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中国的猪市狂欢究竟还能持续多久 本轮“猪周期”还没到顶

发布: 2016-07-0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目前生猪价格整体走势依旧是弱势向下,不过周末期间,已经有部分地区呈现上涨态势。北方地区需求继续清淡,屠宰企业屠宰量不大,大部分地区虽然继续普跌,但是跌幅已经缩窄,并且少数地区开始反弹。

  南方地区目前仅有三四个地区保持在10元的高位,不过目前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似乎是持续不断的暴雨天气,其对生饲养和运输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部分受淹地区出栏积极性较大。不过,整体上南方地区是更跌北方,行情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目前猪价止跌趋缓的迹象明显,大猪的逐步消耗导致猪价继续下跌阻力增加,预计短期猪价窄幅波动为主。

  近期猪价降幅或逐步放缓 上涨合力暂难寻

  进入7月份以来,猪价下跌幅度有所放缓,北方已经有局部地区出现小幅反弹的态势。目前猪价已经跌势9元的区域,而且近期多地持续暴雨影响出栏,加之前期压栏大猪逐渐释放,猪价继续下调空间有限,短期内震荡调整概率大。

  虽然目前猪价延续跌势不改,但伴随猪价下跌,牛猪已基本消耗殆尽,后续可供出栏的生猪数量下降,加上优质猪源的紧缺,其对市场有些许提振作用。但同时,需求淡季成为掣肘猪价的主要因素,也是屠宰企业继续压价的原因。综合来看,短期内供过于求的局面或难改,但近期猪价降幅或逐步放缓,只不过上涨合力暂时难以寻见。

  近期养殖户要多加关注市场猪源流通信息和极端天气的情况,抛售时期已过,建议养殖户保持理性的出栏节奏,加强对优质猪源的饲养管理。

  屠宰企业暂时观望为主 但压价的倾向依旧大

  目前南北地区猪价均有涨跌互现的态势,北方大部分地区虽然价格依旧有小降,但是企业收购价格稳定态势明显。对于猪源偏大的地区,企业依旧是以压价为主。其他地区则因大猪的逐渐消耗,猪价开始止跌,但屠宰企业暂时以观望为主。由于需求淡季,消费不佳,其继续压价的倾向依旧很大。

  而对于前期降幅较大的地区,屠宰企业收购难度也有所增加,继续压价难度较大。因此补否定未来或有部分企业结算价存在反弹可能,但由于购销两清淡,行情短期持稳概率大,但反弹空间不大。

  整体来看,需求淡季加上供应压力不大,即使有部分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但猪价也难以出现即时反弹的行情,仍旧要经过一段稳定调整期。

  猪价跌幅将会减小 但整体疲态依旧未全消

  6月猪市利空因素持续,而且环境有利于屠宰企业方面,加上养殖户倾向于集中出栏大猪,消费清淡,导致生猪市场交易平淡,屠宰企业持续压价,话语权偏向屠宰端,供需双方的博弈也一度陷入激烈博弈。但毕竟猪价连续跌了将近二十天,加上饲料原料的涨价,以及高温天气饲养风险加大,卖方市场的心理时刻受着煎熬和挑战。

  不过猪市在进入7月份之后,跌势有了改观,止跌趋暖也有了迹象。虽然目前供需关系继续以需求端较为占据上风,且局部地区依旧有跌势。但大猪产能持续消耗,整体供应持续趋紧,养殖方挺价情绪逐渐浓厚。虽然整体疲态依旧未全消,但猪价跌幅将会减小。建议养殖户保持理性的出栏节奏,继续加强对优质猪源的饲养,同时做好对极端天气的防备工作。

  上游养殖户议价能力依旧很是脆弱

  本以为今年是卖方市场,养殖户掌握市场议价权本是高枕无忧的事情。此前,屠宰企业受制于销售和采购双方的压力,眼看是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甚至是亏损的危险,可是6月份人家就是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尽管这对养猪人而言非常残酷。

  明明今年的大走势是利于上游养殖户的,明明屠宰企业是步步危机,然而6月份的暴跌事件却再次证明了养殖户的议价权依旧很脆弱,甚至能够轻易瓦解。

  无疑,牛猪出栏给了屠宰企业压价机会,但是不养牛猪在当下而言似乎又是不现实的。确切的说只要养殖模式还有小散乱的特质,这种弊端就不会消失。由“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导致猪价暴涨暴跌的情况就难以彻底消失。归根结底,这还是目前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行业集中度、规模效益还不健全所致。

 
TA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