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养猪盘点 养猪走势总体行情分析与预测

发布: 2013-09-02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2.3 生猪屠宰情况分析
2.3.1 2013年1—6月份全国生猪屠宰情况分析

  2013年1—6月份中,1月份生猪屠宰量为2234万头,为1—6月份中屠宰量最高点,2月份屠宰量出现明显下滑,为1489万头,为1—6月份中最低点,降幅达到33.35%,随后三个月出现稳步上扬,到6月份时,生猪屠宰量出现小幅下滑。
2.3.2 2009—2013年6月全国生猪屠宰情况分析


  受节前集中出栏、节后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2009—2012年,2月份生猪屠宰量均大幅减少,随后出现小幅回升,5—7月份受季节影响,生猪屠宰又小幅回落,8—11月份小幅攀升,直至12月份,屠宰量大幅增加。
2.4 猪肉出口分析


  截止2013年6月,猪肉出口量累计为3.49万吨,较去年同期2.98万吨增加了17.11%,出口总值达到149891.00千美元,2013年1—6月份猪肉出口平均价为4294.87美元/吨,比2012年4448.09美元/吨减少3.44%。

2.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变动情况
2.5.1 2013年1—7月份全国CPI变动分析

  2013年1—7月份中,除2月份CPI达到3.20%以外,其余6个月份均控制在2%~3%,物价总体上控制得比较稳定。据了解,1月份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北方地区的雾霾和局部地区的雪灾,使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受到较大的影响,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在1月份1.0%的CPI环比涨幅中,蔬菜和肉类价格上涨的影响占了极大因素;2月份,在春节的带动下,鲜果、鲜菜、水产品和肉禽等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加之冬季雾霾天气对蔬菜交通运输也有影响,拉动了价格上涨,2月份3.2%的CPI同比涨幅是今年来的一个高点;由于每年春节前后的物价变动都带有明显的季节性,节日过后鲜活农产品价格通常都会有明显的下降,3月份鲜菜、蛋、肉禽和水产品等主要食品价格下降,使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较多;由于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4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7.9%,鲜菜的正常生产和供应受到影响,导致价格上涨;进入5月份,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回升,鲜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较多,拉低了5月份的CPI;6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6月份,由于鲜菜和鲜果上市量增加,鲜菜价格环比继续下降,鲜果价格由5月份的环比上涨转为本月的环比下降,两项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0个百分点;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相对稳定,CPI环比上涨0.1%,价格水平总体变化不大。由于新涨价因素增加部分与翘尾因素减少部分相互抵消的缘故,7月份CPI同比涨幅与6月份相同。

2.5.2 2009—2013年7月全国CPI变动分析

  2006年—2013年7月,2008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最高,为8.7%,2009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最低,为-1.7%。
  2006年从各月同比价格变动来看,价格总水平小幅波动,1月和11月同比上涨1.9%,为前11个月最高涨幅。3月份同比上涨0.8%,为全年最低涨幅,其余各月在1.5%左右小幅波动;从各月环比看,呈现与往年相似的周期性特征,春节过后逐月回落,6、7月份价格水平处于当年最低,进入第三季度,环比由负转正,价格逐月回升。
  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9%,为本年度最高值,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2%为本年度最低值,自200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但从2007年开始,这一态势出现重大变化,3月份以来,CPI涨幅连续9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8月份以来,又连续4个月超过6%,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食品类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推动11月CPI涨幅创下新高的主要因素。
  2008年CPI整体上处于高位,下半年下滑显著。从各月同比来看,呈现前高后低,加速回落的态势,2月份同比上涨8.7%,达到全年最高涨幅,自7月份以后,加速下滑,12月份为1.2%,为全年最低涨幅。食品价格回落和翘尾因素的减弱拉动CPI高位回落的主因,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自2008年3月份开始逐月回落,月度同比涨幅由2月份的23.3%回落到11月份的5.9%。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带动了CPI同比涨幅的回落。整体而言,2007年底,国内粮食供求整体偏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加上受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冰冻雪灾的影响,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调出运力趋紧,运费成本上涨,使大米价格稳中趋升。国际方面,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暴涨。而第二季度后,全球金融危机,农产品价格下跌,我国的粮食和食品价格也随着下跌。
  2009年CPI全年处于负增长,从各月同比价格变动来看,自2月份开始,连续9月份负增长,11月份开始,由负转正。翘尾因素和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影响全年CPI走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回调的影响,2008年CPI呈现前高后低,加速回落态势,从统计上2008年价格变化对2009年翘尾影响为-1.2%,也就是说,即使2009年没有新价格的涨跌因素,则2009年价格总水平也将下降1.2%。
  2010年全国CPI整体上呈现不断攀升的走势,上涨压力逐渐加大,从各月同比来看,1月份同比上涨1.5%,为全年涨幅最低点,7月份以后,涨幅均超过3.0%,11月份达到5.1%,为全年最高点。食品价格涨幅明显,以及居住价格持续攀升是助推CPI上行的主要因素。
  2011年CPI全年呈现高位运行,从各月同比来看,1—7月份,CPI涨幅整体呈现一路攀升的走势,7月份为6.5%,为全年涨幅最高点,12月份为4.1%,为全年最低点。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对CPI上涨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而居住价格居高不下对CPI上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CPI上涨中翘尾因素影响较大,新涨价因素渐趋增强。
  2012年上半年,CPI同比涨幅延续了2010年下半年以来高位逐步回落的态势,通胀压力明显减轻,下半年CPI总体上呈现稳中有降的走势。从各月同比涨幅来看,1月份涨幅为4.5%,为全年最高抵,10月份为1.7%,为全年最低点。  1—5月份,CPI涨幅均位于3.0%以上,处于高位。需求增长与部分消费品、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提高、货币条件稳中略紧及通胀预期的减弱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大波动等因素都对CPI产生助推作用。而下半年,随着物价上涨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CPI的上行压力进一步缓解。
  2013年上半年经济总体较为平稳,CPI控制的较好,仅2月份由于春节和季节等因素影响同比超过3%以外,其余各月都基本在3%以内,呈现温和增长。


3 全国仔猪价格分析
3.1 2013年1—7月全国仔猪价格变动分析

  因前年年底全国大部分地区仔猪腹泻病较为严重,导致仔猪及能繁母猪死亡的情况较多,养殖户损失惨重,在经历过此事件后,农户对养殖场及仔猪防疫工作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年初仔猪疫情防控措施较好,仔猪存活率较往年有所提升。年初仔猪平均价格出现持续下滑,4月份跌至谷底,随后国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市场得到逐步恢复。

3.2 2006—2013年7月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走势分析

全国仔猪价格在:
  2006年1—5月下滑,6—12月上扬,全年最高点出现在12月份15.46元/kg,最低点出现在5月份为6.15元/kg。
  2007年1—8月上扬,9月下滑,10—12月上扬,全年最高点出现在12月份为32.54元/kg,最低点出现在2月份16.55元/kg。
  2008年1—3月上扬,4—12月下滑,全年最高点出现在4月份46.88元/kg,最低点出现在11月份为18.90元/kg。
  2009年1—2下滑,3—6月下滑,7—9月上扬,10—12月下滑,全年最高点出现在9月份22.75元/kg,最低点出现在5月份为18.57元/kg,总体较平稳。
  2010年1—6月下滑,7—11月上扬,12月下滑,全年最高点出现在8月份21.22元/kg,最低点出现在6月份16.84元/kg,总体较平稳。
  2011年1—7月上扬,8月下滑,9月上扬,10—12月下滑,全年最高点出现在9月份41.33元/kg,最低点出现在1月份为19.95元/kg。
  2012年1—3月上扬,4—11月下滑,12月上扬,全年的最高点出现在3月份36.86元/kg。
  2013年1—4月份下滑,5—11月份上扬,本统计期内最高点出现7月份29.60元/kg,最低点出现在4月份,为24.60元/kg。
  由近8年的全国仔猪价格走势来看,每年的6、7、8月份是补栏的旺季。但是2012年生猪行情较差,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仅在3月份出现短暂小高潮。再加上今年冬季气温变化较大,仔猪市场受疾病影响较为严重,迫使仔猪市场较为低迷。

 
TAG: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内蒙古 母猪 生猪 仔猪 猪肉 饲料 豆粕 玉米 水产 农业 小麦 大豆 蔬菜 肉类 疫病 检测 养殖 猪价 猪价格 养殖户 仔猪价格 生猪行情 生猪价格 标准 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