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你的位置:51猪价网 >> 养猪技术 >> >>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发布: 2009-04-10 |  作者: 佚名 |   来源: 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1)雏鹅的饲养 1、日粮配合 中国农户历来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饲养雏鹅,一般采用半生熟的米饭或浸泡的碎米。米饭虽然容易消化,适口性好,但营养成分比较单一,不能满足雏鹅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科学的养鹅方法应改用全价配合日粮饲喂雏鹅,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颗粒饲料(直径为2.5毫米),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增重效果,而且饲料价格低于大米的价格。随着雏鹅日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补饲精料,增加优质青饲料的用量,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2、饮水 又叫潮口,即出壳后的雏鹅第一次饮水。雏鹅出壳后由于运输或环境的变化,最好在1-3日龄雏鹅的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每公斤水中加1克),或配成0.1%的高猛酸钾溶液让其饮用。雏鹅的饮水最好使用小型饮水器,或使用水盆、水盘,但不宜过大,盘中水深度不超过1厘米,以雏鹅绒毛不沾湿为原则。雏鹅开始时不会饮水,可进行人工调教,对个别鹅可将其喙按入水中饮水1-2次后,便可使其学会饮水。 3、开食 雏鹅第一次吃料,叫开食。雏鹅出壳后12-24小时内应让其采食,初生雏鹅及时开食,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如用颗粒料开食,应将粒料磨碎,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让其啄食。刚开始时,可将少量饲料撒在幼雏的身上,以引起其啄食的欲望;每隔2-3小时可人为驱直雏鹅采食。由于雏鹅消化道容积小,喂料量应做到“少喂勤添”。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可逐渐加喂青绿饲料或青菜叶,可以单独饲喂,但应切成细丝状。 4、饲喂次数和方法 育雏阶段应根据少喂勤添的原则。1周龄内,一般每天喂料6-9次,约每3小时喂料一次;从第2周龄开始,雏鹅的体力有所增强,一次采食量增大,可减少到每天喂料5-6次,其中夜里喂两次。喂料时可以把精料和青料分开,先喂精料后喂青料,以防止雏鹅专挑青料吃,而少吃精料,不能满足雏鹅的营养需要。随着雏鹅放牧能力的加强,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 (2)雏鹅的管理 1、分群饲养 出壳后的雏鹅应按其体质强弱分群饲养。在育雏过程中,发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体质瘦弱的雏鹅,应及时剔出单独饲喂,精心管理,提高育雏成活率。 2、放牧与放水 春季育雏,从4-5日龄起在育雏室附近平坦的嫩 草地上活动,让其自由的增加,逐渐延长室外活动的时间,放牧时赶鹅要慢。放牧的同时可结合放水,把雏鹅赶到浅水处让其自由下水、戏水、切不可强迫赶入水中。开始放牧放水的日龄视气候情况而定,夏季可提前1-2天,冬季则宜推迟。放牧的时间和距离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以锻炼雏鹅的体质和觅食能力,逐渐过渡到以放牧为主,减少精料的补饲,降低饲养成本。 3、保温与防湿 在育雏期间,经常检查育雏室温度的变化。如育雏室温度过低、雏鹅打堆时,应及时哄散,并尽快将温度升到适宜的范围;温度过高时也应及时降温。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应逐渐降低育雏温度。在冬季、早春气温较低时,7-10日龄后逐渐降低育雏温度,到10-14日龄时达到完全脱温,而在夏秋季节则到7日龄时可完全脱温,其具体的脱温时间视天气的变化略有差异。 在保温的同时应注意防潮湿。雏鹅饮水时往往弄湿饮水器或水槽周围的垫料,加之粪便的蒸发,必然导致室内湿度和氨等有害气体浓度长江高。因此,育雏期间应注意室内的通风抽象气,经常保持舍内垫料的干燥、新鲜、空气的流通,地面干燥、新鲜、空气的流通,地面干燥清洁。 4、防御敌害 在育雏的初期,雏鹅无防御和逃避敌害的能力。鼠害是雏鹅最危险的敌害,因此对育雏室的墙角、门窗要仔细检查,堵塞鼠洞。在农村还要防御黄鼠狼、猫、狗、蛇等危害,在夜间应加倍警惕,并采取有效的防卫措施。
TAG: 饲养管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