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猪伪狂犬滴鼻免疫

发布: 2016-07-01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Mengeling等(1992)报道,最有效的接种方式为鼻内接种活疫苗,其优点为病毒在局部复制和粘膜免疫的建立。因为PRV主要通过猪鼻与鼻的直接或间接而传播,通过口鼻感染后,PRV最初在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内复制,接着感染扁桃体和肺,造成病毒以自由扩散或通过感染白细胞的途径在体内扩散。另外病毒也可直接进入鼻咽部的感觉神经末稍,从而进入嗅神经和三叉神经。而PRV在三叉神经的定殖与再感染有一定的联系,研究证明潜伏PRV的神经元不可能接受其他毒株的再感染。

    而关于滴鼻免疫是否会受到母源抗体干扰方面,卫秀余等人在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达64%的 800 多头存栏生产母猪场进行实验,实验表明滴鼻免疫不仅不受母源抗体干扰,且新生仔猪用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进行滴鼻免疫可以有效阻断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因此在种猪群已感染伪狂犬病野毒的猪场或首次暴发伪狂犬病的猪场,对3日龄内仔猪进行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滴鼻免疫是阻断伪狂犬病野毒在保育猪和肥育猪中传播的有效方法。而王晓阳[10]等人也在浙江省3家猪场(高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场)的仔猪进行伪狂犬弱毒疫苗滴鼻免疫试验,并根据 gB 和 gE 抗体检测结果调整其免疫程序。结果表明阳性猪场滴鼻加肌注程序免疫后,在 90,120,175日龄 gE 阳性率分别由69.57%,0%,100.00% 降低至41.70%,29.20% 和 20.80%;阴性和弱阳性猪场 在实验期内两种免疫程序的gE抗体阳性率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滴鼻加肌注的免疫策略优于单独的肌注免疫,在 PRV 阳性猪场采用滴鼻免疫能阻断PRV的早期感染,保护仔猪不受PRV 野毒侵害。因此,由于近几年超强毒株伪狂的流行,建议把0~3天的滴鼻免疫作为净化猪场伪狂犬病或减少伪狂犬病对猪场危害的常规免疫程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