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生态农业梦 淳厚土地情-对话王润秋女士

发布: 2011-01-10 |  作者: 仕伟 |   来源: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上一篇 下一篇

  编者按:

  与亚联润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秋相识整整四年了,一直想为她写点东西,没有合适机会和平台。她也一直说,现在刚刚起步,在业界还是“小学生”。我知道,在农业行业,王总确实还是刚刚站在起跑线上,而且是在这样一个并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开始起跑的,着实不容易。几年来我见证着她的努力、她企业的发展,见证着一位花甲老人对生态农业的执着,一直被感动着,被激励着。记得一同出席某文艺演出时,国家一级演员闫学晶的一首“圆梦”听得我们如此如醉,“为了圆上那个梦,你赌上了一辈子的情……青丝变白发,改不了心中的爱,条条皱纹记下了苦辣酸甜的风雨行程……”, 王总两行清泪落下。我知道,这条路,她走的很艰辛,却痴情不改,执着于这个梦。


亚联润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秋女士 

与亚联润泽王润秋董事长一同在广东江门考察 
与亚联润泽王润秋董事长一同在广东江门考察

与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与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夏敬源主任合影

  仕伟:王总,我知道,您创业前一直是一个大型国企的优秀管理人员,在单位是骨干领导,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本该安稳的年龄选择了创业?

  王总:确实,我46岁之前一直在国有企业做管理工作。当时,因为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虽然年年是单位的优秀,可是,经济收入很可怜。女儿上学需要钱,家里买房子还欠了4万元的外债,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收入是无法解决这个困难的。于是46岁的我下海了。有人说我总是生活在理想当中,我以为我是怀揣着理想生活。

  仕伟:如今回首,后悔这样的选择吗?

  王总:不后悔,我是个一旦选择了,就要拼命看到结果和成绩的人。

  仕伟:十几年的从商之路,有什么感悟?

  王总:十几年来的经商道路,我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无论在什么领域经营,无论经营什么,其实归根结底是在经营一种文化,一种品德,一种境界。

  仕伟:我知道,王总十几年来做得很棒,无论是经济收益还是社会效益,为什么又在花甲之年选择了二次创业,而且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农业?

  王总:涉入农业行业,是我已近花甲之年开始的第二次创业,同时开始的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旅行。走进农牧行业的理由很简单。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美国亚联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马智先生,了解到他的企业就是用生物科技技术做环保事业,特别是做农业环保。当时的我们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生活的品质很差,主要的是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从土地污染的源头,到我们吃的蔬菜、粮食、肉、蛋、奶等等食品的严重污染,导致太多的恶性循环。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产品,就可以解决这样的污染链,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啊。当时的我真的是激情万丈,立即开始筹备公司,并经过努力争取,得到了与美国亚联企业集团合作的机会。

  仕伟:这些年我是很好的见证人,我知道,这条路您走的很艰辛,后悔吗?

  王总:几年下来,个中的艰辛远远超过我十几年的经历。虽然如此,但我痴心不改,因为坚持和承受始终是我的性格。诗人艾青有这样一段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多高的境界,但我深知我所做的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仕伟:谈谈您的生态农业公司?

  王总:亚联润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2007年开始与美国亚联企业集团合作,当时定位是在中国负责动物微生态营养调节剂以及土壤营养调节剂的市场推广。我深信邓小平同志的预测是对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仕伟:我知道,美国亚联润泽集团是一家专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开发、生产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环保产品的跨国企业集团。

  王总:对,它的产品有涉及有机种植、有机养殖、污水治理、土壤改良、空气净化五大类,百余个品种,已出口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进入中国的两个产品:动物微生态营养调节剂——麦可菲(Microbe-feed)和土壤营养调节剂——微生物系列菌肥(BIO-ONE)均已获得欧盟的有机认证。动物微生态营养调节剂——麦可菲(Microbe-feed)取得了美国专利。

  仕伟:介绍介绍麦可菲(Microbe-feed)?

  王总:麦可菲(Microbe-feed)是一种动物微生态营养调节剂,是通过特别专利注册的发酵过程,制造出独特的乳酸及乳酸菌发酵产品,多种酶制剂添加其中,属于复合型的、多功能的微生态制剂。

  仕伟:核心功能是什么呢?

  王总: 主要功能表现在:

  1、各种乳酸、酸制剂、各种酶的独特组合,保证动物在最佳的营养状态下彻底发挥其基因潜能,使细胞转化达到极限。

  2、通过足够数量的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繁育,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

  3、通过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使产蛋率、产奶率、动物受胎率、幼仔成活率都有显着提高;

  4、改善生态环境。能极大的降低动物粪便的重金属含量和有害菌丛数量,气味小。用于种植业,可以减少和杜绝土壤的二次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大有好处;

  5、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能保证所生产的肉、蛋、奶,符合国家绿色、有机的食品卫生标准,不但营养价值高,且口感鲜美。

  6、养殖户效益最大化。从节省饲料的角度讲,一般情况下可以节省饲料5%左右;从畜禽的健康角度讲,由于极大地提高了动物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减少了动物的医药费用和死淘的损失;从生产能力角度讲,产蛋率、泌乳率、受胎率、成活率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且出肉率高于传统饲料的20%左右。

  仕伟:您刚才还提到了微生物系列菌肥(BIO-ONE),这是怎样个产品?

  王总:微生物系列菌肥(BIO-ONE)是一种土壤营养调节剂,它最大优势是“厌氧菌”和“好氧菌”两大菌系同在一个环境里生存工作,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这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生物技术。

  土壤营养调节剂——微生物系列菌肥(BIO-ONE)主要功能表现在:

  1、用途广泛: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各种扎根于土壤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树林、牧场、草坪等;

  2、施用安全:天然的有机产品,无毒、无害、环保、对人畜均不导致任何疾病;

  3、改良土壤:能够分解土壤中残存的有害化学农药及钙化了的化学肥料,改变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柔软,透气性好,保水性强,从而很好地协调了空气和水的关系,有效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治理土壤沙化。

  4、改善水质:通过降雨和灌溉,大量有益微生物渗入地下,改善水源,净化水质,提高地下水位,防止和治理水体污染;

  5、提高肥力: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通过自身反复不断的生长、繁殖、死亡等一系列活动,为土壤提供腐殖质类物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为植物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减少病虫害:通过给土壤提供充足的养分,平衡土壤的pH值,使营养均衡,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同时也增强了植物耐寒、抗旱、抗重茬的能力;

  7、降低劳动成本:很多土地使用美国亚联微生物肥后可以不再翻土、犁田,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

  8、农民增产增收:一般情况下可以减少60%——70%的化肥使用量,可以少用或不用农药,而产出却大大增加。根茎类蔬菜可增产20——30%,茄果类蔬菜和各种水果可增产10%——20%,叶菜类蔬菜可增产20%——25%,粮食作物的产量可提高10%——20%,农作物成熟早,生产周期长,货架期长;

  9、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美国亚联微生物肥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产品品质,果实密度大、口感鲜、外形美,耐储性强,最大程度的保证食品安全。

  仕伟:这些确实是很好的产品,那么目前在国内推广得如何?

  王总:有些惭愧,虽然我们有这么好的生物产品,有美国亚联企业集团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在实际运营中,我们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首先是广大农友传统的种植、养殖理念根深蒂固,要转变他们的观念需要引导,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但如何求得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实在是我们最缺失的能力,应该说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瓶颈。

  其次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型种植、养殖企业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环境的污染、食品的安全都于己无关。这样的企业需要制度和法规的管理和制约,但往往国家的制度和法规在下面的执行力度会大打折扣。

  仕伟:我非常能理解您谈到的境况,有没有考虑在营销方式上做些突破?

  王总:是的,我们也正在自身找原因,特别是如何将美国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与中国的市场环境、经营理念进行有机的融合,是美国亚联企业集团拓展中国市场必须要解决的关键。虽然历经坎坷,但我始终坚信我的选择没有错。只要走进绿色的田地,我依然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因为我热爱这个行业。

  仕伟:公司在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是?

  王总:按照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用有机种植带动有机养殖,用有机养殖推动有机种植,实现种、养循环的农业经济产业链条,同时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有机农业一体化工程。

  仕伟:有了实质性举措?

  王总:我们在辽阳市弓长岭区政府的支持下,在省级温泉附近规划了一个1000亩地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经进入规划部署阶段;同时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流转了4000亩地作为饲料原料生产基地;沈阳的有机食品社区超市也已经开张,将迅速复制,预计2011年在沈阳复制10个有机超市;亚联润泽猪场的黑猪存栏量也达到了800余头,在未来几年也将适度提升规模。

  仕伟:我听说弓长岭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预计投资1.5亿,还是那句话,58岁了,衣食无忧,依靠您的医药公司,完全可以坐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了,还想折腾?

  王总:是啊,家人也在问我这个问题,我真很难给出正确答案。可能是一个人的个性使然,也可能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我们这辈人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一代人,对于生活和物资,我们没什么奢求。一天下来一张床三顿饭,还需要什么呢。可是,我一直觉得人活着就要有份担当,要承担一份责任,对社会和下一辈人。

  我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当我躺在床上再也无力起来,回想我一生中走过的道路,对家庭、对社会、对下一辈人,我能无悔无愧,给他们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是对王总最好的写照。我们祝福她、还有她的企业越走越好!也愿更多的人关注“生态农业”这个人类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TAG: 生态农业 农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