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莫慌!猪价的下跌只是为了后期的上涨……

发布: 2018-04-15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1月中旬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生价格出现较快下跌。本文旨在分析生猪价格明显下跌的多方面原因,并对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形势下,生猪价格未来走势作出判断。
     
   今年初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出现了明显下跌,目前猪粮比价已跌破盈亏平衡点,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今后要加快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健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准确研判未来价格变化趋势,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防范生猪及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对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生猪出场价格跌幅超28%
  
   受南方水网地区环保禁养、北方玉米主产区饲料成本较低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总体上呈北移西进、北增南减趋势。据统计,2017年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生猪出栏量均比上年有所下降,浙江降幅更是高达11.7%;辽宁、河南、山东、云南生猪出栏量则有所上升,分别比上年增长0.7%、3.6%、1.3%、2.4%。
   
   北移西进、北增南减的大趋势下,经历了几轮猪周期,加之环保督查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小散养殖户被淘汰,规模化猪场占比越来越高,大中型养殖企业比例增加使得行业集中度明显增强。按照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出栏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将达到52%,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左右。另据调查了解,2017年湖南省某县生猪出栏量203.5万头,规模化养殖程度已经达到51.2%。
   
   然而,自今年1月第3周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尤其是春节过后,价格下跌更为明显。截至3月最后一周,全国生猪平均出场价格每公斤10.89元,比年初下降28.2%,比去年同期下降33.2%,比本轮猪周期最高点下降48.3%,为2012年以来价格最低点。
   
   这种情况下,猪粮、猪料比价已跌破盈亏平衡点,预计未来生猪养殖每头亏损额将超过260元。据河南某肉类加工企业反映,按照目前出栏生猪养殖成本核算,外购仔猪养殖户养殖成本每公斤为12.38元,自繁自养成本每公斤11.7元,按目前出栏价计算,外购仔猪养殖户每头已亏损250元,自繁自养每头亏损170元。
   
   不过,相比全国生猪出场价格超28%的跌幅,猪肉批发、零售价格则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累计跌幅明显低于前者。从批发环节看,3月末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每500克为8.44元,分别比年初、去年同期下降19.4%、25.2%;从零售环节看,36个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格每500克为15.12元,分别比年初、去年同期下降6.0%、10.5%。
     
   产能扩张、集中出栏、需求减少等因素造成生猪价格下跌
   
   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明显下跌,主要与生猪产能快速扩张、春节后集中出栏、猪肉需求减少等因素有关。
   
   首先,近年来生猪产能快速扩张,市场猪肉供应充足。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生猪养殖效益较好,很多养殖企业纷纷调整产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生猪产能逐渐释放,市场供给明显提升,填补了环保限养导致中小散养户被淘汰所减少的市场份额。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7年河南某农牧企业生猪出栏量分别为203.5万头、311.4万头、723.7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9.5%、52.8%、132.4%,预计2018年生猪出栏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行业外资本加快进入生猪养殖行业且规模较大。据报道,今年2月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达成合作,在未来实现全方位智能养猪,预计2年后达到2000万头。
   
   另外,受母猪繁育性能提升、仔猪成活率上升、出栏肥猪头重增加、屠宰率提高等多重因素叠加,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猪肉市场供应量也随之进一步增加。
   
   其次,生猪集中出栏加剧了市场短期供过于求。一般地,春节前是生猪供销旺季,养殖场(户)选择此时间集中出栏,但今年春节前大雪天气影响了生猪贩运流通,部分养殖场(户)生猪出栏推迟半个月以上,造成节后肥猪集中出栏;加之养殖户卖跌不卖涨心理,春节前压栏惜售的生猪也纷纷抛售出栏,加剧了生猪市场短期内供需失衡,造成猪价大幅下滑。另外,个别屠宰企业受消费不振影响从而压缩屠宰量、压低收购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猪价下跌。
第三,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和春节后消费淡季导致猪肉需求明显减少。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习惯、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由以前的猪肉消费为主转变为牛羊肉、蔬菜消费比重明显上升,猪肉消费需求减少而替代品消费需求增加,加之春节后猪肉市场进入阶段性消费淡季,对生猪价格支撑较弱。据辽宁省某食品加工企业反映,春节后日均销售量为46吨,比节前日均155吨下降70.3%;春节后日均屠宰量为1300头,比节前日均3800头下降65.8%。
   
   第四,进口猪肉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我国生猪市场也造成影响。2017年我国进口猪肉达121.68万吨,为历年猪肉进口量次高位,按照出栏体重110公斤、生猪屠宰率75%换算,相当于进口1478.8万头生猪。其中,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16.58万吨、猪副产品41.63万吨。进口生猪产品平均价格每公斤低于国内市场3~4元,加之一些猪贩子在暴利驱使下,大肆从越南、缅甸等国走私生猪及其肉制品,这些均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最后,目前生猪价格仍处于周期性波动下降阶段。从近15年生猪价格波动比较来看,猪周期一般为3~4年,平均下降期约1.5~2.5年,且下降期呈拉长趋势。最近一轮猪周期从2014年5月开始,到2016年5月达到最高点20.76元/公斤,之后生猪价格进入下降周期,截至2018年3月已下降22个月。按照生猪价格波动一般规律来判断,目前生猪价格仍处于周期性波动下降阶段。
     
   预计后期生猪价格将呈弱势趋稳态势,但全年价格将低于去年
   
   综合以上原因分析,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今年生猪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市场供给仍将保持充足状态,不过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环保禁养限养政策趋严等因素也会对生猪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随着春节储备猪肉逐渐消费完毕,以及“五一”“端午”等节日临近,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饲料价格上涨对生猪价格走势形成成本支撑,3月末全国玉米、豆粕平均批发价格每吨分别为2000元、3179元,分别比年初上涨7.5%、5.5%,比去年同期上涨16.3%、5.8%;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我国拟对美国进口猪肉及副产品加征25%关税,有利于减少进口猪肉量和国内市场供给,稳定国内市场价格。
   
   考虑到目前生猪价格已跌破成本线,且为2012年以来价格最低点,预计近期生猪价格继续走低空间有限,后期将呈弱势趋稳、有所回升的运行态势,但累计涨幅仍低于累计跌幅,全年价格水平将明显低于去年。
   
   防止生猪价格持续过度下跌“攻略”针对目前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健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
   
   目前中小规模养殖户、散养户仍占较大比重,对养殖收益判断大体上是跟随价格走势和行情变化,往往造成生猪价格上涨时一拥而上,价格下跌时一哄而散。因此,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变化情况,加快完善覆盖整个生猪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跨部门数据关联比对分析和信息资源整合,加快生猪期货上市步伐,多渠道发布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发挥监测预警信息对生猪生产的引导作用,促进生猪产销衔接,引导养殖户合理出栏和均衡上市,提升生猪市场调控的前瞻性、有效性。
   
   2
  
   减少中间环节,完善生猪产销衔接机制
   
   支持生猪产销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引导生猪养殖场、定点屠宰厂、猪肉零售端直接对接,减少生猪运输、交易等中间环节,引导整个产业链条合理分配利润,避免养殖端亏损加重而零售端利润增加的现象出现。鼓励规模养殖场(户)与大中型超市建立直接的产销对接关系,推广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直供直销等新型畜产品流通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生产和供应,提高经营效益。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
   
   一般地,“猪周期”不可避免,但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缩短亏损时间、减小亏损程度,且在降低成本、品质控制、疫病防控、食品安全、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有关部门要加大生猪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污染治理等方面扶持力度,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4
  
   进一步完善生猪保险制度
   
   把生猪保险作为支持养殖业的重要手段,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生猪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把无害化处理作为生猪保险理赔的前置条件,避免病死猪低价进入黑市或随意丢弃,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TA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