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阜阳:大豆种植科技全国领先

发布: 2011-08-2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核心提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阜阳大豆科技已逐步走在了全国前列。大豆综合试验站花落阜阳,稳产高产的阜豆9765、阜豆9号及阜豆11等品种相继推出,大豆不育系及强优势大豆杂交种的培育在此率先完成……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一群人不懈的努力。

“近几年,安徽阜阳的大豆科研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对国内大豆科研生产,特别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科研生产,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是参加第20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专家的评价。

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站

2008年11月20日,对于阜阳农科院大豆研究室主任李智来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一个黄橙橙的金色牌子“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试验站”在阜阳市农科所正式揭牌。这意味着,未来至少5年内,他的大豆科研之路将更加平坦。

为人鲜知的是,在全国,国家级农业综合试验室仅设立27个,作为一个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能获此殊荣,实属不易。2008年8月,在我市召开的第二十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上,“阜豆9765”以其在产量、稳定性、易

于机械收割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得到了包括奥地利、肯尼亚在内的等海内外300多位大豆专家交口称赞。

此时,距离“阜豆9765”通过国审已经有2年了。作为我市首个通过国审的大豆新品种,“阜豆9765”的优越性有目共睹:2002年品系鉴定较对照中豆20增产30.1%;2003年重复品比试验较对照中豆20增产10.7%;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区试汇总较对照中豆20增产9.72%,2005年增产7.32%,成效十分明显。

近年来,“阜豆9765”的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受到专家和农民的热烈欢迎。阜豆9765的育种人李磊等阜阳农科所的专家们,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2007年,他们受到市委、市政府15万元重奖;2008年,他们的研究成果又被评为市科学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再次获得奖励。

一棵不育系大豆植株

在阜阳农科院大豆研究室,还有一项值得称道的研究项目:对大豆不育系和杂交种的研究应用。

“打个简单的比方,大豆不育系和杂交种就跟杂交水稻差不多,具有不育特性的大豆植株,在杂交制种时十分方便,有利于发挥强优势特性,从而带来高产、抗病的优秀大豆品种。”大豆科技的带头人之一,前任阜阳市农科院大豆研究室主任李磊形象地解释了“何为不育系”的问题。

发现不育系大豆植株,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1990年8月的一天,李磊像往常一样,来到试验田观察大豆的长势。当他信步游走于一棵棵已经开始结荚挂果的大豆旁时,杂交组合号为8908和8912的两个组合植株引起了李磊的注意——这棵大豆竟然“只开花不结果”,本该长有豆荚的地方,现在被一簇簇小拇指盖大的“肉荚”所代替。

李磊很快反应过来,这两个组合的F1植株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自己印象中高度不育植株的性状完全吻合。于是,在1991年的育种科研中,李磊再次对这株不育性大豆作了正反交组合,通过对其后代的观察、分析,结果发现是双亲基因互作的结果,即质核互作引起的雄性不育。造成不育的母本效应来源于中豆19或以其作母本的衍生系的细胞质基因,而父本效应来源较复杂广泛,从而确定了中豆19及其作母本的衍生系内含有胞质不育基因。

这一成果于1993年在青岛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上进行公布,引起了吉林省农科院院长等专家的重视。1997年,阜阳农科院的“栽培大豆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研究与应用”被定为省级重点课题;阜阳农科院与吉林省农科院共同合作的“强优势大豆杂交种的创新与应用”课题被批准为国家“863”课题,每年可享受100多万元的研究经费。2010年,历经千辛万苦,大豆研究室终于在全省率先培育出了大豆杂交品种——阜杂交豆1号。经过反复多次试验鉴定测试显示,阜杂交豆1号抗病、抗逆、抗倒伏性能非常优秀,更重要的是,产量增幅明显,几乎比普通大豆增长20%左右。这一点,是常规大豆育种很难达到的增产幅度。

一群“视大豆为儿子”的人

现场看来,大豆研究室办公环境简陋、硬件设施并不先进,研究室主任李智使用的办公桌,与中学校园的课桌无异。然而,自1984年成立以来,从这个办公室走出去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热爱不已,几乎把大豆看成了自己的儿子。

“往往培育一个新品种都要七八年的时间,需要反复实验。”李智告诉记者。科研往往是寂寞而枯燥的,每年入夏至秋末,大豆研究室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同样的工作:播种、授粉、观测、检验、考种、决选……在李主任看来,重复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性能稳定的新品种,必须经得起长期检验。

由于长期劳作,李磊患上了颈椎病,并引起脑供血不足,但李磊依然牵挂着他的“大豆儿子”,带病坚持下地,有两次甚至晕倒在地里。

在李磊的带动下,他的接班人——李智等6人组成的大豆研究团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敬业精神,大豆人工授粉时期在每年8月,此时,研究人员都要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完成一棵棵大豆的人工授粉。据李智描述,这个授粉过程,意味着要做700-800个组合、成千上万朵花……

TAG: 大豆 科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