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贵州:独山草种场里看发展

发布: 2011-12-0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冬日,走进独山县上司镇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简称草种场),草仍然是绿油油的,完全没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景象。其实这是黑麦草,一年四季都是嫩绿色的,它们生长在连绵的小土坡上,层层叠叠,微风拂过就泛起丛丛绿色波浪。极目望去,一群群黑白花奶牛正悠闲啃草,此时,蓝天、阳光、草地、牛羊,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悠然的画卷,呈现出新西兰牧场风格。

  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总面积17000亩,去年生产经营总收入达944万元,人均年创经营收入20.5万元。目前,草种生产、牛奶生产加工均实现机械化和部分自动化,年产草种30吨,鲜奶1800吨。草种场日趋成为草种生产、种草养畜、科研、培训、试验为一体的新型农牧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草种场在着力搞好草种生产、科研的同时,为进一步对接西部大开发,探索贵州山区草地畜牧业发展路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草地奶牛业,采取“市场引导,政府指导,以场带户,互化风险,共谋发展”的运作方式,健全技术培训、服务网络,开展对奶牛专业户的草地建植、奶牛饲养、草种及饲料供应、人工输配、疫病防治、牛奶生产加工等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为农民承担牛奶加工和营销风险,并与县畜牧局、上司镇、城关镇、基长镇、打羊乡联手带动独山县250户农民种草养奶牛。而今,草种场存栏奶牛531头,农户存栏奶牛741头,草种场人工草地5500亩,农户建人工草地8083亩,日产鲜奶5000公斤。“我家养了两头黑白花奶牛,年均可获益8000元呢!”农民郑祖怀说。草种场荣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南方草地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这里曾经是石漠化地区,通过实施草种项目,放牧模式,原来贫瘠而裸露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绿洲。再后来,引进了新西兰的黑麦草和荷兰的黑白花奶牛,养殖与种草齐头并进,加上今年省政法委‘整乡推进’扶贫工程,拓展上游草种业务,周围250多户农户建起了标准化小区,推广草地畜牧业,家家户户集中饲养,分户管理,成效显著。”草种场场长杨飞说,“现在草种场正朝着转企改制、全面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发展。”

  扎根草种场10余年的新西兰专家哈文告诉记者:“早在28年前,新西兰的畜牧业专家们选择中国广西黔江农场、陕西沁水农场、独山草种场3处农场作为试验区,推广新西兰的农业技术。结果只有独山草种场试验成功。这使得独山成为中国与新西兰技术交流合作的对外窗口。从今年底开始,新西兰的企业有望与草种场进一步合作,将经济效益突显出来。”

TAG: 贵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