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普通猪农为何抓不准猪周期?市场信息不全面!

发布: 2018-05-23 |  作者: 井水明 |   来源: 中国商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据媒体报道,近期肉行情持续下跌,活猪均价同比下降超30%,部分中小养猪企业反映今年以来价格已近腰斩。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平均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9.9%;2018年第17周的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下跌,周平均值每公斤13.77元,环比跌0.2%,同比跌28.9%。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0.7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2%,猪肉价格创下八年新低。

  在生猪养殖领域有个“猪周期”的说法,它表现为猪肉价格从上涨到回跌再到上涨的反复周期性波动。而“猪周期”现象每每持续上演,最受伤的总是那些根据直观的市场信息来决定是否养猪的猪农,他们无法从海量的市场信息中获取到生猪市场的第一手信息。生猪生产与供给的市场信息区域化状态非常明显,不具有权威性的市场信息预警与发布,导致了猪农在应对可能到来的“猪周期”根本没有提前预防与应对的策略与能力。

  其实,“猪周期”有一个基本的规律:猪肉供应丰富时,价格平衡甚至出现下跌,导致猪贱伤农;而养猪量减少又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农民养猪利润增加,养猪积极性提高,又使猪肉价格得到平抑,生猪供应开始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当“一年涨、一年跌、一年平”的三年“猪周期”如约而至时,不少养猪企业和猪农仅仅凭借着过往的经验来做出扩产或是减产的决定,这种做法使养殖户处于一种“撞大运”的尴尬、侥幸的境遇之中。近年来,“猪周期”的上涨或下跌、价格高位或低谷的持续周期变长,波动规律越发难以捉摸,凸显出猪农户对于市场信息的预期与判断更加难以“掌控”。

  “猪周期”作为我国农业供给体系粗放经营的一个缩影,总是在“买难”和“卖难”中间摇摆不定,在“营利”与“亏损”中间上下浮动。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尝试过出台调控措施来摆脱“猪周期”,但实际上“猪周期”仍一次次到来,并出现了在时间上变长、在波幅上变大等新的趋势。面对生猪市场呈现出的“猪周期”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虽说“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市场信息的及时传导,但互联网在农村尚未普及到户的情况下,加快互联网与大数据如何在农业实际中加以应用成为一个现实的选项与课题。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对市场信息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提炼、优化,帮助农民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局性的市场信息,牢牢掌握生猪生产与经营的主动权,确保猪农在“猪周期”来临时,真正破解大市场与小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TAG: 猪周期 猪价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多>>相关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