办法的办法。”

TAG: 山东 恶性循环 渔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