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看到种子比孩子还亲
——记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程相文

发布: 2013-10-14 |  作者: 冯克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浚县钜桥镇邢庄村村民邢玉良从1969年开始用老程的种子。“程院长可是俺们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高产。”这个土生土长的汉子谈起老程来有些激动,“‘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这是俺们送给程院长锦旗上的话,更是俺们的心里话。”

  

程相文在试验田中。资料图

  老程今年77岁了,他常说自己不聪明,用50年的时光,在一个单位,只干了玉米育种一件事:他先后选育出12个国家和省审定品种,其中浚单18、浚单20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和全国玉米优势产区主推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70多亿元。

  老程就是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程相文。近日,记者到河南省浚县再次探访老程时,请他对中国种业说一句最想说的话。老程思量许久,在一张白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这样的话:“我希望在祖国大地上播种的都是中国育种家选育的新品种!”

  这就是老程心中的“种业梦”。为此他付出了半个世纪南繁北育的无悔年华,堪称这一梦想矢志不渝的践行者!

  一看到玉米,就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熟悉老程的人都说:“他这辈子没啥爱好,就是爱钻玉米地。”1963年7月,中牟农校大专毕业的程相文只身一人离开老家河南省城郑州,被分配到偏僻的浚县农业局原种场,成了一名农技员。

  当时农业技术落后,玉米亩产只有百十斤上下。在玉米作为当家作物的浚县钜桥镇邢庄村,半人高的庄稼无精打采,乡亲们手捧干瘪的玉米粒问他:“俺这黑油油的土地咋就没收成,你这个大秀才能不能想个法子一亩地多打几十斤,黄窝窝头也叫娃们吃饱了?”

  “一辈子忘不了当时老百姓期待的眼神。”程相文回忆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老百姓能多打粮食,吃饱肚子。”在我国,良种对科技增粮贡献率在40%以上,玉米是单交种,只能用一代杂交优势,用二代时一般会减产30%左右,必须一年一换种,而当地“撅两头留中间”的取种方式则直接导致产量低下。于是,玉米育种便成了程相文的突破口,一干就是50年。

  育种谈何容易?它是涉及遗传、土壤、气象、栽培等多个学科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种材料通过成千上万次组合、数百次试验。育种先找种,从遗传学角度讲,地域差别越大,杂交优势越强。1964年初,程相文寻访全国10多个省50多家科研单位,每找到一种玉米材料都如获至宝。

  一次,他出差去吉林省公主岭市遭遇寒流,气温降到零下35度,候车室里没有暖气,穿着薄棉袄的程相文又冷又饿发起了高烧,晕倒在地。当他被好心人救醒后先是往怀里摸,发现用棉布包着的400多粒玉米种还在时,他笑了。

  育种过程充满了艰辛,是对人耐心和毅力的极大考验。2007年一天夜里,突然刮起六七级大风下起大雨,当时在郑州开会的程相文专门打电话询问情况,会后连夜赶回来直奔玉米地。当时已是夜里12点多,他拿着手电筒冒着大雨,绕着玉米地转了一圈又一圈,确定玉米没有倒伏才松了口气。

  说起这些,老程笑得很幸福:“这没啥,再苦再累我一钻进玉米地,一看到玉米,就有种说不出的踏实。”他已故的妻子曾说过:“种子就是他的命,他看到种子,比见到自己的孩子还亲。”

  半个世纪“候鸟”生涯,获赞“种子加速度”

  和全国万余名南繁人一样,程相文也有一个“候鸟”的绰号,冬天南飞,春天北飞,加代繁育,一年要过两个夏天。1964年秋,为繁殖一个新品种,时任浚县农业局副局长刘文全的一句“只有程相文能行”把28岁的程相文送上了南去的列车。

  只身一人扛着50斤玉米种子,程相文第一次踏上了海南育种之路,他先后辗转黎塘、湛江、海安、海口、三亚,一路乘火车换汽车坐轮船,又徒步30多里,历经14天才赶到偏僻的三亚市崖城镇原种场。从此,程相文的育种生命被切割成两半,一半在河南浚县,一半在海南三亚。

  早期南繁育种的艰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那里没有椰风海韵的诗情画意,只有一望无际的满眼荒凉。当地有句民谚:“三只老鼠一麻袋,十只蚊子一盘菜,三条蚂蝗做条裤腰带,毒蛇缠人蹿到身上来。”程相文被蛇咬过,往往是收工回来腿上还钻着长长的蚂蝗。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每天要砍柴做饭,时常发生的台风可能带来毁灭性破坏,甚至遭遇生命危险。

  授粉是育种的关键环节,花粉存活时间仅有6个小时,授粉必须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这时的海南三亚,地表温度可以轻松达到40多度,当地的黎族老乡都躲在家里不出门。可程相文他们依然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坚持给玉米授粉、套袋、扎袋、挂牌,身上被玉米叶划出道道伤痕,花粉和着汗水渗到伤口上,针扎一般刺痒疼痛。为了赶时间,午饭经常在地里将就着吃。有一次,他正在地里干活突然就晕倒了,醒来后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胃穿孔。

  谈起海南育种的艰辛,老程一脸淡然:“老百姓多打了粮食,增加了收入,我比什么都高兴。”他还记得农民用了他第一年从海南带回的玉米杂交种子,亩产从100多斤一下提高到700多斤。

  选育出一个省级区域品种,从设计、选育、繁育到区域推广要10~12年,育出一个“国字号”品种则一般需要15年左右。程相文利用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选育速度,缩短育种周期,50年间繁育和推广了39个玉米新品种,被育种界誉为“种子加速度”。

  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

  在和玉米打交道的半个世纪里,老程不是没有机会走出自己的玉米地。

  上世纪80年代,浚县人民政府换届,组织上将副县长的橄榄枝抛给他,老程婉拒了;省直一家科研院所调他去工作,他婉言谢绝;上级党委计划派他到市里一家科研单位任职,他说:“我喜爱育种事业,我更愿意在育种岗位上干一辈子。”

  因为玉米,老程失去了很多。父母去世,他不能送终;女儿生病,因为不在身边,导致女儿落下“小儿麻痹”,终生残疾;妻子病危,因为在甘肃制种,最终没能赶回家见妻子最后一面,伤心愧疚的老程只能到试验田里对着一株株玉米哭得昏天暗地。可不论什么时候,全家人始终支持程相文的事业,大女儿程新建更是从1977年毕业便追随父亲南繁北育。

  可是因为玉米,老程也收获了很多。他主持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河南省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育种奇迹。

  在同事眼中,程相文是他们的好榜样、好老师。在他的带领下,鹤壁农科院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一枚公章、一间房、三个人”,发展到拥有资产上千万元,集科研、繁育、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增加到96人,新引进12名博士、硕士。

  如今,老程成了农民的大福星,活财神。在老程的指导下,农民改变了过去“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实行了测土配方氮磷钾分期施肥;改变了过去有虫才治虫的观念,通过杀蛾杀卵,做到了“治虫不见虫”,达到了苗齐、苗匀、苗壮的目标;改变了过去玉米穗发黄就收的习惯,现在,玉米穗发黄10天以后再收,品质好,籽粒饱满,千粒重高,不增加一分钱投入,一亩就能增产百十斤。

  浚县钜桥镇邢庄村村民邢玉良从1969年开始用老程的种子。“程院长可是俺们的大恩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高产。”这个土生土长的汉子谈起老程来有些激动,“‘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这是俺们送给程院长锦旗上的话,更是俺们的心里话。”

  年逾古稀壮心不已,有生之年再多育几粒永优种

  忙活了这么多年,不少人劝老程:“你早该退休啦,用你的成果和技术,自己干,多挣点钱。”可老程却说:“我天天干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看的是玉米,我一天也离不开玉米。”

  程相文带领鹤壁市农科院一班人在2005~2010年5次创造15亩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100亩夏玉米高产攻关田、1万亩夏玉米高产示范方的国内同面积最高单产纪录。“浚单20”万亩连片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858.0公斤,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率先实现同面积单产超850公斤的突破,与上季小麦一年两熟合计平均亩产1548.8公斤,在国内率先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超吨半粮。2010年,鹤壁市在国内首创3万亩连片,小麦平均亩产611.6公斤、玉米782.8公斤的高产纪录,为我国整乡、整县建制开展高产创建积累了经验。

  2011年1月22日,是程相文终生难忘的日子。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河南调研旱情时到鹤壁市农科院视察,当得知程相文的事迹后,温总理十分感动,长时间拉着程相文的手赞扬说:“你把你的七十年都献给了育种事业、献给了农业科学事业,河南的科技人员应该向你学习,我也向你学习!”临走前温总理讲了两个忘不掉:“第一老程忘不掉,第二‘浚单’忘不掉。”乘车返回鹤壁市区途中,他对当地负责同志说,我给浚单系列的玉米种子起一个新名字,叫“永优”。

  2012年,对老程来说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颁奖大会现场,老程从温家宝总理手里接过了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程就觉得心里有愧:“我只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就得到这么高的荣誉与待遇。为了总理的嘱托,我会更加努力,有生之年再多育几粒永优种……”

  采访行将结束时,站在农科院的玉米试验田里,望着列兵般整齐的玉米“方阵”,老程对记者说:“根据土地流转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我和我的团队今后会把工作重点放在选育高产、抗倒伏、易机收的玉米品种上面,采用生物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式,加快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TAG: 河南 玉米 种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