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猪健康管理原则

发布: 2010-02-28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隔离早期断奶的缺点:

为了使隔离早期断奶获得成功,必须有特殊的管理程序和先进配套的保育设备。额外的开支是猪群的搬迁和设备。还要支出衣服、车辆、淋浴、靴子等费用,管理程序要求猪场需周密计划和安排生产流程表,各人必须牢固树立健康控制思想。

在一些小型猪场实施隔离早期断奶可能有困难,但仍可作些合理安排,既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又可减少疫苗和药物的支出。

有时选自早期断奶的母猪繁殖性能较差。这些包括:窝产仔数少,分娩率降低、断奶至再发情延迟和由于卵巢囊肿不发情增多。这些问题似乎不发生在所有猪群。将表现这些症状的猪群放弃断奶后第一次发情配种、而在第二次发情才配种。这种跳配将增加母猪非生产天数,但可能增加每年每头母猪生产的总产仔猪数,虽然低等级的地方性传染病会减少,但隔离早期断奶的猪群急性病暴发的机会可能增加。当然这些暴发通常能被控制或遏制。隔离早期断奶猪群的综合生产性能将会提高。

由于隔离早期断奶管理使疾病发生减少到最低程度,商业猪场主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和利润的机会大大增加,表25.2资料说明猪育肥上市比常规饲养大约提前70天,少耗料65千克。

隔离早期断奶技术是为在地方病感染猪群中尽量少用疫苗和抗菌素生产高度健康状态仔猪而设计的。早期断奶、与猪群内其他猪隔离以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生产无主要细菌性疾病猪群的关键,这些疾病阻抑了猪群的生产水平。

后备种猪群的隔离和测试指南:

引进更新种猪群是一项重要管理决定。购进带有疾病的种猪可造成巨大损失。疾病常通过不表现临床症状的带菌猪带进猪场。但是严格的隔离、检疫和生物安全措施将减少疾病带进猪场的危险。

如果操作正确,剖腹产或胚胎移植是引进猪进猪场的安全方法。人工授精比引进活猪进场更安全,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某些病毒可能通过精液传播。不管采用何种引进方法,都应该检测种猪来源场

每个猪场都应有隔离和检疫的设施。正如隔离仔猪的设施一样,检疫猪舍与猪群间隔至少100米,在进入种猪群前最少隔离观察30天,最好60天。如果怀疑繁殖呼吸综合症,隔离时间还需延长。

在进入猪场前,引进猪应予疾病检测。检测项目根据种猪来源确定。最少应该检测波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伪狂犬病和猪繁殖呼吸综合症。如果这些猪来自有猪瘟、非洲猪瘟和猪流行性腹泻的国家,这些病也应该检测。根据生物安全措施的严格程序,某些猪场可能还需检测流感、支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不过,如果接受场已存在这些疾病,就没有检测的必要。

猪进场后应用可注射的杀虫药治疗虱子和螨虫。14天后在饲料中添加广谱驱虫药,3星期后再重复一次。大部分猪场主不喜欢使用抗菌素,因为这会掩盖猪肺炎和猪痢疾的症状。另一部分猪场主则使用抗菌素以克服应激和可能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30天隔离期末,这些将并入种猪群的外来猪应再检测一次上述讨论的疾病。这个再次检测极其重要。因为第一次检测后它们可能又接触到疾病或它们一直潜伏着某种疾病。如果30天后无任何疾病症状,应该饲喂本猪场的粪便,特别是引进的新后备猪。如果引进公猪,这些公猪的粪便也应给予后备母猪,因为这些公猪将用于配种。饲喂粪便应该在配种前至少30天。

疫苗接种程序:

猪场免疫程序差异很大,从不使用特殊疫苗到使用几乎所有的疫苗。过分使用疫苗的方法是耗时、花钱和没有保证的。通常没有二个猪场有完全相同的免疫程序,因为不同猪群管理方式不同、面临致病微生物的危险不同。

下列猪群管理程序列出了大部分必需的接种疫苗和寄生虫控制措施。并非所有这些程序对每个猪场都是适用的,理想的或经济的。

对任何免疫程序都应该进行成本-效益估算。不仅应考虑疫苗的成本、而且劳动力和疫苗接种后生长速度减慢等也应该计算在内。

25.4 种猪群健康管理日程表

时间(年龄)

 

疫苗和寄生虫控制

 

管理和配种

后备母猪/母猪

 

 

 

 

6个半月

 

驱虫、治疗虱子和螨虫;饲喂种公猪和母猪的新鲜粪便,一周后重复。与淘汰母猪混群,第一次与公猪隔栏接触。接种钩端螺旋体病、猪丹毒病、细小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疫苗。

 

根据建立的遗传选育参数和程序选择后备母猪。购进母猪隔离60天,采集购进更新母猪血液样品检测重要疾病,本场已有的疾病不检测。

7个半月

 

重复注射疫苗

 

――

8个半月

 

――

 

在第二或第三发情期配种

(至少配2)

配种后3

 

――

 

妊娠检查,有无再发情

9个月

 

――

 

妊娠检查(配种后35-60)

分娩前6

 

接种梭状芽胞杆梭菌类毒素

 

――

分娩前4-6

 

接种大肠杆菌菌苗、支原体、波氏杆菌/巴氏杆菌(联苗),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疫苗,治疗虱子和螨虫

 

――

分娩前2

 

大肠杆菌菌苗、梭状芽胞杆菌类

毒素、支原体、传染性胃肠炎疫苗、波氏杆菌/巴氏杆菌联苗

 

――

分娩前7-10

 

治疗虱子和螨虫、驱虫

 

饲料中加防止便秘的添加剂。在进入分娩猪舍前用清洁剂彻底清洗猪体

分娩

 

――

 

记录产仔和母猪情况。仔猪环境温度32-35℃,母猪18-21

分娩后3-5

 

母猪接种钩端螺旋体细小病毒、猪丹毒和伪狂犬病疫苗、治疗虱子和螨虫

 

仔猪断奶,提供舒适卫生的培育舍和适当的日粮

公猪

 

 

 

 

4-6

 

――

 

选种并在配种前至少60天才进场(公猪在8月龄时可开始有限地使用),购进的公猪须隔离60天。采取血样以检测本场没有的重要的疾病

购进后隔离的第一个30

 

检测波氏杆菌菌病、钩端螺旋体、繁殖呼吸综合症、细小病毒、放线杆菌、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病病毒。治疗虱子和螨虫、驱虫

 

饲喂不加药品的饲料,观察是否有腹泻、跛行、肺炎和溃疡

购进后隔离的第二个30

 

接种猪母毒、钩端螺旋体和细小病毒疫苗

 

饲喂其它公猪和母猪的粪便,与淘汰后备母猪混群,观察其性欲和配种能力。与待配后备母猪和母猪隔栏接触

6个月

 

重新接种伪狂犬病病毒、钩端螺旋体、猪丹毒、细小病毒疫苗,然后驱虫,治疗虱子和螨虫

 

――

仔猪

 

 

 

 

第一天

 

注射梭状芽胞杆菌类毒素

 

――

1-3

 

注射铁制剂

 

剪除獠牙、断尾,打耳号,去势

3-7

 

接种波氏杆菌/巴氏杆菌联苗、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TAG: 母猪 仔猪 种猪 种公猪 饲料 添加剂 传染病 寄生虫 人工授精 检测 饲养 猪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