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猪价网

高热症状的猪病多,需及时治疗

发布: 2011-09-18 |  作者:  |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猪瘟

    流行病学

    本病病原为猪瘟病毒,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猪瘟疫苗,猪体有一定的抗病力,在一些猪瘟流行的猪群中虽然检出猪瘟病毒,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症状缓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个别漏免、免疫方法不正确、使用疫苗量不足等因素所导致的散发病例,常出现非典型猪瘟。

    症状

    猪瘟潜伏期约7天,最短2天,最长21天。常见的急性猪瘟一般体温升高至 40.5℃-42.5℃,并呈稽留热,死前体温迅速下降至常温以下。精神委顿,寒战拱背,食欲减退或废绝,行走缓慢,摇摆不定,被毛粗糙,两眼无神;初期粪便干燥呈小球状,后期腹泻,有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内常带有黏液或血液;腹部、外阴、四肢内侧、耳部、下颌等处皮肤有点状或斑状出血。

    病理变化

    胸、腹、四肢等皮肤有紫色斑点;肺、胃、肾、胆囊、心、肝、脾等处浆膜均有针点大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边缘常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梗死。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及病原学检查等。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流行病学

    病原为猪副溶血嗜血杆菌。各种品种及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达100%,育成猪发病率为5%-10%、死亡率为0.5%-25%。冬、春季多发,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常散发。

    症状

    急性经过常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以上,食欲废绝,呼吸高度困难,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腹式呼吸,若治疗不及时,常在1-2天内死亡。

    病理变化

    急性型肺炎多为两侧性,肺呈紫红色。1天内死亡者,胸腔有淡血色渗出物。1天以上死亡者,肺炎区出现纤维素物质附着于表面,并有黄色渗出液。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猪附红体病

    流行病学

    病原为猪附红细胞体。蜱、虱、跳蚤等节肢动物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夏季多发,多呈散发。猪、牛、羊等哺乳动物均可感染。

    症状

    潜伏期7天左右,体温升高达40℃-41.7℃,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可视黏膜黄染,呼吸急促,心悸亢进,血尿。

    病理变化

    主要变化为贫血和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肝脏、脾脏肿大。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及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可在耳尖处采血涂片,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见有附红细胞体即可确诊。

TAG: 高热
上一篇 下一篇