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综合防治

发布: 2014-04-30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3 治疗
 

  3.1 细菌性疾病引起的拉稀
 

  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常发生于生后1周以内,以1日龄~3日龄者居多。
 

  仔猪白痢多发于生后10d~30d,以10日龄~20日龄者居多。治疗的药物有土碱粉、庆大+复VB水,乳酶生、食母生等。沙门细菌引起的拉稀,治疗药物土霉素、磺胺嘧啶、阿莫西林、阿米卡星粉针、氨苄青等药物。
 

  3.2 病毒性疾病引起的拉稀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从抗病毒、防止细菌继发感染,提高机体抵抗力三方面着手。抗病毒药物有黄芪多糖、干扰素、免疫球蛋白、清开灵注射液等。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的药物有阿米卡星粉针、氨苄青、头孢曲松钠。对症治疗以减轻脱水、防止酸中毒常用的药物有口服补液盐饮水,以调节电解质平衡,用口服补液盐饮水。长期拉稀的仔猪使用收敛止泻药如活性炭、夕碳银等。同时要加强护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3.3 寄生虫性疾病引起的拉稀
 

  对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拉稀,及时采集拉稀猪的粪便进行检查,如发现虫卵或有虫体就能确诊。线虫用伊维菌素或者左旋咪唑、丙硫咪唑(抗蠕敏),球虫用磺胺类药物治疗。
 

  3.4 饲养管理不善引起的拉稀
 

  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饲养密度要适宜,配制日粮营养要全价,适口性较好,不使用霉变和劣质饲料;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减少应激反应,夏天做好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
 

  4 体会
 

  4.1 大型规模化猪场由于养殖设施完备
 

  主要以自繁自养为主,饲养管理到位,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散养户。部分中小规模场,设施简陋,保温保育措施不当,寒冷季节圈舍相对封闭,导致舍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主要以新购进的仔猪发病较为严重,死亡率较高。
 

  4.2 生猪散养户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或滥用药物现象多见。
 

  4.3 诊疗措施不当
 

  发病猪不能及时隔离治疗消毒工作不到位,往往一旦发病治疗,常造成整个圈舍流行。在治疗过程中过量使用药物或不注意适当补水,不能及时调节患病猪体液平衡,胃肠机能紊乱,而延误病情,是导致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