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谈
“农业科技创新与大学生创业”

发布: 2012-03-10 |  作者: 佚名 |   来源: 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做客强国论坛 (房爽 摄)

  [嘉宾访谈]:3月8日15:30,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做客强国论坛,以“农业科技创新与大学生创业”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强国论坛视频访谈,今天人民网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作客强国论坛,和我们网友就农业科技创新和大学生创业的话题进行在线交流。首先请您和我们人民网网友打个招呼。  [15:08]

  [陈章良]:大家下午好!  [15:08]

  [主持人]:您是我们人民网网友的老朋友了。中央一号文件可以说是连续9年关注三农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温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突出强调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近几年来,我国已有10万名左右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去农村就业和创业,可以说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农村科技进步作出了许多创新,今天我们就和陈主席以及广大网友讨论农业科技创新和大学生创业的话题。

  请陈主席先谈一下当前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处于怎样的现状,面临什么问题。  [15:10]

  [陈章良]:建国这些年来,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世界上先进国家的许多农业的先进技术基本上我们也都有,应该这么说,我国在国际上农业技术水平是上等,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年都谈这个事,特别是今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题目就是农业科技、科技创新,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新的技术方面,农业一些很重要的跟育种有关系的,跟病虫害控制有关系的,还有在生态环境很差的情况下让作物长的技术,特别是后面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这一系列都含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的地方。特别大家关心的欠缺得比较大的,就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就是农业的成果怎么能够进入到千家万户,怎么能够让农民用得上,我们叫做农业技术推广,这个推广体系现在还比较薄弱,就是技术怎么能够尽快的进到老百姓手里,最新的技术能够进,这个还是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15:12]

  [主持人]:您认为还有什么别的问题需要解决?  [15:12]

  [陈章良]:当然,农村还需要一批具备高知识水平的农民,我们老觉得种田哪需要有什么知识,老爸老妈都会种。这种观点是不对的,看一下美国的农民,美国农场的农民可不是我们想的没有文化的,在美国,很多大学生都是农民,他们自己就在农场工作,这是很正常的事,农民有什么不好的?这就是个职业,所以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就当农民,所以美国很多农民其实就是大学生,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广。比如说开拖拉机的,美国像种大豆的、玉米的,开拖拉机的,他们拖拉机特别大,都是GPS控制的,完全是信息化的操作技术,那你说没有知识怎么弄啊?所以我觉得我国在这方面上还比较欠缺。特别是现在农村,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农村现在剩下的就是一批老人,另外有一些女的在田地里劳动,剩下小家伙在学校里,真正很能干的劳动力都大批大批地进城打工,这会对整个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科技的应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一系列的事上我觉得都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5:16]

  [主持人]:您认为我国为什么将科技作为农业工作的突破口呢?  [15:17]

  [陈章良]:我们知道,我国的土地是有限的,整个农业可耕地还没有占到世界的9%,但是养活着13亿多的人口,地并不会增加,人口却在增加,所以就要求我们在这么有限的土地上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怎么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就要靠科技了,就比如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过去如果没有好的品种,一亩地顶多产300公斤,但是通过育种以后一亩地达到500、600公斤,而袁隆平先生做到了900公斤,袁隆平先生在广西做的实验还在尝试看能不能达到1000公斤。

  我们最大的农作物之一是甘蔗,达到1600万亩,占全国60%以上,全国的糖都在广西,甘蔗现在的品种一亩地是4吨,好的品种就是6吨,更好的品种加之更好的管理,可以达到8吨,如果这个技术水平上去以后,就能从每亩地4吨增长到6吨,那不就省了很多土地么,所以根本的出路还是靠科技。小平同志启动的国家863计划中,第一个领域就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中的第一大块就是农业生物技术,小平同志过去一直都在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就靠科技。  [15:20]

  [主持人]:陈主席,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的潜力如何?  [15:20]

  [陈章良]:我觉得我们的国家非常辽阔,所以我们有不同的作物在农业上面,种植业、养殖业,都有很多的特色,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科技相比较的话,我国应该有很大空间可以创新,有很多地方是可以改进的,我总觉得在世界范围内,在农业科技方面,我们国家还是充满着希望,有大批的科学家,比如说做植物的分子生物学、做DNA的,我们目前水平跟世界上虽然还有差距,但是我们超过了很多国家,我们完全排在前列,包括做转基因的研究,包括克隆基因,通过分子手段解决育种中的问题等等,在这些很重要的领域上我国都已经在世界上走得比较前面了。  [15:22]

  [主持人]:看来其实我国有很多的优势。现在已经有很多网友跟我们在线交流互动了,我们来看一个网友的问题,这位网友的名字叫“水深两浔”: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创新的目标,您怎么看?  [15:24]

  [陈章良]:我们的根底很少,广西是“八山一水一分地”,地很少,但是又面对人口吃饭的问题,所以土地的单位产出率是很重要的。广西是水稻的主要生产省份之一,一年生产大概在140亿公斤粮食,可是广西的人口已经过5100万了,因为我分管农业,这几年来我们粮食能够稳产,略有增产,完全是靠科技,为什么?因为耕地还在减少,一会儿修铁路,一会儿修高速公路,土地总是在减少,按道理产量应该减少,可是为了解决不减少,所以就大规模应用农业科技,比如对水稻来说,我现在种的水稻种杂交稻、超级稻1000万亩,总共4000万亩的耕地到去年已经是1200万亩的杂交稻和超级稻,这样产量从380公斤一亩升到400多公斤到500公斤左右,这样就弥补了土地不足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兼种、套种的办法,甘蔗里面套种大豆,套种玉米,面积不够吗,所以产出率就提高了,这就是一号文件中说的。

  还比如说葡萄,通过现代科技可以让葡萄收连季,第一季在800公斤左右,第二季可以在600公斤,一亩地葡萄可以变成一吨多,一吨多就是人民币一万多,去掉成本,一亩地可以赚到1万多,因为科技在用,可以教他们怎么种连季葡萄。我发现一些农民更聪明,玉米应该是种一季或者两季,我们那个地方玉米种三季,时间不够,就想出科技的招——传统玉米是一棵一棵的种,我们科技人员就教农民,不要在地里种玉米,一种时间花太多了,就把玉米放在家门口,跟水稻育秧一样,然后育出来的苗去种,一边收玉米一边种玉米,这些就错开时间了。所以产出率很高,这就是科技在里面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提高整个产量。  [15:28]

  [主持人]:我们看到科技的力量特别伟大,其实广西的经验也是值得全国借鉴的,您刚才提到这么多的经验,给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15:29]

  [陈章良]:我觉得还是科技需要更多的科技人员下乡,然后慢慢总结,慢慢地摸出一套东西来,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桂林种小金橘,过年前温度一低正常情况下就赶快采,不采的话小金橘要掉下来的,那就亏了。于是科技人员在广西简单地把一棵柑橘套上塑料薄膜,漫山遍野都是白白的,这样果实成熟了就不会掉在地上,一棵柑橘收入就高多了,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我所感悟的就是正如刚才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在科技。  [15:31]

  [主持人]:我们再看另一位网友的问题,这位网友叫“临时干部”,他说谈到农业可以说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命脉,其实很多网友提出洋品牌的蔬菜种子按粒卖,一粒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国产的种子按袋卖,这二者相差大的原因何在?  [15:32]

  [陈章良]:这个我是知道的,种子的确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种东西没有种子怎么行?但是我也注意到,这些年我们许多的蔬菜还有作物的种子居然都不在我们手里,而是一些跨国公司来这儿卖种子,比如小西红柿的种子,贵极了。还有一种蔬菜,居然一克比黄金还贵,我也惊讶得不行,怎么可能这么贵呢?怎么变成这样了?我们这么一大批科学家干嘛去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家的创新,人家的品种,他们的种子种下来产量高、质量好,那有什么说的呀,老百姓就喜欢!种人家的西红柿或者人家的黄瓜,或者一些蔬菜,产量很好、质量也很好,这时候大家就都着急了。那如果作物的种子都是他们的话,那我们以后没有种子怎么办,必须要自己育种,这个引起了大家高度重视,政府也高度重视,所以去年政府还开了一个全国的种子大会,要求大家必须做研究,要求大家必须有育种公司政府给钱,所以非常重要,目前水稻种子在我们手里,可是玉米人家开始进来了,大豆、水稻、玉米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有我们的力量,必须加强我们的研究,必须加强我们的育种,种子这个产业应该是很大的产业,应该有很大的公司,现在好就好在我们有几家上市公司是种子公司,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我们现在有些蔬菜水果种子的质量上还弱一点点,这个工作还得需要大批科学家的努力工作。  [15:36]

  [主持人]:其实我们国家也出现了很多像科技城、科技乡这样的地方,比如说山东寿光。  [15:36]

  [陈章良]:山东寿光我去了很多次,在农大当校长的时候,甚至跟寿光联手一起,在寿光建了一个中国农大的蔬菜研究中心,就建在寿光批发市场的旁边。我觉得像山东寿光、潍坊、青岛真是创造了奇迹,我真是很佩服,把蔬菜做成那么大的产业而且出口,蔬菜出口挣的钱甚至相当于很多省的净出口,全省净出口比不上人家菜的出口。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么冷的冬天,在广西种菜是冬菜的主产区,不需要像山东做那么复杂的大棚,但是山东就有这个本事,因地制宜,到处都是大棚,然后种也好,管理也好,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抓得很紧。我经常称之为蔬菜生产的“寿光模式”,他们在这方面做得真是特别好。还有一点让我感触特别深的,就是寿光的销售水平,全国批发,每天早上密密麻麻的销售信息等等,我在那真的很佩服他们。  [15:38]

  [主持人]:广东有没有借鉴山东寿光的经验?  [15:39]

  [陈章良]:我国几个省也都在做,我看海南、广东,南边的都是冬天生产蔬菜主要的地区,我们也在学寿光,我们的批发市场也差不多,也在做。另外我们还派人到台北去学习,台北那边的那些批发市场,能够把台北和台南之间的蔬菜不断往来运输,而且全部在一个大厅里靠计算机就完成了,比如张三他家现在有两吨的白菜,计算机就显示出来很漂亮的白菜的图片,别人买了以后,菜根本不用进市场,就立即发到买家那儿去了,而不是大家集中在菜市场这儿然后再卖出去,而是在网上就销售出去了,这边付钱那边就出去了。这套系统我们也在学,但是暂时还没有做得那么好。我们现在是樱桃和西红柿的主产区,在广西的百色,每天卖到100多个城市,那就是靠物流工作在运作,特别类似潍坊、寿光的工作,也类似台北的那种工作运转。我想未来的农产品销售应该是这个样子。  [15:44]

  [主持人]:还有位网友叫“不关注”,他问您今年全国各地多宗农产品陷入“价跌、滞销、卖难”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农户在农产品产业链上始终处于盲目跟风的状态。那主席如何看这个问题?  [15:45]

  [陈章良]:这个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政府领导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这个情况还无法那么快就得到改变。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农业不是规模化农业,而是一家一户联产承包的,就那么几亩地,不是几万亩地。那么几亩地就有一个问题,不会有专门的人去跑市场,就没有订单农业,这样的话就有什么种什么,今天听说种蒜挣钱,就赶快回家种蒜,到最后大家都种了,就又卖不出去;明天又听说种香蕉很挣钱,明年又种一大堆香蕉,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比如说去年猪肉很贵,大家都开始养猪,但是猪多了怎么办?每次都是这个问题。网友提的问题是很尖锐的问题,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在于我们不是规模化的经营。

  比如说香蕉,广西是香蕉的主产区之一,我们一年生产200多万吨香蕉,有老百姓一家一户种的,但也有规模化经营的,比如有一个年轻人他到现在为止承包了接近4万亩的香蕉地,规模化了,那他就有足够的人了,明年的香蕉每天运多少吨,他都已经跟人家签了,他跟北京已经签好这个协议了,明年的香蕉今年已经签好协议了,别人卖不动的时候他还是按合同,每天几十吨、几十吨的进北京的公司。这就很不一样,农民卖不动为什么他就卖得动?因为他是规模化,北京的公司就觉得人家公司几万亩,资源又好,供应能够每天保证,我就跟你签了就完了,贵一点无所谓。而农民的香蕉就挑在肩膀上,有时候在路边堆了一大堆,是处在极端被动的状态。那么改变这个面貌全国各个地方都在变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谈到的土地流转,就是农民的土地流转形成一个合作社,这不就规模化了,跟山东一样,我去山东几个地方,包括诸城,合作化程度很高,大家种同一个东西,我们一起种同一个青菜,我们准备出口日本多少就种多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很强。最可怜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只有一点点土地,你叫他种什么他就种什么,批评的人总是批评说他们信息不对称,但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北京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去种,听说价格高了就种了,人家种了你也跟着种,最后就卖不出去,老这么批评农民,但是农民又没上过大学,又不懂得上网,年轻人又打工去了,那他们依然只能随大流了。

  我相信随着土地流转,随着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这个面貌会有很大的改变。去年一年是农民比较快乐的一年,粮食产量我们去年是第八年增长,农民的收入去年超过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非常好,这里面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去年种什么卖什么,卖的价格都很好,很多人批评CPI太高了是猪肉推动的,农产品卖得太贵了,的确是贵了,但是在贵的后面,大家想一想农民也不容易,一头猪总算能够赚点钱了。但是我也知道城市困难的家庭,物价高了以后他们就很吃力。所以有一次开会的时候说,政府应该拿出一笔钱来,对城市低收入的家庭,对大学生们,吃食堂的大学生们,应该有适当的补贴,因为物价高了,这一补等于在帮助农民,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很快上来了,养猪积极性也上来了,因为猪肉贵、菜贵。如果价格一低这些农民又开始不干了,那农民收入就少了。所以为了缩小剪刀差,适当的价格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  [15:51]

  [主持人]:我想再追问一下,您刚才多次提到“规模化”这三个字,怎么样才算规模化?  [15:52]

  [陈章良]:不同作物标准不一样,比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我们说的规模化都是上万亩,我们现在都是几亩地,两亩、一亩,都是田埂,到处都是田埂。应该是平平的地拖拉机一直耕作下去,耕作方便成本又低。当然有些果树的规模化就不一定要多少万亩,一千亩也是规模,像葡萄一百亩就是规模,像蔬菜一千亩我觉得规模已经很大,不同的作物不一样。  [15:53]

  [主持人]:那广西是否有好一点的规模化的模式呢?  [15:53]

  [陈章良]:我们也在努力去做。比如说香蕉,我们一个公司差不多有3、4万亩的香蕉,比如站在香蕉园里一个小土坡,你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全是绿油油的香蕉,那个规模很壮观,耕作几乎都机械化了,而且因为规模化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别快,比如说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因为它规模上来了,所以整个节水农业用滴灌的办法给香蕉喂水,滴灌铺过去,平常都是洒水过去,就浪费很多,现在就是对着它的头,一滴一滴的滴到它的头上,滴进去的水还有肥料在里面,这棵香蕉现在这个季节需要什么水就通过那个头滴在它的头里,这样产量也高也好,那么像北京的我就给你订,所以就挣了很多钱。今年种香蕉的就挣很多钱,我看年纪不大的小老板,然后种香蕉,前不久跟我说买了一个保时捷花了300来万,我说你买那么好的车在香蕉田干嘛,他说喜欢有钱,我说你到底挣多少钱,他说挣蛮多的,一亩地种香蕉现在的价格大概挣一千到两千左右,你想3万亩、4万亩,所以就挣了很多钱。这是规模化,可是别人就没有,农民自己家种的卖的价格就低,产量也上不来。  [15:55]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的是科技的进步和规模化的经营给农民带来的欣喜,这次两会许多代表委员都表示,要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引入人才是关键,我知道您曾是中国农大的校长、北大的副校长,您是怎样看待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问题?  [15:56]

  [陈章良]:我以前在北大当过副校长,在农大当过校长,作为校长,一个揪心的事情就是就业率。我们都是把一些公司的老板叫到学校里,或者请哪个市里的书记过来,然后请地方的过来,来招聘我们的学生,一场一场地请,等于有点像我们求人家过来让我们学生找到工作,各个学校都是一样,是很揪心的事,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家庭都很不容易,你想想能够考上北大、考上农大,那就是从小就开始一直努力学习到高中,拼死拼活上北大了,然后上了北大很激动,家里又开始筹钱交学费,总算读完了,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前途的憧憬,那没有工作怎么办,没有好的工作怎么办,所以作为校长都很着急。这个是我自己在学校的亲身体会。到了地方工作了,其实大农业口这个口需要的人才很多,特别是像西部地区,转这儿也缺人,转那也缺人,走来走去都缺人,特别缺有技术的,一技之长的,懂得创业的一些人,刚才我说了种香蕉都可以挣很多钱,所以不要老觉得我一定要做计算机才挣钱,昨天我在英特网上看到哪一个公司决定养猪去,说几斤猪肉比芯片还贵,就是说猪肉跟什么对比,反正意思就是说没想到现在做农业这么赚钱。所以机会很多,我知道也是信息的不畅通,选择的机会不多,所以一边的就业压力特别大,一个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个是农民工的就业压力;另一边又需要很多人。所以怎么能够把这个沟通起来,我觉得这个工作真是值得做。

  我举个例子,我去年做了一件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定,招一批大学生,自治区党委决定由自治区组织部出面来招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然后组织部叫我说,你原来在北大工作,这样两所大学:清华和北大,你到北京去举行专场,有兴趣到广西工作的同学,你在那听,人家讲。我说太好了,要多少人?他说有好的都要,所以去年我很高兴,我到了清华、北大做了两场,来了接近上百个学生有兴趣,在那听我讲,然后回答他们的问题,最后经过双边的谈。去年一年北大跟清华两个学校博士、硕士跟本科毕业的去广西的,达到了80几个人。今年又来了,又开始毕业了,听说今年报名的人更多,可能一个学校都过100个了,也就是说,怎么能够把信息沟通起来,同学们并不是像我们报纸上经常说的、社会上说的学生怕吃苦,不肯到西部去、不肯到农村去,情况不是这样的。有志的青年去哪儿都一样,你看我自己到西部地方工作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挺好的,一个年轻人应该是志在四方,所以要给他提供更多的信息,对接起来。  [16:00]

  [主持人]:你今年有没有带来有关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提案?  [16:01]

  [陈章良]:我是有提这个事儿,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就提到了,一方面政府一定要加大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去年就业方面就很好,我看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目标,今年也定了这么高的目标,能够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经济必须继续发展,经济不发展就没有那么多的位置。

  第二方面,我就希望能够有很好的信息沟通,能够让大学生知道并不都在主要城市里工作,其实很多地方需要人才。我就觉得有志的青年应该是可以面对这些困难,在挑战中锻炼自己,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让自己成功。所以第二方面说信息一定要沟通起来。

  第三方面,我也非常希望很多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能够有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说去年的北大跟清华过去的学生,一年了,我一段时间跟他们见一次面,最近又跟他们见一次面,我说有没有人后悔?真实的说,居然没有一个人说我来了后悔。回答的都说值得。那我觉得是因为广西党委、政府制定的吸引人才的战略,比如说这个工作由组织部来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亲自到北大、清华去做动员工作,让这批很能干的大学毕业生很感动,组织部门来了!然后就报名,提出很多要求,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如果到广西工作享受什么待遇,工资大概多少,直接从政府这面来定的。然后如果你来了,你可以在市里,可以在县里,什么岗位?团的岗位,农业厅的岗位,经济的岗位,党委全部打开让你们来挑,他们自己挑的就显得很好。我们西部省份有些省里能够有一种爱才、吸引人才的思想,然后制定一套特殊的措施,如果你来我西部省份工作,我会给什么待遇给你,当然不光光是钱,还有自己的前途。你能提供什么岗位?

  比如说我最近去桂林开会的时候,北大的校友会就合在一起吃饭、聊天,我就问几个学生,我说毕业以后到桂林怎么样?他说很好啊!比如说我现在在宣传部啊或者其他地方,自己的工作都能挑得起来。地方的应该制定一套需要人才的计划,跟大学生对接一下,你想两个学校上百人去广西,如果每年能坚持这么多,那么基层的干部队伍就非常好。而且去年去的其中一个同学还给我发了一个信息,说:“主席,我决定去村里”。很快就走了,去村里当第一书记,村官,他是这次进组织部的,但是他要求我要去当村官,去村里当第一书记,我们为了提高村里的扶贫水平,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广西做了一个决定,3000个贫困村这个月挑3000个干部住在村里去,做村里的第一书记。你看看北大的这个,南宁不住了,要求到很穷的村里,到一个山沟沟里那个村里的书记。一下子就是3000个岗位,他们到村里去,这些毕业生他们一定会有这种头脑,想尽办法让他们致富。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其中一个同学在西宁的一个村里面挂职,也是一个国家的贫困县,就觉得太穷了,一定让他们出去打工,然后在北大期间认识一个朋友,直接联系到浙江的一个村里,浙江一个相当富裕的村里,说我在这儿挂职,我这儿有几十个男的想去打工,你那边能不能给个位置让他们打工,浙江刚好需要农民工,然后他自己带了几十个农民,直接带队到了浙江,让他们在浙江那边打工,这个收入就上去了。这就是大学生啊,我觉得大学生在农村大有作为。  [16:05]

  [主持人]:农业是我们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它的范围很广,农林牧副渔,所以我想问一下,既然说到创业,您建议大学生具体深入到哪一个行业比较有优势呢?  [16:05]

  [陈章良]:因为农业领域特别宽,根据自己学的,有些人学的都不太一样,根据自己的特长、根据自己的知识来选择。目前,在农业中间能够做的特别成功的,一个是能够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品种提高产量;另外一个是懂得经营,懂得把农民合在一起,然后说你的地我的地大家把田拆开,然后可以买拖拉机,规模化经营,可以省掉成本。这个都是大学生可以感的。再比如这边的生产卖不到北京,北京又需要我们的蔬菜、水果买不到,这个链条怎么连在一起,这也是大学生创业的好机遇,因为今天全中国的物流都没有太完整的建成,所以机遇特别多,所以谁能对接一下,你这个地里生产的东西都是我的,固定在这儿卖,农民收入提高了又没有风险。现在批发市场东西给你了你要批发,如果大学生有本事的话,比如说某个农村批发最多的橘子,这个橘子是什么地方,你把这个地方圈起来,说这片地是固定给北京或者上海哪个批发市场的,一斤多少钱,农民就知道了种完卖得动,因为合同已经签了,这个空间非常大。最后一个空间,我觉得农业上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我们在国际上这方面的比例特别弱,现在我们终于能够自己加工苹果汁等等,但是事实上我们大批农产品加工都得需要。如果在这上面能够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把一些农产品,无论是抽真空还是速冻、做粉末还是切片、包装都可以。有时候去日本看紫菜一片一片卖那么贵。去台湾看那个鱼松,会把鱼做成肉松一样,特别好,卖得很贵。这块农产品的加工很需要人才,很需要做生意的人。因为随着老百姓有钱逐渐这个领域会需求很大。  [16:06]

  [主持人]:目前我国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呈现出来一个趋势是怎么样的,整体上?  [16:06]

  [陈章良]:现在没有什么太明显的趋势,现在我们最多的都是农技站,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技站最近几年运作的机制慢慢好起来,有一段时间特别艰苦,人才放在那去,自己工资又低,自己去开发挣钱,我们叫差额拨款。前几年中央政府终于决定把农技站的人员纳入到政府的系列里面,纳入到工资有保证的地方,现在好一些。这样的话,很多大学生都在这里面做农业技术的推广,教农民怎么做怎么做。我们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美国的州立大学里面的农学教授、研究生,有些教授是一年中有半年必须在县里指导农民种田,比如说有什么病虫害,不知道是什么病,用什么农药,这些教授都在那,我们是在农技站里,这个农技站特别重要,他在指导这个村里种什么,现在什么病流行,比如说香蕉有没有病毒病等等,他可以帮助。这个就是一个趋势,我的意思就是大学生会在这上面贡献很大。  [16:06]

  [主持人]:这位网友叫“杨再昌”,请问陈副主席,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建议国家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示范区和在各省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您认为如何?  [16:06]

  [陈章良]:有人说过,但是我一听基金头就大,因为基金有管理的事儿,然后给谁,给哪一个人不给哪一个人,管理上会很麻烦。但是国家拿出一些钱来支持大学生创业,我倒是觉得特别新奇,当然不光光是指农业上的创业。我们知道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有读完,人家创业多棒。我们有些大学生也挺能折腾,特别有能力,一天到晚就想怎么挣钱,思路很多,但是我们叫眼高手低,想法特别多。有的人说的很好,但是操作不起来。这让我想起曾经我有一次提,能不能让大学生自由一点,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注册公司,甚至读书的时候,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他愿意注册公司应该允许注册,我们注册公司门槛都特别高,可是你们去看看美国大学生注册公司有时候很搞笑,因为注册公司一定要有地址。美国的公司注册是你的宿舍都可以作为公司的办公地点,这就是你的公司办公室,车库也可以,你租的房子这就是你办公室,没有问题,不像我们想的办公室就是租一个门面,大的牌子挂上去,这叫公司。他们没有,他们的公司我说起来就是皮包公司,有一个章就可以了。他们就可以创业,努力去想,去卖东西,卖这个卖那个。其实能够吸纳很多人就业,只要给大学生自己一点机会,刚才这位同学说能不能给点基金,不一定是国家的基金,应该是各个地方的,有一个大学生创业基金,然后这个基金经过评审觉得他的主意不错,面试完了觉得这个人还像做生意的人,很有本事。然后给你一万,给你十万,也说不定他自己就发展起来了。这里面很重要的是政府要把公司的门槛放低,别要求人家几十万才能叫注册基金,那一万可以不可以,一千块能不能注册,别说起码必须三个人,哪一个人可以不可以,不要说必须有办公室,必须在哪个街道办公楼,是不是人家住的地方也可以,租个地方住那个地方就是个办公室,我的意思是把门槛降低。

  第二把他们的创业当成小微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小微企业是什么意思?就是特别有活力的,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跟女朋友办个公司折腾去。制定一个政策,凡是小微企业经认定完以后不错,就可以给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应该给他贷款,政府应该有贴息的,你想他们两个人、三个人自己做一个公司挺开心,但是没钱怎么办?贷款,贷一万或者十万或者五十万付利息就很贵,那能不能贴息,政府给点钱贴息一下,这个公司很快就办起来了。  [16:07]

  [主持人]:没错,大学生需要的是一个机遇、机会来发展自己,其实今天跟陈主席也聊了很多关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我们也是受益匪浅,得到很多知识和信息。其实创业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学生不妨选择去农村创业,去西部看看。由于今天时间关系访谈就到这里,再次感谢陈主席作客强国论坛,也感谢网友的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16:07]

  [陈章良]:谢谢。很高兴能在这里和网友们交流。再见。  [16:08]

TAG: 创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 科技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