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冬季提高蛋鸡产蛋率的重要举措

发布: 2013-11-02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一般冬季蛋价格相对较高,所以提高鸡群冬季产蛋率,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冬季气温低,日照短,为使蛋鸡高产稳产,需要整顿鸡群、防寒保暖。

  重要举措

  安排产蛋高峰期在冬季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在28~35周龄,改传统的早春育雏为五六月育雏,此时气温逐渐上升,育雏成活率高,鸡群的产蛋高峰期正好在冬季。

  保持室内适宜环境首先是温度,蛋鸡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21℃,办法是将墙壁、门窗、天棚弄严实,预防寒风吹入,也可在舍内生炉火或砌火墙以增温。其次是湿度,舍内相对湿度不应超过60%,为此要经常清扫笼下的鸡粪,铺些炉灰以吸潮。最后是通风,选择风和日丽的中午,将南边的窗户打开10分钟,以排放污浊的空气。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秋冬鸡痘高发,特别是雏鸡,要及早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做好新城疫、流感(H5和H9)的补苗工作,保持鸡群较高的抗体水平,为日后疫情高发期的稳产、高产打下坚实基础;秋季还是给蛋鸡驱虫的最佳时期,特别是蛔虫。

  合理饮水一般来说,喂干料时鸡的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倍,若连续36小时不给饮水就会影响母鸡产蛋量直至停产,因而要保证产蛋鸡的饮水。冬季要饮与舍温相同的清洁温水,既可防止鸡只胃肠受寒生病,又可保持体热。

  补光计划

  合理地补充光照,是低消耗高产出的有效途径,不但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量,而且可以提高蛋质。

  重要举措

  光色应用合理试验证明,在其他饲养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养在红色光线下的母鸡要比其他颜色光线下的母鸡产蛋率提高20%左右。

  时长稳定得当给蛋鸡补充光照一般从19周龄开始,光照时间要由短到长,以每周增加半小时为宜。当每天的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时保持稳定,不能时长时短,最好是每天早晚各补充一次光。

  光强均匀适宜正常的产蛋鸡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7瓦。多层笼养鸡舍为使底层有足够的光照,设计时照度应提高一些,一般为每平方米3.3~3.5瓦。所以,鸡舍内安装灯泡应在40~60瓦,一般灯高2米,灯距3米。鸡舍内如果安装两排以上灯泡,应交叉排列,靠墙的灯泡同墙的距离应为灯泡间距的一半,还应注意随时更换破损灯泡,每周将灯泡擦拭一次,以使舍内保持适宜的亮度。

  营养计划

  解说 适时调整饲料配方显得非常重要,一则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则可以保证蛋鸡安全过冬,为明年优质高产作好准备。

  重要举措

  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环境温度过低时,蛋鸡的维持需要、采食量和养分转化效率都会发生变化,设计配方时应作相应的调整。环境温度每降低l℃,鸡的平均自由采食量将增加1.5%,同时维持需要也增加1.5%。

  调整饲料的蛋白质及其他养分在低温季节,蛋鸡的采食量有所提高,采食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量也相应提高。所以,从成本角度来说,可以将蛋白质含量从15.8%~16.3%调整到15.4%~15.7%,其他物质如钙、磷、维生素等可以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

  控制新鸡产蛋率方法是调整日粮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当入冬新鸡产蛋率达50%以上时,应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降到15%~15.5%。待来年的1月中下旬,再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5.5%~16.5%。

  有效的饲喂方式冬季寒冷,应给鸡喂热料饮温水。在给鸡饮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可增进食欲和饮水量,提高产蛋率。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矿砂,以提高鸡的消化能力。也可在晚上加喂一次粒料,以抵御夜间饥饿和寒冷,维持较高的产蛋水平。

  应用维生素蛋鸡喜温怕冷,维生素C具有抗感染、解毒与抗应激等作用,能增加鸡对寒冷和疾病的抵抗力,预防传染病,提高产蛋率。每100千克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5克,可降低饲料消耗,提高产蛋率。冬季低温会导致产蛋鸡卵巢性能下降,产蛋减少。蛋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增强卵巢代谢功能,提高产蛋率。补喂维生素D可促进饲料中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助长骨骼和蛋壳的形成。冬季光照少,加上笼养鸡无法接受户外光照,及时补充维生素D至关重要。冬季气温低,日照短,鸡对钙质的需求量相应增加,给鸡补钙极为重要。石粉是补充钙质最廉价的矿物饲料,贝壳粉快速补钙效果较好。仅供参考。

TAG: 蛋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