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你的位置:51猪价网 >> 养猪资讯 >> 致富经 >> 蚯蚓的养殖技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蚯蚓的养殖技术

发布: 2010-12-27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喜暗、怕光、怕震、怕盐、怕辣等特性,蚯蚓是变温动物,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15-25℃最适宜其生长发育,日本良种大平2号和北星2号蚯蚓,食性广、适应性强、定居性好、易饲养、个体大、肉质好、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产量高,采用人工养殖技术,每平方米可年产蚯蚓30公斤以上,是一个投资少、生长快、风险小、效益好的致富项目,适合我国城乡集体、个人投资生产。现将蚯蚓的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供初学养殖者参考。

    1、蚓池建造。可在室内外用砖建水泥池,池高40厘米,池长宽任意,为防蚯蚓逃走,池底可铺水泥或将池底泥土夯实。池底稍倾斜,以便排水。室内温度控制在15-30℃。室外养殖有棚式、水泥池和树林中三种。

    2、饲料的加工发酵与投放。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广泛,如造纸酿酒废渣、水果皮、菜叶及生活垃圾等。一般可按牛马粪50%、鸡猪粪20%、草粪30%备料,然后,先在地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草,每放一层粪(厚20厘米)淋湿,如此共放5-6层,最上面一层用草盖好,让其自然发酵。7-10天翻堆一次,翻堆三次后即可充分发酵,饲料变成黑褐色、无异味、质地松软,有机质充分腐化和分解,即可使用。饲料的投放可采用分层法、上投法、下投法和侧投法,以侧投放法效果较好,即把新饲料投放在归料的侧面,让成蚓自动进入新饲料堆中采食、栖息,而幼蚓进入较慢较少,这样有利于成蚓、幼蚓、卵茧分离,孵化与养殖分开,避免三代同堂。

    3、饲养管理:

    (1)堆放培养料。池底先铺5厘米厚的莱园上,再放人10-20厘米厚的已发酵好的培养料,洒水,使含水量达50-60%左右(以渗出水为宜)。用一条直径约2厘米的木棍在培养料上插戳,留下插孔(每平方米5-6个),以利通风散热。

    (2)蚯蚓投放量:种蚓每平方米放养1000-2000条;种蚓产卵孵出的幼蚓为繁殖蚓,每平方米可放养3000-5000条;繁殖蚓产卵孵出的为生产蚓,每平方米放养2一3万条。

    (3)采用分群饲养。将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按l:2:5的比例分群饲养,循环收取,使蚯蚓得到提纯复壮。

    (4)注意生长环境:饲料含水量,生长期要求60-70%,繁殖期为60-66%,适宜温度为12-30℃,最适宜温度为23℃。夏天注意降温,冬季防寒保暖,当蚓床温度升至32-34℃时,要早晚喷水降温,控制在30℃以下,冬季低于15℃时应将蚓床加厚至40-45厘米,其上放杂草、枯枝、落叶等,再用塑料薄膜覆盖,饲料的酸碱度以中性为佳,过碱可用磷酸二氢铵调整,过酸可用2% 石灰水或清水冲洗调整。

    (5)适当添加营养液。将粉碎细的玉米、麦麸等饲料,按l:100的比例拌人水中,搅匀,配成呈悬浮状的营养液,装进淋花用的洒水壶,均匀地洒在培养料上面,一般每隔4一5天洒一次,这样可保持培养料的湿度,加速蚯蚓的生长,提高产卵量。

    (6)分期饲养。蚯蚓生活史分繁殖期、卵茧期、幼蚓期和成蚓期。应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饲喂和调整密度,保持湿润和清理蚓粪。

    (7)采用自然繁殖法。即让卵包留在原处自然发育为幼蚓。小蚯蚓养至35日龄时成熟,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交尾,成熟的蚯蚓每7-10天产卵一次,经三周从卵囊中就生长出小蚯蚓。为防止卵包因日晒脱水死亡,可在培养料表面再铺一层厚约1 厘米的菜园土,以遮盖住卵包,在夏天阳光照射,培养料容易失水干燥变硬,影响卵包的胚胎发育,故应时常洒水,以保证发育所需的湿度。洒水时间应安排在清晨或傍晚,以免卵包因温度的突变而影响其胚胎发育。

    (8)防蚯蚓逃跑。蚯蚓有夜间逃跑的习性,尤其是饲料不足、发酵不完全、淋水过多、湿度过高或过低、放养密度过大,都会导致蚯蚓逃跑,防逃方法,一是夜间设灯照明;二是完全保持黑暗。三是改善生长条件。

    (9)防止敌害。蚯蚓不易生病,但蚂蚁、寄生蝇、蜈蚣、老鼠、青蛙等都是蚯蚓的敌害。可用千分之一的三氯杀螨醇喷杀,可防止敌害人土摄食,危害蚯蚓。

    (10)采收。在水泥地面上或塑料膜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用阳光或强灯光直照,将混有蚯蚓的饲料逐层扒开,直到堆底蚯蚓成团,当养殖床面蚓粪的厚度达到3-5厘米时采收,先去掉遮盖物,让阳光直照床,使蚯蚓下移,用刮板将蚓粪刮出过筛,晾干到含水量30-40%。

    4、晒干后销售。一般6000克鲜蚯蚓可晒干品1000克, 1000克干品市场价约35元左右,效益是比较好的。天津市宁河县岳龙镇岳龙村的贾立明,于1994年投资兴办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已由开始时的6670平方米,现已发展到20000平方米,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并通过外贸公司代理,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贾立明为华北各地农民提供种蚓,并签合同回收干品。该场欢迎与科研机构、企事单位合作共事,共同开发蚯蚓新产品,把更多的中国产蚯蚓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蚯蚓可加工生产蚯蚓粉、蚓激酶,是防止脑血栓的良药, 97年科技人员用蚯蚓开发出超氧化物歧化酶(即SOD),该产品有防癌和抗衰老作用,还可将蚯蚓加工成动物水产饲料添加剂,比鱼粉的效果好。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TAG: 养殖技术 蚯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