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前三季度安徽水产品产量162.6万吨

发布: 2016-10-20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凤凰安徽从安徽省渔业局了解到,今年1-9月份,全省水产养殖面积879万亩,同比增加2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162.6万吨,同比增长2.2%;受水产品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拉动,渔业产值同比增长近一成;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达100%。

  今年以来,各级渔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意见,努力克服春繁低温寒潮、6-7月梅雨洪涝、夏季历史罕见高温旱情等多重自然灾害影响,前三季度全省渔业发展势头良好。

  6月18日入梅以后,安徽水产品主产区普遍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外洪内涝,损失惨重。据统计,全省渔业受灾面积达350万亩(占全省养殖面积的40%),损失水产品33万吨,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面对灾情,安徽渔业系统反应迅速,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做好“三抓紧一加强”(抓紧抢排洪涝积水、抓紧修复水毁渔业设施、抓紧补投补放苗种、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扎实开展抗灾复产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池塘整修240万亩,补投各类鱼种9亿尾,确保渔业损失降到最低点。

  安徽还组织实施了“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全省鳜鱼、河蟹、青虾、小龙虾、甲鱼、泥鳅、观赏鱼等名特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扩大到460万亩,同比增加10万亩。推荐105家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单位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辐射带动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在合肥、六安等10市发展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示范点36个,推动池塘养殖业转型升级;引导沿江湖泊群和皖西水库群发展“以水养鱼、以渔净水”为模式的增殖移植渔业,大水面生态渔业迈上新征程。

  此外,今年5月份,在全椒县举办了安徽稻渔综合种养现场观摩活动,分析总结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主要模式,研究提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措施。8月底,在芜湖市召开安徽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场会,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促进全省粮食稳产、农民增收、渔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在全椒、巢湖等20多个县(市、区)建立示范区10万亩,辐射带动60万亩,预期亩产优质水产品100公斤以上,亩效益增收千元以上。(安徽省农委渔业局)

TAG: 水产 安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