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南农学生创业 让龙虾壳“变废为宝”

发布: 2015-05-07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6c48cdccad55bcaeed19dedb7a95329e.jpg  

  夏初,小龙虾开始上市,南京人爱吃龙,但随之产生的大量龙虾壳也成了棘手的处理难题。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大四学生杨佳莹找到了不一般的解决之道,两年前她带领自己的创行团队将本来无人利用的龙虾壳变废为宝,挖掘出龙虾壳背后的商业价值从中提取价值极高的虾青素甲壳素,既改善了城市环境,又帮助了弱势群体,这一项目被恰如其分地命名为“壳”以很有用。


  杨佳莹在2013年的“爱益南农”创新公益大赛中提出了“壳”以很有用这一项目,来自沿海厦门的她,从家乡对废弃蚌壳的收购加工中获得灵感,针对南京废弃龙虾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计划。联系拾荒者从饭店和夜宵摊点收购龙虾壳,再贩卖给相关加工企业以提炼虾青素和甲壳素。这是一条回收-处理-销售产业链,饭店、拾荒者、加工企业都获得了收益,市容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项目实际运行后,理想和现实很快有了碰撞。第一个问题是找不到拾荒者,“小龙虾的消费主要在10点到凌晨2点,这是人们吃夜宵的时间。拾荒者大都在白天活动,作息时间不允许他们收集龙虾壳。”计划为之改变,“我们开始联系在盱眙的龙虾收购者,他们有比较成熟的经验。”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盱眙的收购者如果赶过来,他们要付出一些交通和时间成本。所以只有收购的量多,才能抵消成本。”为此,杨佳莹带着她的团队,奔波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联系各个饭店和夜宵摊点。“我们以南京市红山大排档为试点,与各个饭店老板取得联系。不仅要联系到足够的量,还要尽可能做到场点的集中,这样才方便盱眙收购者统一收购。”


  最后,就是加工龙虾壳的企业了。它是龙虾收购链的终端,也是整个项目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龙虾被加工出来,才能产生收益,项目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通过网上筛选和教授推荐选择了若干家公司,最后经过实地调研我们确定了原料需求稳定的华诚龙虾制品有限公司作为收购商。”


  “整个项目耗时大概有5个月,从5月中旬我们开始调研和设计计划,利用暑假我们实地联系各方,再到10月跟进完善项目体系,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和心血,但项目最终运行起来,我们觉得很值得。”


  据了解,孵出这一项目的平台,Enactus创行,成立于1975年,是一个由近40个国家超过200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和学术界人士以及来自全球500强企业的商界领袖组成的国际性非营利组。作为南农创行的前队长,杨佳莹告诉记者,和一般的创业组织不同,“创行”强调创意和公益的结合,在追求有产出的商业模式同时,让公益变得可持续。“我们希望在团队退出后,项目还可以运行下去。我们的帮助对象不仅是弱势群体,还有文化遗产,自然环境等。我们关注任何需要公益的地方。”

TA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