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白手起家到百万富翁 看畜牧大佬的创业之路

发布: 2014-02-25 |  作者: 瞿露 |   来源: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未命名_副本.jpg

  前些日子有两篇文章很火,一是“畜牧企业高管年薪”,二是“畜牧行业高管学历”。也许很多读者跟小编一样是抱着八卦的心态看完这两篇文章的,心里还不时弹出几个声音:原来高管的学历也不高啊,本科就够了;原来本科生的年薪也可以这么高啊,好羡慕嫉妒恨呐!

  但俗话说的好,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无论学历高低,想成就自己都离不开艰苦的奋斗。小编在无意中看到一篇写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创业之路的文章,深受感动,其创业艰辛非普通人能抵抗,小编想说,在现在这个年代,就算博士生也如大海般数也数不清,但有多少人肯放下身段,卧薪尝胆、努力拼搏,靠自己的一双手成为下一个邵根伙、刘汉元呢?

  小编在这篇文章里总结了几位高管的创业之路,希望读者得以参考借鉴,也希望年轻一辈的从业者可以吸取经验,在未来获利于自身职业道路。

邵根伙:博士卖饲料 创联想式企业

邵根伙1_副本.jpg

  当邵根伙1993年底向北京农学院递交辞职报告,决定下海卖饲料时,农学院里很多老师都觉得这小子疯了。作为北京农学院当时最年轻的博士之一,担任讲师的邵根伙晋升副教授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然而熟悉他的朋友却没有感到意外,在他们的印象中,邵根伙思维活跃,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对人、对事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当初,邵根伙考博士时,正是社会上博士被人称为"傻博士"的时候,他却认为,别人都不愿读,并不说明社会不需要高层次人才,只是社会在转型时的一种暂时现象,果然,在他毕业之时,农业博士大受青睐。在选择毕业去处时,别人都不愿离开城市,他却主动选择了地处郊区的北京农学院。

  辞职以后,邵根伙和搭档两人在西郊租了两间小屋,成立了"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促使邵根伙辞职创业的原因是当时国内的饲料热。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北农成立之时,国内的饲料热已经进入尾声,但是邵根伙养猪博士的背景让他抓住了饲料热的尾巴--在公司成立初期,邵根伙把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乳猪料配方、乳猪料生产上。为此,他专门从中国农业大学邀请了十多名知名专家教授和青年知识分子成立了大北农技术委员会,依靠专家技术委员会这个强大后盾,"大北农牌"乳猪料551很快就研制成功了。

  饲料业务取得了成功,邵根伙又将眼光放在种子业务上,全资子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从2007 年开始,该公司水稻种子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种业企业第二位。

  由于种子业务的特点,邵根伙决定面向全国建立稳定的种子销售网络和科技推广体系。大北农集团分别在河北、山东、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江西、新疆等省区市设立了分支机构,设立了近30 个配送中心,3000 个种子专营店,并配有数百名专职科普人员在各市场区域进行科普技术服务。邵根伙本人甚至每年都会前往各地面向农户进行种植和养殖方面的讲座。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大北农集团的饲料和种子两大业务均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国内饲料和种子行业的骨干企业,并于2002年被农业部等8 部委认定为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北农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预混合饲料企业,2005 年至2008 年,预混合饲料销售量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一位,预混合饲料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2008 年国内饲料行业上市公司作对比,公司全部饲料产品的销售收入排名第三。

  2010年4月9日,大北农以35元/股的发行价登陆深交所中小板,首日收盘价60.27元/股,涨幅高达72.22%。按照当天的收盘价计算,作为大北农的第一大股东,当时持有17831.71万股股份的邵根伙,持股市值高达107.47亿元,一举跨入"百亿级"富豪行列。

刘永好四兄弟:鹌鹑大王转型做饲料

刘永好1_副本.jpg

  1、白手起家 成为鹌鹑大王

  20岁之前,他没有穿过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一件新衣服。为了让孩子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点肉,他和三个哥哥一起被逼上了创业之路。1980年春节,刘永好二哥刘永行从大年初一到初七,在马路边摆了一个修理电视和收音机的地摊。短短几天时间,他竟然赚了300块钱,相当于10个月的工资!一心想把电器生意做大的几兄弟无奈找不到投资人,于是梦想就此破产。

  音响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创业的强烈愿望却被点燃了,当“万元户”成了刘永好的新理想。1982年,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那就从养殖业开始做起。于是,在左邻右舍鄙夷不屑的议论声当中,刘永好和兄弟们在自家的阳台上养起了鹌鹑,而且越做越大,生意很好。天有不测风云,转过年来,一场“灭顶之灾”骤然而至。1984年4月的一天,资阳县的一个专业户找到他们,一下子就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这可是笔大买卖!被冲昏了头的刘氏兄弟马上借了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购买了10万只种蛋。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万只小鸡孵出来交给这个专业户之后不久,他们便听说这个专业户跑了。他们去追款,发现交给这个专业户的2万只小鸡,一半在运输途中闷死了,一半在家里被大火烧死了,对方已经是倾家荡产。无奈之下,他们四兄弟只能将8万只小鸡带到农贸市场卖。因为他们的一直坚持,二十天时间左右,居然全卖出了。从此之后,生意越做越大,1986年,刘氏四兄弟决定用一个充满美好前景的词来重新命名自己的养殖场——“希望”,也成为了鹌鹑大王。

  2、转型做饲料

  刘氏兄弟不愿意和身边的农民兄弟短兵相接,以免造成两败俱伤。这时候,他们想到了将产品升级,转战猪饲料市场。

  1987年,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了10亩地,投资了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找了国内外一批专家进行研制开发,同时将10万只鹌鹑全部宰杀。2年之后的1989年,“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推出市场,擅长销售和市场推广的刘永好开始将自己的销售和广告才能“玩”大。最终确立了“希望”牌饲料在中国猪饲料市场的霸主地位。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

  但谁又能想到,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开山鼻祖竟然是中国首富刘永好。从卖鹌鹑蛋开始,刘永好就积累了一整套散发张贴小广告的经验。“希望”牌饲料一面世,刘永好马上带着自己的小广告下了乡。

  就这样,刘氏四兄弟创业成功,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企业——希望集团。

陶一山:从“骆驼”到“一条龙”

陶一山1_副本.jpg

  1987年夏的一天,北京站,2次特快列车。列车已经到站,但一个流浪者模样的年轻人竟仍然在座位下面呼呼大睡。他是谁?到北京去干什么?———他是时任株洲市饲料长厂长的32岁的陶一山,此番进京是为了求见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教授、博导王和民。由于走得匆忙,没买到卧铺票,也没有座位票,车厢闷热拥挤,他又累又乏,索性往座位底下一钻,睡起了“卧铺”。

  当年企业要发展,科研力量不足是最大的瓶颈,考虑到依靠自身的力量搞科研,一是起点低,二是周期长,他便同饲料厂的头头们讨论通过科研引进的途径“买鸡下蛋”。王教授最终被陶一山的热情执著感动了,拿出了自己精心研制的饲料配方,交给了这位年轻人。

  新型饲料配制出来了,但使用效果到底如何?陶一山他们心里也没底。为了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他们对800多头猪、2000多只鸡进行喂养实验。结果成功了,陶一山和他的伙伴们喜不自胜,将生产的新型饲料命名为“骆驼牌”,寓意负重、吃苦、进取。

  这种饲料一经问世,由于效果奇佳,人们竟相购买,一时走俏三湘大地。时至今日,只要一提起“骆驼牌”,人们就会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饲料一枝花,骆驼富万家”。1988年,全厂赢利150万元,第一桶金掘到了。

  进取的心灵永远不会满足。陶一山决定扩大规模,于是,他们于1992年引进外资,成立了湖南湘大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发展的步伐一日快过一日。

  转眼到了1995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陶一山果断认为,要在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发展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这一富于远见的决策,从此为公司的发展添加了源源不断的催化剂。他们先后成立了湖南唐人神肉制品有限公司和种苗中心,逐渐构筑起了种苗、饲料、动物保健、肉品加工、连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金卫东:从艰苦创业开始

金卫东1_副本.jpg

  为了这一天,金卫东们很努力。短短的时间,他们几个很快做到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从事的行业有了充分的了解。当时的中国饲料市场,外资企业一统天下,作为饲料的核心部分和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预混料几乎全部为外资企业垄断。抱着打破外资企业的垄断,创立中国人自己的名牌预混料的梦想,金卫东和他的朋友们辞职了。

  金卫东率领7个人的创业团队,与辽宁省农垦局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金卫东等人以管理能力、经验和智慧入股,占20%的股份,农垦局出资,占80%的股份,年投资回报率33%。1995年6月,沈阳禾丰公司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金卫东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最初一连5个月没有发工资。为了省钱、省时间,他们尽量把所有的睡觉时间都安排在火车上。

  艰苦努力换来了事业上突飞猛进的发展。半年之内,他们完成了对手外资企业一年半到两年才能达到的销量。9月份,超越了盈亏平衡点。那天晚上,全公司的人都喝醉了。

  高全利、王振勇等人至今还记得2000年5月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天快下班的时候,高全利等18位年轻的经理人被金卫东叫进办公室。金代表公司董事会宣布,把公司部分股份分给大家:“明天到工商局注册,大家从现在开始都是百万富翁,如果未来我们公司能上市,大家都是千万富翁。”

  “我们分股权不是按投资而是按能力。”金卫东告诉记者,创业初期,为保证决策的执行快速、集中,由他个人占有全部股份。等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了,“我不能再一意孤行,而且大家都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于是,他就把股权分给了最初的6个创业者,自己保留了32%的股份。当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时,他又把自己的股权下降到了20%多。

  金卫东笑称,他逐渐由独裁者变成掌舵人,又变成了现在的主要参与者。金卫东很欣赏一句古话:“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他认定,在人才制胜的年代,必须尊重人才,重用人才。

  通过几位成功人士的亲身经历,小编领会到,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洞察市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坚持的毅力,因为就算你市场洞察能力再强,也始终跟不上社会的千变万化。创业不是儿戏,要成功就必须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面对,都要解决。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可见坚韧的毅力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希望所有奋斗人士都可以坚持自己,早日迈进辉煌。

 

TAG: 畜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