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国产咪唑类杀菌剂防治水稻恶苗病

发布: 2010-04-03 |  作者: 本站搜集 |   来源: 本站搜集

上一篇 下一篇
    进口咪唑类杀菌剂施保克防治水舡发恶苗病应用技术在我州每年推广4万多公顷,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国产咪唑类杀菌剂(咪鲜安)25%菌威、使百克也相继进入市场,为了摸清国产药剂的使用技术,特设本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药剂     25%使百克ec(有效成分:咪鲜胺,江苏南通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施保克ec(有效成分:咪鲜胺,德国艾格福公司);5%适乐时悬浮剂(有效成分:氟咯菌腈,瑞士诺华公司)。

    1.2处理     设25%使百克2000、3000倍,25%菌威2000、3000倍,25%施保克3000倍,加清水浸种对照(ck),共八个处理。选当地重感恶苗病品“7654”,按处理浓度统一浸种72h,捞出后不洗种,催芽或直接播种。

    1.3试验地点     大理凤仪,海拔1980米,浸种时日均气温13.1摄氏度;祥云沙龙,海拔1980米,浸种时日均气温12.7摄氏度;剑川沙溪,海拔2100米,浸种时日均气温10.5摄氏度;巍山庙街,海拔1760米,浸种时日均气温12.6摄氏度。

    1.4育秧方式     肥床旱育秧。     1.5小区设置 随机排列,秧田期4次重复,小区面积2.7平方米。 本田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10.8平方米。栽培、管理一致。

    1.6调查内容及方法     秧田期每小区固定0.11平方米,定量播种300粒调查出苗、成秧率,拔秧前,每小区三点,每点0.11平方米查病菌,计药效。本田于分蘖末期、齐穗期调查两次药效。收获期理论测产并实收小区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药剂处理的安全性     国产咪唑类杀菌剂使百克、菌威2000、3000倍浸种72小时,安全性较好,不影响水稻出苗,成秧率与施保克相当,相当于或微高于对照ck,差异不显著。

2.2不同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2.2.1秧田期防效     试验结果表明,清水浸种ck无病秧苗移栽大田后,在水稻分蘖期出现发病高峰,使百克、菌威2000、3000倍平均药效均在93%以上,与进口施保克3000倍药产(90.4%)相比药效稍有偏高,但几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适乐时5000、6000倍药效较差,与大理凤仪点使用5%商品浓度低、用量不足有关。不同处理本田期药效与秧田结果吻合,说明国产两种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从秧田到本田均有稳定的防治效果。

2.3不同处理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经济性状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上,国产两种药剂2000、3000倍及施保克3000倍有效穗数相当。

    ck因恶苗病死苗后有效穗明显减少故实产低。实收产量使百克2000、3000倍出比ck分别增产106.4千克和76.9千克;菌威2000、3000倍分别增产82.3千克和69.0千克。与施保克相比,使百克2000倍浓度优于施保克3000倍,差异显著,而3000倍之间相比差异不显著,国产两种药剂相同浓度实产相当,差异不显著。

2.4示范     在实验的同时,各点均有0.33~1.33公顷使用国产两种药剂2000、3000倍的示范田,秧田、本田防效均在95%~100%,与小区试验结果吻合。

3小结     3.1国产咪唑类杀菌剂使百克、菌威2000、3000倍浸种72小时,对水稻出苗无影响,可提高成秧率。

    两种药剂对恶苗病防治效果较好,秧田、本田期药效均在93%以上,药效稳定。且产量比ck增加18.5%~25.5%,挽回稻谷69.0~106.4千克/667平方米,防病保产效果显著,与进口施保克相当。大田示范与小区试验吻合,完全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3.2本试验大理凤仪点使用的适乐时为新提供样品,有效含量为5%。与原提供的样品(10%)相比,因用量不足,药效与其他点和过去试验结果不符。

TAG: 恶苗病 水稻 国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