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薛素文谈农牧企业“互联网+”:巨无霸就是这样产生的

发布: 2016-03-30 |  作者: 佚名 |   来源: 农信网

上一篇 下一篇

  产业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机遇是在农业互联网,所以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会认为未来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将产生在农业行业,而不是互联网行业。因为农业是最接地气的。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与农业企业比较,如果他们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是地里长出来的。而且农民天生信任我们,与我们天天打交道,我们会懂得农户的语言,但是互联网企业他们不知道。他们可能对互联网技术,英文比较懂,可是我们知道农户的需求。所以我想,如果这一步能够把适当地把互联网这个工具,把传统企业融合在一起,未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互联网企业。

  四、融入生态圈或建立一个生态圈平台

  去年很多互联网界的人在说平台的概念,现在我们在讲做生态圈的概念,在互联网社会里,没有一家企业是可以独善其身的,包括像大北农这样的企业。如果他只卖东西是存活不了的。我认为下一阶段,包括农牧企业在内的,所有的农牧企业都有这个必经阶段。未来一个单打独斗的企业没有意义。

  五、我们怎么办?

  大家知道我们是传统企业出身,我们不能抛弃所有的东西,丢掉厂房,丢掉客户?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去做,但是又要知道我们的下一代是什么。所以说互联网社会,按照一个观点就是后天观。就是你活到后天一定知道后天是什么样的,然后倒推今天你是什么样的。我们以后的产业模式是什么,回过来看我们现在的模式是什么样的,最后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姿态和态度去做。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尽管现在互联网思维也好,商业模式也好,那么我们不要抛弃我们的农业。所以我想,山还是那个山,河还是那条河,不要把我们最核心的东西弄没了。

  六、扎根行业,坚守农业

  其实缺少实体经济的支撑,农业互联网就是空中楼阁。为什么?我们是互联网+农业,这是什么关系?我相信互联网就是翅膀,农业是身体。如果没有翅膀,我们照样可以活得很好,只不过我们飞不起来而已。千万不要为了翅膀把身体丢了。所以我们不要羡慕BAT有什么我们去做什么,其实他们那些优势,我们是花多少精力也做不到的,他们做我们的也做不好,关键是要看自己做什么。所以我们坚守经营企业的本质,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工具提升管理经营效率。利用互联网改造我们的经营体系,改变商业模式,增加我们的价值。

  下面简单跟大家讲一下,我们三年来总结和提炼的一些想法,暂且称为“独孤九剑”。

  一是协作。将众多的行业联在一起,对手与对手的合作,与同行的合作这些都是基本的。还有一个就是企业内的合作。以前我们分部门编制。所以什么是合作?就是融入,开放,共享和互助。山头主义是阻碍团队发展的最大障碍。大家都知道企业里面会有各个派别,我是哪个学校的,和谁是同乡,这个企业就完全不行了。对于行业也是,哪些行业关系比较紧密,哪些行业不紧密,合在一起打对方,这样只能是互相残杀。

  所以我想生态型的互联网企业没有绝对的部门边界,只有大大小小的项目组。所以我们一直不再去按部门来分类,我们几乎是没有部门的,都是项目组。现场抽人组建项目组,完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岗位去。如果部门太多,会影响这个公司的发展。部门多了,可以利于分工,有利于专业化。所以我们要在企业里面避免个人英雄主义,你可以领舞,但不可以独舞。扩展自己的心灵边疆,多谈我们,少谈我,多谈兄弟单位,少谈本部门。这些涉及到产业链的合作,内部的合作,我们的企业里哪些人有协作精神,协作精神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之一,而不是说什么商业模式。这是最重要的,当然以前也有,现在必须要有。

  第二个是颠覆。现在颠覆谈得有点过,好多人说我做饲料的,怎么颠覆?我们希望创新,希望突破,希望摧毁固有的模式。管理模式、经济模式、员工的心智模式。我们希望每一个过程,都是通过小小的微创新之后,积少成多,如果做到这点,格式化自己的大脑,把自己的内存空出来。电脑工作时间长了,会很慢,关机之后再开就会很快。我们希望像疯子一样思考问题,想别人所未想,做别人所不敢做。

  举一个例子,我在大北农到今年已经有20年的经历了,在过去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的思维模式很简单,就是如何把产品做得更极致,然后通过经销商渠道商卖给养殖户。这就是我们的模式,有大量的人做服务,而且服务非常棒,到猪场去,到经销商家里去,一起干活,一起住。在过往的饲料企业,这种模式是很好的,在这种大的互联网模式下来看效率就太差了,不是说我们的技术不行,我们有一万多人,有大量的非常专业的人员,专家,教授。但是一个人最多一天只能实现很少的工作量,服务猪场开车来回一天就只服务一个猪场。

  因为随着业务的发展,有很多的猪场需要我们提供服务,怎么办呢?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比如说是互联网,比如说猪联网,做什么呢?首先做的事情不是说让互联网服务我们的企业,初衷是让猪场都能够通过猪联网产生数据,而我们所有的非常有服务能力的服务人员,专家、教授,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进行一对多的服务,以前是一对一,然后一对多,边际成本就很少。这是我们做猪联网的目标,然后如何用猪联网做成行业的平台,让行业内的人员去服务猪场。

  在猪联网可以看到猪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当我们看到一头猪发病的时候,我们可以判断个体事件还是群体事件。如果是个体事件很简单,如果是群体事件就要集体防疫。现在推广服务人员去猪场都是去告诉老板什么时候配种,什么时候免疫,这都是我们专家要做的事情。这些东西将完全会被电脑代替,因为这些都是系统可以做得到的,当数据足够多了,猪联网会提醒他们,通过电脑,手机来告诉他们。

  这就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猪联网做的。这样能做好,可以改变整个中国畜牧企业,尤其是饲料企业的很多工作模式。以前是带着药箱去做服务,现在不是,是拿着手机和平板,配着很多工具,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效率非常高的去解决一对多的服务。到那个时候,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也许行业里面就那么几个人,能够为很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因为市场延长了,知识水平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围绕这个,包括目标,思想,机制,团队,管理与气质打造,要与之相适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