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德国猪价上涨,都赖中国进口太多?环保利剑继续大杀四方!

发布: 2017-09-14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本周价竟然由涨转跌了,为啥?养猪业环保进行到什么程度?又出台了哪些政策?德国猪肉涨价竟然是中国进口太多导致?听行情宝来讲一周养猪大事吧!

  需求提升不及预期 猪价由涨转跌行情宝数据显示,本周全国猪价先涨后跌。截至9月8日全国外三均价14.67元/公斤,较上周末跌0.11元/公斤。

  本周各地区猪价,除川渝较上周末上涨0.2元/公斤以外,其他地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跌势。东北累计跌0.2-0.3元/公斤;京津累计跌0.3-0.4元/公斤;河北累计跌0.2-0.4元/公斤;河南累计跌0.4元/公斤;两湖累计持平;山东累计跌0.1-0.2元/公斤;福建累计跌0.2-0.3元/公斤;广东累计跌0.2-0.3元/公斤;川渝累计涨0.2元/公斤。

  其中,东北、京津、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低价跌回14元/公斤以下,中部及南部地区猪价高位回落,西南地区猪价保持高位震荡,北猪南运现象明显。

  终端消费提升不如预期,周初开始北方局地已有屠企试探性减量压价,养殖户的态度从坚持惜售逐渐转变为积极出栏,屠企采购从难转易,市场成交价也由涨转跌。相对来说,南方猪价较为坚挺,但大量北猪南运对南方高价造成较大冲击。整体来看,屠企暂时占据猪价博弈优势,短期或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不过,行情宝预计此轮猪价下跌有限,毕竟消费仍在缓步提升,建议养殖户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好出栏节奏。

  环保利剑 继续大杀四方环保部近日通报,2017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点名批评了山西、吉林、湖南等14个省(区)未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且关闭搬迁工作进展缓慢。

  本周的最新消息显示,山东、河北、上海、湖南、湖北、浙江、广东、青海等地区仍在持续积极推进当地畜禽退养工作。

  生猪养殖面临的治污压力在不断加大,各地猪场拆迁也在持续推进。根据国务院此前要求的最后期限,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畜禽养殖的禁养退养及环保整改工作,目前仅剩4个月的时间了。各地区的畜禽环保都在积极推进,而中央环保督查组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我们相信,环保的持续推进将继续对生猪产能造成影响,大量禁养区猪场被清拆,尤其是无力承担环保升级重担的中小散养殖户。据搜猪网调查,今年以来猪价大幅下滑,已有1/3的被拆迁户选择将母猪送去屠宰场,这很可能会使能繁母猪存栏量较长时间处于低位,导致猪周期的持续拉长。

  逃过了 禁养拆迁,猪粪处理也要跟上近日,农业部举行“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闻发布会,研究提出2018年至2020年,集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项目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而山东、甘肃随即也明确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时间表。

  目前我国各类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不足40%,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如果能够有效处置、合理利用,畜禽粪污就能变“肥”为宝,变害为利。

 
TA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