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三台青龙生猪合作社的“致富经”

发布: 2010-12-27 |  作者: 佚名 |   来源: 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于去年4月成立的三台刘营镇青龙生猪 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当时入社社员23户,现已发展到年出栏生猪规模上百头的社员213户,入社养猪农户遍及刘营镇27个村。

  挖煤村民回家带头养猪

  “养鸡只为买盐,养猪只为过年”,在广大农村,一户农民一年养几头猪非常普遍。

  可在三台县刘营镇,许多农民开始大规模养猪,在不少地方难得一见的年出栏肥猪100头甚至1000头以上的农户,这里可谓是比比皆是。

  而这一可喜变化现象的出现,缘于本地一个叫朱忠全的村民。

  几年前,迫于生计,农民出身的朱忠全和千千万万农民工一样,背井离乡北上淘金。为了早日摆脱贫穷的命运,朱忠全然不顾自身的安危,把挣钱的梦押在随时可能丢命的煤矿,一干就是好几年。

  去年春节前夕,已经小有积蓄的朱忠全回家看望亲人。家乡多年落后的面貌深深地刺痛了他。

  朱忠全反复思考,决定在家创业不再外出务工。他的想法得到了一起外出务工的朋友唐高银等人的支持。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创业。

  养猪是农村传统产业。但农民辛辛苦苦养一年猪却很难赚到钱,钱反而被卖饲料和屠宰商赚去了。朱忠全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养猪农民是一家一户,在市场经济面前,单打独斗的养猪户根本就不可能与这些商家讨价还价。

  只有把养猪农民联合起来,才有资格与他们讨价还价,从而维护养猪农民的合法权益。朱忠全等人的想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去年4月6日,由23户农民出资18.6万元的青龙生猪养殖合作社应运而生。当地养猪农民首次联手开始闯市场。

  低买高卖谋求生存空间

  青龙合作社成立后,首先从提高农民养猪技术入手,聘请技术专家每月定期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出资聘请一名专职防疫技术人员,对合作社社员猪只实行统一消毒防疫,有效控制疫情发生。合作社还出资统一购买保险,积极降低农民养猪风险。

  合作社还积极加强与信用社联系,帮助缺乏资金农户担保货款,解决农民兴修圈舍、购买仔猪饲料过程中资金不足难题。

  由于合作社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当地信用社放宽了对合作社社员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和金额限制,为每户农民发放货款由最高三万元提高到五万元,去年,当地信用社首批为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200万元。

  合作社还统一批量购买仔猪和饲料,批量销售出栏生猪,与商家搏弈,为养猪农民争取更多利益。

  今年前两季度,合作社以每头仔猪低于市场价30元的价格,先后购进仔猪5500头,为合作社社员节支增收16万元。

  合作社还以每吨饲料低于市场价200元的优惠价格,与一饲料厂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

  同时,合作社还与市内外20多家屠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将社员出栏肥猪组织起来,以每公斤价格高于当地市场价格近一块钱的价格,统一销售到德阳、成都等地大型屠宰企业,仅此一项,社员每头肥猪多收入上百元。

  "草根"智慧感动地方政府

  青龙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为入社社员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农民从“抱团养猪”中尝到了甜头。

  仅去年八个月,合作社就向社员分红利18.87万元。在行情十分低迷的今年上半年,合作社已出栏生猪9000多头,为养猪农民节支增收近百万元。

  看到养猪有“钱途”,周围上千户农民纷纷集中兴修圈舍开始规模养猪。

  "草根"智慧的成功,更让位居全省生猪生产县第二名的三台县委、县政府看到了发展生猪产业的希望。

  今年来,三台县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在以刘营为中心的四个乡镇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生猪产业项目,采取“农牧结合、相对集中、独立建圈、配套沼气”的模式,按照每亩土地每年承载3头生猪的容量,全力打造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园。

  在发展措施上,采取以补代奖的方式,对农民兴修圈舍给予一万元现金补贴,鼓励每户农民修建标准化猪舍40—7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可达150头的圈舍,有效地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

  如今,走在刘营镇青龙村,一排排修缮一新的新式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掩没在青山之中。目前,项目区内已完成投资743万元,农户建设标准化圈舍面积已达9564平方米。一场大规模的全民养猪运动正在三台悄悄拉开序幕。

TAG: 致富经 生猪 合作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