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解读:猪价低迷 雏鹰农牧中期增收不增利

发布: 2013-08-31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雏鹰农牧(002477)28日晚间公布2013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增加14.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7.54万元,同比减少77.95%。基本每股收益0.05元。报告期内,受禽流感及猪周期下行因素的影响,市场持续低迷,对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雏鹰农牧一定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77.77万头,同比增加2.94%。其中商品仔猪 53.45万头,同比减少10.65%;商品肉猪 21.29万头,同比增加60.16%;二元种猪 3.03万头,同比增加24.41%。

  原材料方面,上半年玉米、小麦、豆粕饲料主要原材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并保持在高位,对养殖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12年公司逐步加大了原材料的库存量,为2013年养殖规模的扩大及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保障。

  雏鹰农牧在半年报中指出,今年上半年生猪市场趋势与2012年度同期较为相似,但价格下降幅度较大。1月份商品猪价格出现短期上涨,春节后逐步回落,4-5月份行业绝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全国多个地区价格出现“破六”现象,散养农户和中小型养殖场亏损更为严重,且维持时间较长,直至6月份出现小幅度回升。公司凭借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产品质量优势,使公司生猪的销售价格较同类产品市场价格高出四到五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销售市场会出现一定反弹,7—8月份以稳步回升为主,上升空间较为有限,随着9月份西南消费市场的启动,预计销售价格会进一步提升。

  雏鹰农牧优势在于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完善的产业链等。公司通过“雏鹰模式”将科学养殖、种植、雏牧香连锁专卖与农户、代理商紧密结合,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公司轻资产发展。产业链方面,公司利用生猪各产品价格短期波动幅度的不同,适度调节商品仔猪、二元种猪、商品肉猪的自用和销售比例,获取最大收益。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生猪养殖集中度依然比较低,规模化养殖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预计行业未来会出现几家全国性大型企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生猪养殖,可以为猪肉的生产和供应提供更为稳定的产量,有利于猪肉价格的稳定。一般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和土地问题,很难形成规模。依托“雏鹰模式”快速扩张的雏鹰农牧有望在这一过程中脱颖而出。

TAG: 小麦 玉米 豆粕 饲料 养殖 种植 猪价 仔猪 种猪 禽流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