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猪价止跌回稳,“猪周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 2018-06-17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以来,全国生猪产销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生市场顺势而下,跌幅一度超过百分之三十,生猪养殖效益持续徘徊在盈亏平衡点以下。5月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微涨,价格出现回暖迹象,但养殖户仍面临较大压力。

 

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均呈现下降态势。今年一季度畜牧统计显示,全市生猪存栏314.8万头,同比下降2.8%;能繁母猪32.4万头,同比下降1.6%,生猪去产能过程平稳。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为减少亏损养殖户开始减栏,能繁母猪补栏不积极预示未来生猪存栏不会扩张,生猪出栏数量相应减少,低迷的市场行情也抑制了投机性育肥户扩大产能的积极性。

猪价止跌现反弹,猪肉价格仍远低于去年同期。物价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全市生猪平均每公斤10.3元,环比增长0.8%,同比下降25.3%;仔猪平均每公斤21.8元,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37.9%。生猪价格的下跌导致猪肉价格下降明显,全市精瘦肉农贸市场平均每公斤23.5元,环比下降3.1%,同比下降16.8%;五花肉农贸市场平均每公斤19.3元,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22.5%;肋排农贸市场平均每公斤32.2元,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3.6%。

生猪养殖户依旧亏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生猪净利润大幅下滑,养猪户赔钱经营。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散养户每出售一头育肥猪亏损415元,规模养殖户亏损171元,与17年下半年散养亏损126元,规模养殖亏损67元相比,亏损有所增大。猪价的动荡也让生猪养殖行业的全面升级转型愈加迫在眉睫,猪肉价格低迷,中小型及散养户抗风险能力弱,“淘汰小户,剩下大户”成为近期生猪市场的一个发展趋势,这将加速生猪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生猪养殖业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

据分析,生猪养殖亏损的原因主要三个原因:生猪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同大多数的农产品降价一样,市场供给过剩是这一轮生猪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2016年生猪、仔猪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收益较好,2017年生猪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大量补栏能繁母猪,导致存栏量不断增加,出栏生猪供过于求。2017年,全市生猪出栏同比增长7.0%,猪肉产量同比增长5.6%。同时2017年下半年环保压力加大,生猪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致使去年生猪下半年出栏较为集中,生猪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局面,屠宰企业收购顺畅,持续压低收购价格。

消费市场疲软,人均猪肉消费量逐渐趋于饱和。2017年,全市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的62.8%,人均猪肉占有量77.9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本地消费市场疲软,国内市场也不乐观,目前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己经逐渐趋于饱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饮食健康,以高蛋白、低脂肪为特点的牛羊肉消费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水产品、其他肉类制品也在逐渐挤占猪肉的消费市场份额。

养殖成本相对较高,市场竞争力弱。从成本端看,全市生猪养殖成本每公斤12.4元左右,比2017年增加0.3元,比2016年增加0.8元。自2016年以来,玉米、豆粕、饲用微量元素等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及人工、疫苗费用增加是主要原因。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成本约为12-13元/公斤,白条肉价格约为16元/公斤;而美国、欧洲等地养殖成本普遍为6元/公斤,肉价约为14元/公斤,进口猪肉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建议生猪养殖户精细化管理,趁猪价低迷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母猪,并尽快提高养殖技术和防疫水平,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收益

TAG: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