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北京密云浅山奶牛场

发布: 2012-09-0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马云峰 努力牛场营造成家的感觉

  职位 总经理 属相  猪 牛龄10年    业余爱好  看书,如《道德经》、茶艺

  最大的心愿  实现初衷,希望这个企业能够做得兴旺发达起来

  养牛感悟 我之前在经济日报农村版的驻京办事处工作,当时认识宁城老窖的董事长马德海。当时他对农业、畜牧业有一个自己的想法,想着做牛场为社会提供一些良种,让人们受益,这是他的初衷,当时就跟着合伙了。前几年,我就跟着老董事长在牛场做,但那个时候我心里静不下来,比较年轻,这个行业又浮浮沉沉不稳定,后来又因为很客观的原因,我就先离开了,我的两个合伙人先支撑着,后来又因为需要,我又回来了。虽然这10年走得很艰辛,但是公司还是一直在变化中秉承着最初的理念,为社会提供好的奶牛,虽然说蚂蚁不能撼树,但是咱们还是要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我们牛场很多都是外行,虽然我们的奶牛都是北美原种牛,但是要不是有这些老员工,牛也养不好,所以我心里一直对他们心存感激。牛场的工人多数是夫妻,于是,我给他们分了菜地,让员工可以自己种点小菜,也不花什么钱。我一直希望把牛场营造成家的感觉,踏踏实实把牛场地做下去。 

  刘树军 我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职位 场长 属相猪   牛龄10年  在牛场最喜欢做的事  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

  最大心愿  把牛场搞好

  养牛感悟 我属于一个纯外行,老家是内蒙古赤峰市,之前在老家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人。后来通过朋友接触牛场,因为之前从来没养过牛,所以开始在牛场主要做基础建设、管理一类的,后来跟牛场里的兽医、技术员学习,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就渐渐地一直这么做下去了,也没想过要放弃,我觉着这个行业挺好的,也打算一辈子干下去了。我家里人也都很支持我做这一行,现在孩子和妻子都在内蒙古老家,平时3-4个月回去一次,也都挺好的。

  牛场前3年的规模基本没有扩大,走了很多弯路,后来请了三元北郊农场的退休场长刘全顺,我跟他学了3年,牛场渐渐进入了正轨。期间,牛场也磕磕绊绊走过了很多弯路,不过我相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加拿大奶牛在密云水库边的生活

  浅山牧业的前世今生

  2000年,宁城老窖马德海董事长在退休之后,看到中国牛业的契机,跨行创办牛场,不惜重金从加拿大引进100头活体美加系牛,在密云建起了占地180亩的牛场,不久以后爆发了疯牛病,中国禁止从国外引进活体牛,而这也成为了最后一批活体美加系牛。当时的马总想:“宁城老窖已发展为职工6000人,分厂20家,上缴利税占据了宁城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养着100头牛肯定也不难。”作为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酒业的佼佼者,听说他要办牛场,当时经济日报的马云峰也慕名加入了。本以为领导6000多人的马董和懂经济的马云峰,再加上这样的水,这样的牛,会把这100头牛经营的有声有色,却不料,养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疯牛病的爆发以及技术人员缺乏,同时奶业也从最高峰坠入了低谷。此后牛场基本上没有扩大规模,直到2005年,牛场才出现了转折点。浅山从三元北郊农场聘请了退休的老场长--刘全顺。刘场长毫无保留地传授了自己的经验,在育种方面,采用科学记录方法和饲养管理,引进TMR加工饲喂技术,降低饲料成本,实现增产并改善牛群健康状况,使牛场逐步步入正轨。并且聘请了三元北郊农场的专业兽医,牛群的繁殖率上升,牧场通过自繁从最初的100头扩大到现在的500头。

  养牛不容易 挤奶需心细

  奶牛早上六点、中午、晚上六点各挤一次奶,挤完以后统一收集,由蒙牛集团派来的专车直接把牛奶收到蒙牛加工厂。浅山牧业共有10余个畜舍,按照泌乳阶段的不同划分为高产、中高产、中产、低产以及妊娠后期、犊牛舍等。由于分牛群进行挤奶,保证了牛奶的质量,防止疾病在奶牛间的相互传染。由于浅山的专心养好牛,因此被蒙牛奶源部评为五星级荣誉供奶方。

  此外,牧场的挤奶工经常给奶牛的乳房“按摩”,一是起到了催奶的作用,使奶牛的乳房发育更加健康,二是使奶牛的产奶量以及牛奶质量都有所提高。同时在挤奶过程中,员工们还细心观察奶牛的泌乳情况,当出奶量速度缓下来的时候,挤奶工会及时拔掉挤奶器,防止压强作用使乳房细胞受损甚至破裂,同时为刚挤完奶的牛喷上防止细菌感染的药物。

  美国冻精+精心养殖 2头牛=1头牛

  为了保持美加系奶牛良好的性状,浅山牧场主要采用美国CRI公司的冻精。赵董事长还聘请远在美国的詹世琛博士作为公司的专家顾问为公司做繁殖培育。马经理说道:“我们目前年单产为7-8吨,我们初衷是为了给社会提供好的奶牛,我们在怀柔一个奶农那里开设一个试点,并且反响不错,奶农宁愿养我们的1头牛也不愿意养原来的2头牛。”

  浅山家文化 牛场一家人

  马云峰经理以前是经济日报的记者,自从接触了养牛这个行业,从此和牛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这个过程中马经理也曾经因为年经气盛离开过牛场,而如今的他已全心投入牛场。平时他会学习茶艺和道德经,并努力营造着浅山牛场的家文化氛围。浅山与其他牛场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个牛场里有着一户户的家庭,每个家庭在牛场里都有自己的菜地,要是有孩子的家庭,还会安排在当地上学。马经理说:“考虑到每个人口味不同,所以我们这里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饭。”

  牛场的刘树军场长曾经被苜蓿草不小心砸到了脸,造成颧骨碎裂,在医院做了整形手术后一天没有休息就回到牛场继续工作。刘场长在牛场工作的10年中,休假的日子屈指可数,哪怕回家了,心还是会牵挂着牛场。刘场长说:“10年前开始养牛,从一个外行,慢慢的学,也学到了很多,打算一辈子干下去了,这10年来也经历了不少,现在没有过不去的坎了。”

  牛场的其他员工也都在牛场干了很多年,有些员工已经在这里安家乐业,他们一家人都来到了牛场,有些还介绍了自己的亲戚一块过来。其中挤奶工彭月美在牛场工作了5年,她像老大姐一样照顾着牛场的其他人。她说道:“既然大家来到这里,就是一种缘分,不管是领导还是工人,都相互照应着,都像亲人一样,我觉得人太自私了就没意思了。做就做好,要么不做。”

TAG: 奶牛场 北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