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只要科学发展绝地也能逢生
——贵州省黔西南州建州30周年锲而不舍谋“三农”

发布: 2012-06-07 |  作者: 肖克刘久锋 |   来源: 农民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3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而立之年,是步入人生最关键的年份。而对于走过30年的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的贵州黔西南而言,30年来,自治州300多万各族人民,在1.68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战天斗地,奋勇拼搏,成就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处黔滇桂结合部的黔西南,山高坡陡,石漠化面积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在全州8个县市中,就有7个为国家级贫困县,“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州情长期没有得到改变。

  黔西南州又是一个农业大州,全州30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90%。“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当地农业生产环境的真实写照。现实告诉人们,消除贫困,任重道远;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不科学发展更不行。

  建州以后,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黔西南州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石漠化治理:石头缝里“抠出”致富路

  “太阳三天干如火,雨来三天泥下河。”严重石漠化、晴天旱灾、雨天涝灾是黔西南最真实的写照。作为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山地地区之一,全州喀斯特岩溶地貌面积占总面积的73.65%,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全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掣肘。

  30年来,就是在这样的“绝地”上,黔西南州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创造了“晴隆模式”、“坪上模式”、“顶坛模式”和“者楼模式”,为石漠化治理进行了勇敢探索。

  晴隆模式——晴隆县莲城镇江满村,坐落在海拔1580米的高山上,原是一个石漠化严重的极贫村,通过引进先进草地畜牧技术,建成了一个山羊成群、绿草遍野的绿色家园,从一个卖血村成为小康村。目前,全县共种植人工草地34万亩,改良草地20万亩,羊存栏达23.5万多只,累计扶持养羊农户1.1万多户,75%实现脱贫,引进年屠宰120万只羊的海权肉羊加工厂即将竣工投产。

  顶坛模式——贞丰县顶坛片区属高温岩山地区,石漠化占总面积的80%。当地通过在石漠化的地表上种植花椒,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如今,贞丰县花椒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万亩,全片区的石漠化治理率达92%,水土流失防治率达94%,农民年现金收入4000多元。顶坛片区也因此被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等称号。

  坪上模式——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通过种植金银花治理石漠化,已成为有效治理石漠化、实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今,坪上片区的金银花种植面积达2.1万亩,金银花每亩产值可达1500~2000元。黔西南州在和坪上村地形地貌一样的地区实施的3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建成,现已有6万亩进入盛花期,年产金银花3000吨。

  者楼模式——册亨县者楼镇在低热河谷地区规模发展早熟蔬菜,实行产、供、销一体化运作的模式,形成了册亨县沿者楼河流域75公里蔬菜长廊,并向双江、弼佑、八渡等乡镇延伸发展。目前,黔西南州利用“者楼模式”的示范作用,在地理气候条件相似地区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甘蔗、中药材、林果等特色产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大模式的成功探索,使黔西南广大群众从与大自然抗争,逐步变成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逐步融合,使黔西南大地呈现山清水秀的喜人景象。这其中,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就是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典范。

  冷洞村80%的面积是石山,人畜饮水和生产灌溉都靠“望天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群众开山炸石,抠土造地,把一片片乱石丛变成了玉米稳产高产地,基本解决了吃粮问题。又通过大力兴修小水窖,解决了吃水问题。

  “不种粮食不得了,光种粮食富不了!”如何既能治理石漠化,又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冷洞村支书朱昌国认真分析冷洞村实际,寻找致富路子。2002年,冷洞村从金银花产业上找到了突破口。目前,该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600多亩,注册了“万峰林金银花”商标,成立了种植经营合作社,2011年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中,六成以上来自金银花。

  和冷洞村一样,黔西南各地围绕产业化基地发展要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强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物流设施、电力通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低田土改造,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实施村级规划、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20年“星火”推进,爱心帮扶拔穷根

  授人鱼,不如予人渔。

  黔西南州扶贫开发工作自1986年开展,到2000年,全州解决了118.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7个贫困县以县为单位先后越过温饱线。2001年至2010年,全州又有20万农村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全州贫困发生率由2006年的26.2%下降至2011年的11.7%。

  黔西南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果,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全国人民对黔西南州的深情厚谊。

  1990年初,原国家科委和民建中央、致公党中央、九三学社中央、全国工商联开展“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工作,并把试点安排在黔西南。20多年来,星火计划在黔西南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联合推动各方的帮助下,1990年至2010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争取资金,实施“百万亩旱地粮食丰产示范工程”、“3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等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科技扶贫项目314项,投入资金30多亿元,为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支柱产业发挥了很好的科技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黔甬携手,两地情深。1996年,宁波市与黔西南州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15年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扶贫领域不断拓宽,两地协作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投入黔西南州对口帮扶资金(含物资折款)4亿元,建成1201个项目,涉及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人才培训、干部挂职等方面。2011年7月11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在宁波市签订《“十二五”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书》。

  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济民。黔西南州在扶贫开发中,通过产业化扶贫,为贫困山区群众寻找长久的脱贫之路,增强农民的“造血”功能。眼下,在不少重点扶贫地区,种草养殖、蔬菜、金银花、核桃、油茶等产业快速发展,一个项目辐射一片,一个产业致富一方,产业拉动成为全州最成功最有效的扶贫措施。

  尽管如此,扶贫攻坚依然任重而道远。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说,国家新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黔西南州的贫困人口由37.9万增加到138.2万,占全州农村人口的一半以上。扶贫攻坚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下大力抓好“三农”工作、扶贫开发、农民增收,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构筑精神高地中实现巨变

  走过30年,也走过了黔西南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进程。

  这几组数字,体现了黔西南州30年来的激变和跃升:自治州成立以来,全州生产总值由1981年的3.7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75.3亿元,增长26.7倍,年均增长11.7%;工业增加值由1900万元增加到140亿元,增长110.7倍,年均增长17%;财政总收入由1695万元增加到81.5亿元,增长480.1倍,年均增长22.9%;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8万元和3955元,分别为1981年的33.6倍和31.8倍。

  陈鸣明说:“没有撼天动地的精神,就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的发展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关爱的结果,是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的结果,同时更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收获与见证。”

  州委副书记、州长龙长春说:“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机遇,正确应对挑战,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创造一个高于过去、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西部、高于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黔西南速度’。”

  精神高地的引领,赋予了黔西南州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信心和勇气。制度“废改立”清扫了发展制度障碍,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率先对全州1097个行政村、24个办事处(社区)编制了村级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有了标准;打破行政区域和行业限制,探索建立了跨省区、跨行业和所有制党组织,走出了新时期党建工作新路。

  “黔西南的事情等不起、慢不得,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正是这样一种“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实干精神,成为黔西南州寻求跨越发展精气神的缩影,成就了自治州30年翻天覆地的巨变。

TAG: 三农 锲而不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