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逆势高昂唱大风
——江苏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纪闻

发布: 2012-04-29 |  作者: 沈建华陈兵 |   来源: 农民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在全国较早推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江苏省,在近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农业龙头企业逆势增长,运行质量全面提升。2011年,443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总额3937.12亿元,同比增长24%,利润总额150.24亿元,同比增长36.2%。促进了现代农业进程和农民增收,并继续显示出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集群发展定高位

  “农产品加工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今年是江苏“农业龙头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的政策举措,将为江苏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发展和提升,创造更多更好的环境和动力。

  苏中泰兴市过去产业经济落后的黄桥老区,是近年来崛起的一个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竟然在短期内引来四个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20亿元,通过园区集聚延伸的特色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超过60亿元。该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的猪胆红素、血红素、酐素、硫酸软骨素等产品,年产值超8亿元。园区主任丁晓江介绍:“通过精深加工,过去不值钱的猪血、肠衣等增值30倍和20倍以上!”

  苏北盐城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首位。近年来,该市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全市着力打造的8个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省率先打造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集群发展新模式,力推一批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今年农产品加工值力争突破600亿元,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占农业总产值之比力争达到1∶1。

  这仅是江苏省近年来致力于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加工有规模、布局有规划、园区有名称、组织有机构、管理有制度、运行有效益的“六有”标准。

  据统计,江苏农产品加工(物流)“六有”集中区已有69家,集聚了20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80%以上为农业龙头企业。全省稻米加工能力超过2000万吨,面粉加工能力约占全国1/10,油料加工能力全国第一,名特茶机械加工率70%以上。

  科技创新走高端

  “未识高邮人,先知高邮蛋”。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故乡高邮的双黄蛋同样著名。“市场上的品牌双黄蛋要卖到35元一只!”市鸭业协会会长吴桂余说。

  但有遗憾:鸭食量大、产蛋率低、产肉率低,双黄蛋产出率只有1.2%,市场供不应求。高邮市通过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联手,运用分子育种技术,提升高邮鸭的产蛋率、青壳蛋率、双黄蛋率、产肉率,产蛋双黄蛋率从过去的1.2%提高到了3%。去年,高邮全市养鸭总量突破1000万只,而双黄蛋产量突破了300万只,较往年增长了20%左右。

  早在2010年,江苏就对全省318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时,就新增了一则规定:当年企业产品研发经费必须占销售额1%以上。以后能否保住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桂冠”,该规定具有一票否决权。

  雨润集团建成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级和省级肉品工程中心的“一室两站三中心”,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如今,雨润集团平均每月有近20种新产品面市,新品销售占比达到30%以上,“雨润牌”低温肉制品连续13年销量位列国内第一。

  据了解,目前,江苏全省已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技术研发分中心19家、创业基地16家、示范基地22家、示范企业31家,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约90%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都建立了研发中心,其中246家龙头企业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全省获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671家,获“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1898家。

  江苏省农委副主任徐惠中说,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2011年4月中旬,江苏省农委与省委组织部联合组织了100名农业龙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赴清华大学研修。除此之外,2010~2011年期间,江苏省农委还先后组织了3期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累计培训385人次。今年,江苏省农委在继续组织百名企业家赴清华进行研修。同时,将组织部分企业家赴境外(美国)进行专题培训。

  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了农业加工产品的品牌营销。从2004年起,江苏启动了农产品境外促销,远赴法国、德国、日本等地展示、推介江苏名特优农产品。期间,农业龙头企业及其自身产品都是各类展会的“重头”。目前,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品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和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前列。

  利益联结赢高效

  大丰市斗龙港村村民过去都以打鱼、种田为生。从2007年开始,在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宝龙集团的带动下,发展稻虾轮作850亩,当年就获得成功,全村1600亩含盐碱较高滩地,年亩产商品龙虾200公斤、水稻400公斤,亩效益达到4000元,带动220户农户增收致富。

  农业龙头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农民进厂务工是农业产业化富民链条上最直接的一环。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内雨润集团项目达产后,将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0个,带动相关配套产业8000人就业;沭阳县益客食品有限公司在地方构建从生态鸭养殖到加工、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同时,陆续带动当地5000名劳动力就业;徐州大丰食品有限公司在沛县及周边地区建立了2.5万亩果蔬原料基地,为2200个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就业人员年收入1.5万元以上。

  对于绝大多数农民而言,分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更多的途径,还是依靠产业参与到与农业龙头企业利益共享中来。在江苏,农民通过合作社组织,参与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呈现出多渠道多形式增厚的生动格局。

  泰州苏鹏蛋业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姜堰市苏鹏禽蛋购销专业合作社,核心成员300多人,养殖蛋鸡200多万只,带动周边养殖户5800多农户养鸡致富;江苏海大食品公司在滨海县规划四青蔬菜专业村60个,每个村成立一个合作社,全县成立联合社,发展生产基地10万亩;江苏延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在句容市建立了4000亩出口蔬菜花卉繁种制种基地,带动当地农民年创汇1000多万元。

  江苏省农委农业产业化发展指导处处长潘长胜说,随着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和成熟,江苏农民作为产业化体系中初级生产者的地位和收益在稳固中增强。

  全国茧丝绸行业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在对蚕农实行保护价收购的基础上,已累计向合作社社员发放“二次分配”7000多万元,让利给11个加工企业9000多万元。2010年元月15日,东台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走出市门,联合南京、苏州、南通、徐州、盐城五市区域内42家蚕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全国最大的蚕业专业合作社——江苏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30万蚕农增收致富。

  据江苏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全省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120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80%,带动基地农户增收343.9亿元。

TAG: 江苏 农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