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喀斯特王国”的反贫困壮歌
——贵州省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发布: 2012-06-27 |  作者: 肖克刘久锋胡丽华 |   来源: 农民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在中国的西南部,有一座绵延几百公里的大山脉——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横亘在云南、广西、贵州境内。

  这里,曾经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她有着可歌可泣的中国革命老区的历史积淀。

  这里,接峰连天,喀斯特地貌独享天成的绝色美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让这里成为古今中外旅行探险的天堂。

  这里,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得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外界称之为“地球的癌症”。与之相生相随的就是惊人的贫困。

  这里,曾经交通不便,飞鸟不通。“乱石旮旯地,牛马进不去,春耕几大坡,秋收两小箩。”就成了这里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极贫状态,昭示了中国石漠化地区扶贫攻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极端重要意义;而我们对所有意义的阐释,可以汇成一句钢铁般誓言:行动起来,向石漠化宣战!

  去年,国家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11+3”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滇桂黔石漠化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贵州有44个县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面积8.67万平方公里,人口1620.3万。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今年,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即将出台,这将为该区域的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滇桂黔石漠化,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注,治理这个人类难以遏制的生态顽疾,将站在新的起点,迎接新一轮的跨越。

  探索:拉开石漠化治理的序幕

  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石漠化如同牛皮癣一样,黏附在贵州大地上。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2%。在全省5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20%以上的县有30个,而且凡是石漠化严重的地方,都是贵州最为贫穷的地方。

  康熙《贵州通志》中说:“今黔田多石,而草易宅,地埆不可耕,土皆石,桑麻不生。”30多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丢下的还是一句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看一看滇桂黔片区贫困性最严重的贵州麻山腹地吧:土如珍珠,水贵如油,从满山大石头窝窝里钻出来的几许包谷,被比喻成“盆景庄稼”,这就是农民眼巴巴指望的收成。

  千百年来,人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唱”着自己的曲调,饱含着眼泪、饥饿和贫穷。

  上世纪80年代,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成为贵州持续展开生态治理与扶贫攻坚行动的一面旗帜。贵州也由此拉开了石漠化治理的序幕。

  进入西部大开发阶段,贫困地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石漠化、荒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力度。

  贵州一直在探索,在摸索,在寻找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摸着石头过河,总会找到一条能够治理石漠化的路子来。”参与过石漠化治理的一些老同志总是这样说。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罗甸县大关村村支书何元亮,带领群众劈千年石,抠万年土,造就了石山上的米粮川,诞生出了感天动地的大关精神;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兴义市冷洞村村支书朱昌国,带领全村在石旮旯里造田、修路、建水窖,大旱年间以滴灌法挽救30万株金银花。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冷洞村视察时,把这高度概括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2011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到黔西南州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在肯定贵州抗旱救灾成绩的同时指出:“各级干部要同心促发展,奋力渡难关。” 

  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地方,恰恰焕发出了精神力量的最大张力。他们谱写的绝地逢生壮歌,给更多身处绝地的人们以斗志的鼓舞。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政府对贵州石漠化生态危机异常重视,已经进入到治理的实际操作阶段。当然,这种空前的重视,也彰显一个不容回避的残酷现实——贵州省的石漠化生态危害,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给了贵州广大干部群众以决战贫困的必胜信心。

  如今,贵州按照国家的扶贫方针和一系列指导原则,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和整村、数乡、整县、区域推进连片开发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着力解决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推行由省四大班子领导带头,省直部门、骨干企业等各方参与,定点联系贫困县、乡,用3年左右时间使帮扶乡整体脱贫的省领导集团帮扶模式;探索政银企扶贫融资模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以自上而下的攻坚队伍为各地攻克贫困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撑;强力推进核桃、油茶、中药材等经济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以多元的特色经济和产业扶贫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础,形成全省科学构架、互为依托的产业布局,开创了从输血式走向造血式扶贫的跨越里程!

  效应:从“一个试点”到“多点开花”

  喀斯特石漠化,对于贵州来说,是一个沉重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由于石漠化地区具有严重缺水、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急剧下降的特点,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不尽快治理,越往后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治理成本越来越高。

  一直以来,贵州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探索,找出石漠化地区致富的路子,以期制定石漠化山区的生存法则。

  在贵州黔西南自治州有这样一个县,山高、坡陡、谷深,喀斯特区域面积911.2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8.46%,全县33万人口中近半数生活在国家贫困标准线以下,是中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贵州省50个贫困县之一。2000年,当地农民人均粮食335公斤,人均收入1156元。这就是晴隆县,这个因为种草养羊而成为全国典型的县份,探索出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扶贫开发之路。

  “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山上放羊,每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江满村村民李清武说,以前他不仅吃不饱饭,连老婆都娶不到,养了山羊之后,他每年赚几万元,盖了新房,娶了媳妇。

  李清武所在的江满村坐落在晴隆县莲城镇海拔1580米的高山上,这里地处高寒,石漠化严重;这里缺水干旱,山高土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均占有粮不足8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50元,不通公路,不通电,也不通水。全村500多口人早出晚归,耕作在石旮旯地里,一年到头还填不饱肚子。山上的姑娘长大后就往外嫁,男人到了40岁都娶不上媳妇,江满村成了全县有名的“等、靠、要”村和“光棍村”。

  如今,这样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这里的村庄,家家户户养了羊,住上了“羊”房,吃上了“羊”饭。

  2010年,国务院扶贫办在晴隆召开了“全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现场会”。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指出:“晴隆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不仅为贵州发展草地畜牧业创造了经验,而且对于西南10省市发展草地畜牧业和全国科技扶贫工作都有借鉴意义。”

  晴隆县是石漠化地区反贫困斗争取得初步胜利的一面旗帜。

  在长期的探索中,贵州省坚持开发式扶贫,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推进产业化扶贫和集团帮扶,构建了“大扶贫”格局,形成多层级政府部门合力推进扶贫工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建立政府统筹、分级负责、分工协作的省、地、县、乡四级部门协作体系,引导各自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投入项目。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是石漠化地区脱贫的“拦路虎”。“一行二三里,停车四五回,抛锚七八次,八九十人推”是石漠化地区的真实写照。

  在大扶贫帮扶下,石漠化地区群众一钢钎一钢钎,一锤一锤开辟了一条条通往山外的道路,结束了人背马驮的历史;修建一个个小水窖,改写“几天大太阳,旱得喊爹娘”的状况……

  祖祖辈辈生活在石漠化地区的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石漠化治理的经验。伴随石漠化区域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各地根据石漠化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按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金银花增收的“坪上模式”、石漠化山区种植花椒和火龙果的“板贵模式”,走出了“一品为主、多品共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长顺做法”等治理石漠化的路子。生态经济的方略日益深入人心,广大贫困户参与其中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同雨后春笋,生成于石漠化山区,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

  这些模式的背后,是一个个产业发展的浓缩。

  如今,在石漠化区域,曾经乱石嶙峋的喀斯特地区,石缝中长出了青草和绿树,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成为农民的增收之源。人们在生态经济的方略指引下,发展特色经济、农特产品生产加工,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曾经沉寂的大山上,响起了牛羊的欢叫,数十万贫困农民赶着牛羊奔小康,也成就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旅游美景;曾经被人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发展花椒、金银花、蔬菜、火龙果、核桃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比,实现产业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采取“一事一议”方法,整合资金搬迁扶贫,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还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公共事业均等化中去缩小差距,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发展:后发赶超冲出“洼地”

  石漠化地区,是贵州建设小康社会难“啃”的“硬骨头”,也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软肋”。去年初,贵州省奏响了向“绝对贫困”发起全面“总攻”的号角。

  贵州省委省政府把“发展产业、农民增收、减贫摘帽”作为扶贫工作的主导思想,把扶贫开发脱贫致富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把“十大助农增收措施”作为主要抓手,把“摘帽不摘政策”作为激励机制,决定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贵州出台的“减贫摘帽”政策措施,鼓励贫困县率先减贫摘帽,去年兴仁县、盘县、施秉县3个县、66个乡率先减贫摘帽。

  贵州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尤其自作为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近三年来,在国家专项资金和本省加大投入的保障下,贵州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5549平方公里,较好地保护了生态,为建设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出了较大贡献。

  贵州把调整结构、突出重点、规模发展、推进产业化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性工作,确立了核桃、草地生态畜牧业、烤烟、油茶、中药材、茶叶、特种养殖、脱毒马铃薯和乡村旅游业等作为十大扶贫产业。

  与此同时,贵州建立了“政府引导产业、企业申报贷款、专家银行评估、企业承贷承还”的政银企合作机制,探索政银企扶贫融资模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推进产业扶贫,全省形成“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和面上牛羊和干果”的产业布局,贵州省扶贫开发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

  贵州把石漠化地区等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在这些地区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差别化扶贫和社会化扶贫,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行整乡、数乡、整县、区域推进,连片开发,走出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相结合,扶贫脱贫攻坚与政府保障相衔接的多民族聚居山区省份的具有贵州特点的扶贫开发道路。

  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后发赶超”上升为国家战略,把贵州定位为扶贫攻坚示范区。

  4月,在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再次发出决战贫困的动员令,向贫困发起总攻,贵州不能等、不能靠,只有主动进取,坚持“三化兴三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才能够冲出“贫困怪圈”和“经济洼地”。

  5月,国务院扶贫办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支持贵州建设扶贫攻坚示范区战略框架协议,助力贵州脱贫。同时,贵州省150万生态移民工程启动,石漠化山区贫困户也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而即将搬出大山。

  而今,在国家多家部门对石漠化片区进行调研后,将制定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助力贵州发展。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再次站在了发展的节点上。

  栗战书多次强调,防治石漠化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既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如果不下大气力治理石漠化,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局面就难以真正形成,农村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就难以真正改善。

  栗战书指出,推进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系统的思维和办法,从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入手,加快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和生产方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从石漠化的形成轨迹入手,积极实施人工干预,加快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步伐;从石漠化的治理需要入手,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石漠化综合防治的合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化扶贫,增强农民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使区域内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小康!

TAG: 贵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