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断奶仔猪腹泻的处理案例

发布: 2016-01-26 |  作者: 佚名 |   来源: 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1、发病经过

广西某猪场,存栏经产母猪350头,自繁自养卖肥猪及部分仔猪。老板因产业多,请场长管理。当期断奶保育舍一大栋,分为30个小栏,小栏上部空间联通,没有分隔单元,整栋3面墙,靠外面的一侧没有墙呈敞开式。因栏圈设计及周转等因素,只能做到小栏的全进全出。近期断奶猪拉稀严重,2013年8月,本人在该地服务时受邀前往处理。从产房开始巡查,猪群整体正常,母猪采食量、仔猪膘情尚可,7日龄开始补料教槽。仅15日龄左右有少量拉稀(5%以下),很少因此死亡。21-25日龄断奶,断奶重5.5-6.0kg。断奶后即转至保育舍,重新分群,25-30头一栏,转至保育舍后3-5天开始拉稀,之后逐步增多,转后10天左右拉稀比例达40-60%。经肌注恩诺沙星、灌服口服补液盐等治疗,部分好转,前后经历10-20天转为正常,但有约20%继续拉稀、消瘦、打堆、死亡。经查看与询问,每天饲喂2餐,每餐吃饱为止,中间不添加饲料(饲养员担心吃多拉稀严重),用3天教槽料(国内某知名厂家)后逐步转换(3天过渡)为仔猪料(第二阶段料)。转到保育后前20天用圆形料槽饲喂,20天后猪群正常即用自动料线供料。乳头式饮水器供水。栏舍地面1/2为漏缝朔料板,1/2为水泥地面。部分栏舍地面放有木板或塑胶板便于仔猪睡觉,拉稀打堆猪只栏吊有红外灯泡加温,拉稀猪只控料。拉稀粪便颜色为黄黑色,开始糊状,后转为水样。猪只少有咳嗽,测量体温正常或40℃左右。未见皮肤发红发紫现象。此现象已有一个多月了。

2、病死猪剖检和临床诊断

解剖早上发现的死猪两头,外表消瘦,眼窝塌陷,屁股尖,肛周轻度红肿,皮肤未见发红发紫,腹股沟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鼻孔周边未见泡沫、血液。气管、肺未见明显异常。脾大小正常,边缘未见碶形梗死。肝脏未见异常。喉头、膀胱未见出血点,肾表面未见明显出血点。胃内容物稀少,胃壁黏膜表面见有黄褐色粘液,底部充血,食管部充血且有溃疡灶。肠管充气,肠壁变薄、充血,肠管内有多量稀薄液体。回盲瓣未见溃疡,其余脏器未见异常,所以可以排除其他重大传染病的可能。

综合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临床初步诊断为断奶应激及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伴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或轮状病毒混合感染。

3、控制方案

经临床检查及诊断后,按照“预防新发病例、标本兼治、控制继发感染”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3.1 刚断奶及发病猪只连续使用教槽料(第一阶段料)3周,自由采食,3周后逐步(3天过渡)转换成仔猪料(第二阶段料)。前2周饲料拌药,按照每吨料给予以下药物:

• 10%硫酸粘杆菌素1500克

• 5%酒石酸泰万菌素(5%治嗽静)1500克

• 肠泰(果寡糖等益生元)1500克

• 绿益态(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活菌)1500克

上述添加药物饲料连续使用2周。

3.2 症状较重猪只,隔离保温,饲喂大米稀饭+教槽料各半,按上述剂量加倍添加药物,并加入口服补液盐,日喂6餐,连用5-7天症状减轻后再逐步转为干的教槽料。

3.3 保育舍设施改造:

• 用编织布将没有墙的一面遮挡,防止外面风直吹;

• 用木板钉成保温箱,刚断奶2周内的猪栏放入保温箱,猪群过渡正常后逐步取出。

3.4 产房7日龄开始用教槽料补料训练严格执行,仔猪料槽中始终有少量新鲜的饲料。补料料槽每1-2天清洗一次,防粪尿污染,保持干净干燥。

10天后电话追踪,服务后第二天实行新方案,新断奶的猪只拉稀率减少到10%以内,前期发病的仔猪逐渐稳定,除5头病情严重的死亡外,其他逐步恢复。1月后电话追踪,猪群全部稳定,生产恢复正常。客户非常满意。

4、小结与讨论

4.1  断奶仔猪的饲养与管理是猪场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保育成活率、MSY及肥猪上市时间。断奶腹泻是断奶仔猪最常见的问题,在夏天气温高时有,在秋冬春天气冷时更多。它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综合表现,临床表现是:

4.1.1断奶后3-5天发病,7-14天到高峰。断奶日龄早(如21-25天)则发病稍迟(断奶后4-6天),断奶日龄晚(如28-35天)则发病较早(断奶后2-3天)。发病较急,病程7-15天不等,若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症状较快消退,死亡率不高。

4.1.2猪只临床表现腹泻(糊状到水样均有)、采食量减退、体温正常或发热。早期精神正常;中后期则见精神差、消瘦、脱水、打堆及咳嗽。

4.1.3剖检病变主要在消化道,主要表现胃底充血,食管部溃疡,肠管充气,肠壁充血变薄,肠管内有多量液体。

上述临诊非常符合猪断奶腹泻的特征,前期是断奶应激引起消化不良,后期则感染大肠杆菌等引起明显胃肠炎症,脱水、酸中毒、电解质不平衡。虽然未经实验室确诊,但可判定为仔猪断奶腹泻,我们用上述方法处理疗效明显。

4.2 科学的营养措施是养好断奶猪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明确断奶后严重限食是误区。10年以前养猪人员用限制采食的方法来控制断奶腹泻很常见,但今天依然还用这种做法就不多了。文献及临床经验表明,断奶后自由采食与饮水(持续充分饮食),对仔猪小肠绒毛完整性及肠道微生态平衡很重要。一天只喂2餐,每餐当场吃完,中间不加料的做法不可取。断奶前小猪一天采食(吸奶)约为12-20次,平均1-2小时采食一次。断奶后每天只喂2餐,断奶猪胃容积很小,中间有很长的饥饿时间,在此期间,小肠绒毛会变短,吸收功能下降,微生态平衡会打破,有害菌繁殖增多,下一次喂料时,小猪猛吃过饱,消化吸收不良腹泻,大肠杆菌等乘机侵入,致使严重的胃肠炎症。持续的腹泻后造成脱水、酸中毒、电解质不平衡一系列病理现象,如不及时缓解就会死亡。故我们建议断奶后自由采食,这样猪只想吃就吃,不会过饥过饱。没法自由采食的餐数要多,一般每天不要少于6餐。前提是用好的教槽料,并且在7日龄开始坚持补料训练,以锻炼仔猪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酶的分泌。好的教槽料不仅营养丰富平衡符合仔猪的需要,且原料及加工工艺更有利于仔猪消化吸收,对仔猪相对未完善的消化系统不会造成大的负担及免疫反应。其次,断奶后3天就换成第二阶段仔猪料不妥,第一阶段料(教槽料)与第二阶段料(仔猪料)在营养上往往有较大落差,重要的不是营养浓度,而是原料组成及加工工艺。仔猪还没有完全适应非奶食物(教槽料)就换成更难消化的仔猪料,自然更易腹泻。故断奶后教槽料至少使用2周以上,才逐步换成仔猪料。另外一个因素是,断奶日龄越迟,仔猪肠胃适应性会越强,因为在断奶前就采食了更多的饲料(仔猪料或母猪料)。第三,流质食物的应用对断奶仔猪肠胃适应有帮助,一是因为干物质浓度与奶汁相似,能增进猪的饮食,二是大米稀饭中淀粉充分糊化,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故有条件的地方断奶猪或断奶腹泻的猪能饲喂大米(或玉米)稀饭一段时间(1-2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后期转喂干饲料时要注意过渡。

4.3  断奶后的环境管理也很重要。环境应该是干净、温暖、无贼风、空间足够,舒适自然。断奶后环境温度较断奶前需高1-2℃。8月的广西一般白天较热达35℃,但晚上就可能降至23℃,昼夜温差大,对断奶猪而言就冷(需要28℃以上),一旦遇上下雨潮湿(当时正是雨多季节),加上风一吹就会构成较大应激。猪只没有挡风保温就会受凉腹泻。上述例子虽然吊保温灯,但风大、空间大,不足以抵御环境变化。

4.4在腹泻发生后,采用抗菌抑病毒(如硫酸粘杆菌素控制大场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泰万菌素控制革兰氏阳性菌及抑制蓝耳病病毒),抗应激(如绿益态),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肠泰、绿益态),补液补充电解质(口服补液盐),相结合的药物控制方案,加上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在本次病例中,使用了绿益态(多种维生素+3种氨基酸+2种活菌)一方面强效抗应激,另外也能补充关键营养素,尽快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仔猪免疫力和消化生理的恢复作用非常大。除肠道问题的控制外,断奶仔猪的呼吸道问题也很常见,如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等,此例中我们用到了泰万菌素(治嗽静),对蓝耳病稳定、革兰氏阳性菌的控制有不错的作用。

图1  一面敞开的保育舍

图2   腹泻猪只打堆、消瘦

图3   腹泻猪只消瘦、脱水、精神差

图5  死猪眼窝塌陷、屁股尖、肛周红肿

图6胃底充血、幽门溃疡

图7  肠管充气、肠壁变薄充血

图8 胃底充血

图9肠管充气、液体增多、肠壁充血变薄

TAG: 仔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