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猪伪狂犬病防控及今年流行特点

发布: 2013-10-18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1、主要临床表现

(1)怀孕母猪:发生繁殖障碍如流产、木乃伊胎和死胎等,死亡率低≤1%。

(2)仔猪:神经症状,体温升高≥41℃,呼吸困难,震颤,呕吐,运动失调,死亡率高≥ 30%。

(3)肉猪:无神经症状,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采食量低,死亡率5-10 %。多发生在100天以上。

\

3、发病原因

(1)免疫不到位或是免疫出现漏洞,造成抗体水平不高。

(2)老鼠、狗、猫等带来的病菌传播。

4、防控措施

(1)自繁自养:种猪(包括精液)必须来自阴性猪场,隔离观察30 -45天,两周后采血,淘汰阳性。

(2)规范养猪场饲养管理,做好灭鼠工作,场内禁止饲养狗、猫等动物。

(3)严格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实践证明,合理的免疫接种弱毒标记是控制本病最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高感染率、高密度饲养的地区。

(4)推荐免疫程序:后备种猪配种前接种疫苗3次以上;经产母猪和种公猪每年免疫3次;高阳性率的小猪群(>2%),1-3天龄、滴鼻0.5头份,10周龄、肌注1头份;阴性或低阳性率的小猪群(<2%),9周龄肌注1头份。对爆发伪狂犬病的猪场,可用弱毒疫苗进行两次紧急接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