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双胞胎的辉煌之路|双胞胎集团20周年庆典

发布: 2017-12-29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双胞胎的辉煌之路

改制之路,机会之路上世纪末,随着苏联的解体,国际地缘政治正向经济战争转型,金融风暴席卷亚洲,而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国家提倡将一部分经营不善的企业实行改制。1998年,鲍洪星发动员工自筹资金40万元,将赣南饲料厂承包下来,更名为“华利饲料有限公司”。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无厂房、无资金、无技术,举步维艰,加之市场行情低迷,7个月下来,华利公司就亏损50万元,股本全部亏完,让这群有梦想的年轻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市场不相信眼泪,要干成一件事,光有梦想和决心是远远不够的。从那时起,鲍洪星和员工们再也没有回头路,只能一心一意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做销量,全体员工骑着自行车跑市场、找客户;为了搞好采购,他们寻找到最好的原料,万里奔波,打地铺、睡地板;为了生产规范流程化:领导亲自上阵投料、打包……

天道酬勤,绝境逢生。华利人上下齐心,终于坚持到了市场的回暖。随后5个月,公司净赚400万元。1999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公司终于走上正轨。

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在双胞胎集团20周年庆典上致辞。

禽料OR猪料,这是个问题?!

2001年,一家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十万吨级饲料厂——国营赣州大康实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产拍卖。本着为企业发展,也为政府分忧解难的大胸怀,管理团队大胆决定:“把大康饲料厂买下来”。新的产能让公司产生了新的压力,产能的大增和禽料的微薄利润,让管理团队敏锐地意识到墨守成规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瓶颈,饲料产业的蓝海在哪里?

2002年伊始,鲍洪星却作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战略决策:主攻猪料。2003年初,全球范围内爆发禽流感,人人谈禽色变,禽料市场一片萧条,禽料企业断崖式滞销。鲍洪星和经营团队都彻夜难眠,市场的突变终于使他们坚定了决心:放弃禽料,主攻猪料。并将公司80%的资源配置到猪料上。经过不断的技术探索,终于研制出更具竞争力的膨化乳猪料,一举攻克乳猪拉稀“顽疾”,大幅提升了生猪存活率,极大节约了农村劳动力,养猪从此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的养猪方法被彻底的改变了,由此开创了养猪模式的新纪元。

我们叫双胞胎这个新产品凝聚着鲍洪星和全体技术骨干的心血,同时他们也对这个新产品充满信心。解决了产品问题,还要解决品牌、专利,以及模仿的问题。

面对国内饲料产品低档次、同质化、山寨版严重的问题,鲍洪星匠心独运地设计一个模具,将两个单颗粒饲料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类似“双胞胎”外观的料型。给这个与众不同的乳猪饲料注册了一个吉祥的商标名称 “双胞胎”。

为防止竞争对手仿冒,鲍洪星高筑“防火墙”,将双胞胎以及类似双胞胎的名称,如三胎胞、大小双圆柱、梅花形状等十几个料型全部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保护。这件事还被写进了清华大学的教学案例。

2003年8月11日,这是双胞胎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包双胞胎乳猪饲料顺利下线。

外观新颖、造型独特的“双胞胎”标识一经上市,立即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双胞胎打破惯性产品命名,打破惯性外观“走自己的路,让仿冒者无路可走。”

产品深入推广为了让更多的养户认识并使用双胞胎产品,2003年9月至12月,公司高层分赴市场(福建,江西,湖南,广东)蹲点4个月。他们分片包干,深入到养殖户家,与养户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农户装(喂猪)自动饮水器,手把手地示范“双胞胎乳猪饲料”的用法,面对面地解决困难和问题。

这次蹲点,诞生了“三同”、“称猪算账”、“全国统一零售价”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营销概念和营销技法。双胞胎“称猪实证”的方法,在行业内史无前例。一头猪1.2斤饲料长1斤猪,一包料长46斤猪,简单的数字对比让产品拥有了巨大的说服力,称猪算账,称出了养户的信任,称出了营销员和经销商的信心。到2004年,双胞胎饲料基本处于缺货状态。

双胞胎集团总裁李建宁先生主持双胞胎集团20周年庆典。

双胞胎在营销的拉动下征战全国

广西战役

2004年3月,鲍洪星授权时任营销部副总经理的李建宁成立外省部,谋划对外扩张步伐。三个月之后,双胞胎乳猪料在广西月销量达到1000多吨,火车与汽车日夜运输,仍然处于货源紧缺状态。“去广西建厂”!鲍洪星亲临广西考察,7月18日,双胞胎第一个纯猪料工厂——广西双胞胎投资协议成功签订。一个月之后的8月18日,广西双胞胎投产上市,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饲料行业的一个奇迹。

工厂正式开工,极大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广西市场气势如虹。4个月时间,广西双胞胎的月销量就从0吨一下子做到6000多吨。

“广西战役”是双胞胎迈向全国的第一步,成为双胞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在双胞胎集团200周年庆典上致辞。

湖南战役

2004年6月12日,刚刚打完“广西战役”的何敏接到总部要他发动“湖南战役”的指令。

湖南是中国养猪大省之一,一路上看到处处都是猪圈栏舍,何敏兴奋不已。但理智告诉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按照集团制定的战略战术去开发市场。通过团队建设,定价策略,市场保护等一系列手段,何敏迅速培养出一支100多人的营销团队,点燃了湖南经销商的热情,在湖南市场上攻城拔寨。

半年之后,双胞胎乳猪料在湖南的月销量突破了3800吨,一举奠定双胞胎大品牌的形象。

西南七匹狼

2006年1月2日,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以“狼头”谢声桂为首的“七匹狼”驱车1500多公里,来到川渝之交,素有“川南咽喉”、“巴蜀要塞”之称的四川省内江市,打响了“川渝战役”的第一枪。

坚韧不拔、 永不服输的双胞胎人通过“聚焦战略、宣传造势、建好标杆养户、打造好旗帜客户”等四大策略,在川渝大地站稳了脚跟。 4个月之后,随着四川双胞胎在成都市新津县破土动工,标志着“川渝战役”的全面胜利。

此时的四川为中国养猪第一大省,“川渝战役”之后,双胞胎全国性品牌的地位由此确立。

双胞胎集团老员工代表发言。

广东战役

食在广东,这个对外开放的策源地,养殖技术最为先进。当奥运会在首都轰轰烈烈举办之际。2008年双胞胎进军广东,确定薄利多销、微利经营的营销策略,在广东开设直销店。通过集团前台和后台高度配合,用发育支撑组织,用并购维持扩张,仅用三年,广东区成为双胞胎首个销量破100万吨的省份。

东北九只虎2009年7月28日,裹挟着双胞胎席卷长江以南市场的巨大威力,以陈小龙为的“九只虎”,从“英雄城”南昌出发, 挥师北上,来到天寒地冻的东北开疆拓土。

经过淬炼的双胞胎人,以不变应万变,三招五式定胜负。“东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双胞胎完成了全国布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0,双胞胎销量350万吨,一举登上中国猪饲料销量第一宝座, 截止现在,双胞胎80多家子公司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落地开花,硕果累累。

会飞的猪

短短十年时间,双胞胎凭借“薄利多销,微利经营、价格贴着地皮走”等一些列经营举措和理念,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跻身中国500强企业,位居中国猪饲料老大、饲料行业老三的位置。 双胞胎集团,俨然成为了饲料行业的一匹黑马,成为可以惊叹,不可复制的传奇。被行业誉为“一头猪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双胞胎集团10年磨一剑,创造出了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国饲料业最富传奇的神话故事——“双胞胎现象”:连续十年保持50%的复合增长速度,连续五年实现100万吨以上的销售增长速度,连续五年保持中国猪饲料销量第一,奠定了中国猪饲料第一品牌地位。随后,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畜牧业“百强优秀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畜牧行业百强优秀企业、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象征中国农业奥斯卡金奖的中国饲料重大科技进步奖等荣誉纷至沓来。

井冈山会议

随着国家环保的日益重视,加上肉猪市场低迷,散养户大量退出市场,面对市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营销人员站在被拆的猪场前不知所措,未来一片茫然。双胞胎高层管理者再一次面临着生死的考验,他们彻夜探讨、苦思冥想,他们走到市场中、倾听市场的声音,从市场中找寻答案。转型这两个字再一次摆在了双胞胎的高管面前。

2015年直销从龙游出发,2016年初,销量虽然出现好转,但情势依然危急,居安思危,不进则退。中国经济的不景气,行业的激烈竞争。6月初,集团正式将5大片区更名为5大战区,针对每个战区下放权责利,正式拉开了双胞胎集团从运营管控向战略管控的转变。集团配套的提出了3331 KCP利润分享模式,对实现了销量、创造了利润的一线子公司分享利润。6月底,召开井冈山会议,进行封闭式研讨,理清思路,自查自纠,自我反思。

双胞胎集团优秀经销商代表发言。

未来,从13到无穷大

习主席对三农的规划,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的未来,也看到了我们农牧行业的未来。双胞胎未来五年规划,想做到1千亿!我们优势明显,资金优势,管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国家经营权放开了,农业一体化。饲料板块,收储板块,种植板块,都是我们很容易做成的事情。对未来,我们满怀希望,满怀信心。“

未来五年规划

①大力发展服务部,做好农民的致富师,通过技术帮扶和金融帮扶,做大“公司 农户”模式;②建立科学化现代化养殖模式;③充分发挥饲料制造的优势,做敢于担当的行业领头人,通过代加工、并购等形式提升行业整体制造水平;④加大粮食产区的粮食收储,直接服务农民,与农民双赢;⑤将公司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成为千亿级企业。

一个人的梦想点燃了13个人的梦想,就是这13个人成就了双胞胎和双胞胎的未来。

双胞胎集团优秀供应商代表发言。

结束语

二十年创业波澜激荡,二十载奋斗成就梦想。双胞胎集团人,以为整个养猪产业链提供养猪全程解决方案为己任,承继着荣耀与梦想,一如既往地执著于打造世界品牌企业,做饲料行业领跑者,正朝着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著名农牧企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